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貴 張文彥
近年來,靈石縣人民醫院透析室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本著以病人為中心,打造和諧醫護、醫患和護患關系,不忘初心,在平凡工作中詮釋著不平凡的職責。
透析室從2015年10月成立起到現在,便一直在超負荷運轉,機器和患者的比例達到1:5,患者的需求使醫護人員不得不做著三班病人三班治療,往往工作到晚上十一點。雖然今年醫院給透析室新增了6臺機器,但這也意味著透析人數和透析次數將同步大大增加。
然而,和患者比起來,這些都根本不算什么。透析,意味著每一位患者都在為了家庭努力生活,從患病后他們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社會地位、家庭關系和工作能力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健康、事業和前途憂心忡忡,加上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每位患者每周透析兩到三次,多重壓力可想而知。因此,醫護人員都無怨無悔地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為患者帶去最大的幫助。
幫助不僅于此。按照國家政策,治療費是可以加收12%的,但靈石縣人民醫院深知患者生活的艱難,主動免去了這部分費用,每人次減免30.6元。也許,在常人看來這是個很不起眼的數字,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來說,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面對患者的需求,透析室的醫護人員深感自己責任重大,需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需要醫護人員給予患者悉心的照顧和關愛,幫助患者接受現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因此,透析室的醫生護士每天堅持提前上班,沒有節假日。三年多來,他們不斷地努力向上級醫院的同行請教,通過微信平臺學習相關知識,不斷總結經驗,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科室已經開展了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雙腔血液濾過等技術(PHF),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治療,通過調整干體重減輕患者的容量負荷,從而減少患者降壓藥的種類和數量。同時,根據SOP規定,定期進行各項指標的化驗檢查,隨時調整用藥,讓患者盡可能使用最小劑量、最少種類的藥物。
透析室還建立了微信平臺(靈石腎友群),定期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飲食、運動、內瘺保護等,積極幫助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透析室也經歷了多次的急診搶救(高鉀、心衰等),醫生護士守在病人床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次次的搶救均使患者脫離生命危險,順利渡過難關。
據透析室醫護人員介紹,他們早已習慣了24小時不關手機,習慣了半夜三更的電話鈴聲,習慣了加班加點,習慣了放棄節假日與家人的團聚,習慣了偶爾的相遇也要對患者的狀態進行評估,習慣了每天早上對患者的問候,習慣了來有迎聲、走有送聲,習慣了精心照料每一位患者,面對面進行健康宣教,仔細觀察患者的反應,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確保透析過程安全。而對待特殊病人則提前設計上機方案,以保證上機過程的順利和患者的安全,對患者提出的要求也盡力解決,并對經濟困難的患者予以解囊相助,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以解燃眉之急。個別需要轉院的患者,他們就主動幫助聯系上級醫院,盡量縮短患者外出就醫的時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透析室醫護人員一點一滴的付出,無怨無悔的奉獻,最終贏得了患者發自內心的感謝及一面面真心褒獎的錦旗。如今,這個年輕的科室,年輕的隊伍,依然用堅定執著踐行著對生命的承諾,履行著白衣天使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