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萍
摘 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基于此,簡要分析了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促進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060-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目前,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首要應解決的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問題[1]。
1? 農業經濟管理的構成
第一,農業經濟管理負責人最主要的職責,是結合本地區農村經濟情況,及時做好農村經濟管理規劃,以及健全相應的經濟管理制度。
第二,選拔農業經濟管理負責人,明確劃分其職責和權利。農業經濟管理負責人還應及時將每階段工作情況匯報給農村管理人員,與其共商農村經濟發展的下一步事宜。
第三,針對本地區經濟管理的實施情況,開展相應的審核工作,確保各項政策能夠落實。
第四,改善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條件,特別是相關配套設備設施,如計算機等計量與核算工具。
第五,采購前、采購中、采購后相關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要立即剔除,歸納總結的數據要做好保存工作。
2?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集中表現在制度制定與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適當的政策保障,能極大地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1? 規范農村經濟行為
縱觀農村經濟發展歷程,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業經濟發展不規范、雜亂無序,由此導致各方面力量無法匯聚起來,使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難以提高。在這一過程中,甚至還會出現一些負面影響,發生違規操作等行為,降低農民生產積極性,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2]。農村地區實行農業經濟管理,不僅能規范農村經濟發展,防止出現違規操作的行為,還能有效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改善農村經濟環境。
2.2? 健全農村經濟發展體系
為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持續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還應健全農村經濟發展體系。只有制定和完善農村經濟發展體系,并通過落實和監督,才能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在制定政策時,各農村地區要從自身發展需求及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入手,以細化和完善相關流程、要素為主,拓寬政策覆蓋面為輔,使該項政策能發揮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健全農村發展體系,涉及到農村經濟的方方面面,政策的制定也并非朝夕間就能完成,需要制定者不斷考察與研究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保證制定后的政策最貼合本地區情況,也能有效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如健全相關農村金融制度,鼓勵農村地區大力推進金融發展,可以為農村的發展給予更多資金支持。
2.3? 扶持政策支持
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為更好地展現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必定要通過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3]。農村經濟發展如果得到政策上的扶持和傾斜,不僅可以使農村經濟發展有一個質的飛躍,還能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經濟收入。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和資源上的支持,不僅是發揮農業經濟管理作用的一個最有效手段,也是提供制度保障的最基本方法。
3? 結束語
農業作為我國最基本的產業,要重視和保障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道路中,科學、合理的農業經濟管理,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必須重視該項工作。
參考文獻:
[1]薛賢明.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6(3):45-46.
[2]閆丙華.試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7(2):43-44.
[3]龐朝霞.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管理探微[J].農村科技實驗,20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