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斤
適合話題:
天賦;努力;
成功
蘇軾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散文方面,與歐陽修并稱“歐蘇”;在詩歌方面,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在詞作方面,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在書法方面,被尊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在繪畫方面,他又是中國文人畫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很多人感慨:“我如果有蘇軾那樣高的天賦就好了。”他們以為蘇軾的成功全靠天賦,不知道他的成功其實更多的是緣于后天的勤奮。
多年來,蘇軾一直保持一個習(xí)慣:每讀一部經(jīng)典,都要采用最笨的辦法從頭抄到尾,并做讀書筆記。
蘇軾被貶黃州時,朋友朱載去看他。朱載在客廳等了很久,蘇軾才出來。原來,蘇軾正在做功課。朱載問:“你每天的功課是什么?”蘇軾說:“抄《漢書》。”朱載驚問:“你還用得著抄書嗎?”蘇軾說:“在我的讀書筆記上,開始,一件事總結(jié)為三個字;后來,一件事總結(jié)為兩個字;現(xiàn)在,一件事總結(jié)為一個字。”朱載拿過蘇軾的筆記來看,不由雙眉緊皺。蘇軾說:“請你說一個字。”朱載隨便挑了一個字,沒想到蘇軾馬上背出數(shù)百字,無一差錯。
在成長的路上,不要抱怨自己的天分不夠,而要反思自己是否足夠勤奮。蘇軾的做人成就,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勤奮取得的。如果始終把勤奮當成第一要素,你離成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