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中
摘 要:分析了鄉鎮農業產業化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相關政策和科技水平,提出了改善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建議,以促進鄉鎮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鄉鎮;農業產業;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065-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 ? ? ? 文獻標志碼:A
1? 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分為兩方面,一是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不足,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員自身思想意識不足。雖然鄉鎮農業產業化已經發展了一定時間,但因存在和發展的歷史較短,大多數工作人員沒有較好的專業技能,不僅會損壞相關技術設備,還會影響鄉鎮農業產業化的推進。
1.2? 科技水平偏低
雖然鄉鎮農業產業化政策在統一的時間開始實施于各個鄉鎮中,但是受限于鄉鎮基礎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不同地區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不同,在產業化發展的各個方面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其中,科技水平斷層最為嚴重,多數鄉鎮農民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技能知識普及,而且相關的科技設備普及面較小,設備數量和技術水平無法支撐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求,進而造成多數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依然存在以人力為主要勞動力,以科技設備為輔的狀況,進一步推進產業化發展和提升農業生產量成為了難題。
1.3? 政府監督力量弱
相較于其他國家農業產業化發展,我國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歷程較短,不論是在鄉鎮農業產業化科技水平方面,還是在普及相關政策內容方面,都處于萌芽狀態。政府并未對鄉鎮農業產業化監督投入過多的力量,監督力量較弱,無法有效促進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在此種情況下,就會促使不良商家利用發展政策中存在的漏洞,或者借用發展鄉鎮農業產業化的理由,占據和浪費本就有限的社會資源、人力以及科學技術,造成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僅限于表面,無法真正深入實際建設的情況。
2? 改善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策略
2.1? 提升專業水平
造成相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差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身專業技術與崗位不匹配,需要重新學習并掌握;另一方面則是自身實踐經驗不足,對新型技術設備不了解。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在招募相關工作人員時,不僅要結合員工專業技能,還要結合其性格特征等,并定期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提供更多、更高技術的學習平臺。另外,還要做好工作人員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鄉鎮農業產業化對鄉鎮經濟市場發展的重要性,積極為農民提供專業的技能指導,主動解決農民在產業化發展中存在問題,促進鄉鎮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
2.2? 加大科技資源投入
鄉鎮政府應結合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分析未來農業發展目標,并向專業人士咨詢專業技術,積極引入新型、高水平的科學設備,將設備廣泛普及于鄉鎮農業中,并定期對農民提供專業技術指導,使農民能夠真正掌握應用先進的生產設備。此外,各個鄉鎮政府還應當結合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重要內容或特色產品,投入更大力量、更多資源用于農業科學技術研發,提升鄉鎮農業產業化科技水平。
2.3? 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
政府需要正確認識鄉鎮農業產業化對發展城市經濟、構建國家經濟體系的重要作用,結合自身綜合情況及不同鄉鎮的整體情況,加大在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監督力量。在相關國家發展政策、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確保能夠將制度真正落實在各個鄉鎮發展中。結合不同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不斷完善監督制度,使鄉鎮農業產業化各項流程順利進行,確保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使農民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保護,促進鄉鎮農業產業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3? 結束語
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質量水平,關系到我國鄉鎮整體的發展,因此,需要促進鄉鎮農業產業化的建立和發展,實時跟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制度、農業人員、科技水平等各個方面,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管控流程和體系,完善目前鄉鎮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不足,系統化、科學化地促進鄉鎮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