王俊
【摘要】探討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時間段收治髕骨骨折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內固定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運用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觀察組運用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在本研究中所得疼痛評分數值低于對照組研究中所得數值,研究中所得膝關節功能、滿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數值高于對照組研究中所得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運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髕骨骨折;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042-02
髕骨屬于人體中最大籽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增強和傳導股四頭肌,還能維持好人體膝關節功能穩定;當髕骨產生骨折后,會造成膝關節功能異常,滋生劇烈疼痛感,生活質量變差,應重點關注。本文為探討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運用效果。報道如下。
1.1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時間段收治髕骨骨折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內固定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33例每組,其中,對照組中20例男,13例女,年齡在(21-65)歲,平均值在(42.22±1.35)歲;觀察組中21例男,12例女,年齡在(20-67)歲,平均值在(42.26±1.33)歲。納入標準:疾病類型應依據WHO中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均經CT或X線確診。排除精神類疾病者。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對病患病情進行確診,根據實際病況,制定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方案,保持仰臥,術前全麻,做好消毒鋪巾和運用氣囊止血帶,在病灶部位一側做切口,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充分暴露出病灶部位,將骨折部位進行復位處理,完成操作后,選用克氏針張力帶進行固定操作,縫合切口,抗感染處理。
觀察組運用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對病患病情進行確診,根據實際病況,制定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方案,保持仰臥,術前全麻,做好消毒鋪巾和運用氣囊止血帶,借助C型臂X線機,經皮應用點式鉗實施髕骨復位,直至完全復位位置,在骨折部位置入兩枚導針,借助C型臂X線機透視確保導針位置正確,運用空心鉆進行鉆孔,置入兩枚大小合適的全螺紋雙頭加壓空心釘,固定好,抗感染處理,做好各項記錄。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膝關節功能、疼痛、滿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情況。針對本研究中患者膝關節功能采用0-100分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數值越高,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強,評估結果數值越低,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弱。針對本研究中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采用0-10分視覺模擬量表對疼痛感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數值越高,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越強烈,評估結果數值越低,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越弱。針對本研究中患者滿意度采用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表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數值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評估結果數值越低,患者滿意度越低。針對本研究中患者自身生活自理能力采用0-100分生活自理能力評分量表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數值越高,患者自身生活自理能力越強,評估結果數值越低,患者自身生活自理能力越弱。
1.4統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值輸入SPSS19.0中,平均值用(X±s)表示,檢驗用t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值低于0.05時,數值存在比較意義。
2.1.兩組膝關節功能、疼痛、滿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情況
觀察組在本研究中所得疼痛評分數值低于對照組研究中所得數值,研究中所得膝關節功能、滿意度、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數值高于對照組研究中所得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髕骨作為膝關節重要組成,髕骨完成性為膝關節功能正常的基礎,一旦人體受到外界力量影響致使髕骨產生骨折現象,會造成病患膝關節功能嚴重降低,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變得極差,確診后,應及時為其對癥治療,方案的選擇成為了治療的關鍵所在,直接影響著病患治療和身體恢復,應重視。
臨床上,多選用手術方案為髕骨骨折病患進行治療,本研究選用的方案為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的使用,雖然固定牢固,恢復良好,但是,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操作時,需要執行切開,術后,會出現皮膚疼痛、切開感染、張力帶松動等不良反應,整體效果不甚理想;而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不僅擁有恢復良好,固定牢固等優點,還能有效降低皮膚疼痛、切開感染、張力帶松動等產生的概率,這兩種方案進行比較,在均能實施的情況下,優先為病患選用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
綜上所述,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運用效果顯著,能減輕病患疼痛感,加快膝關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復,提高滿意度,閉合復位經皮空心釘內固定值得髕骨骨折治療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