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永芝
摘 要:EPC項目承包管理是目前國際建筑行業公認的高效率管理模式。介紹了EPC項目管理的內涵,分析了影響EPC項目管理推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強EPC項目管理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EPC工程項目管理;項目承包管理;工程管理質量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10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92?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國內外工程項目數量和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需求不斷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建筑單位以國家政策導向為基礎,建立了海外市場拓展戰略。調查顯示,2018年國內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同比上漲了16%,充分說明了國內建筑企業在海外市場開拓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與此同時,在海外市場開拓過程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國內建筑單位存在的管理能力偏低、管理效率不高等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國內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的關鍵因素。
1? EPC項目管理概述
EPC項目承包管理是一項集設計、采購、施工于一體的新型工程承包管理模式,通過對工程施工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監測,從而提高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效率。當前國際社會對EPC項目承包管理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其使用范圍也在逐漸擴大。EPC項目管理是項目總承包商以建筑合同中的基本信息為依據進行施工設計、材料采購、建設施工以及服務運行的工作,通過對工程施工不同階段各項工作的緊密融合,實現對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以及造價成本的控制[1]。
在國內建筑行業中推行使用EPC項目承包管理,對提高國內建筑企業建筑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避免經濟犯罪、實現企業成功轉型等具有重要意義。EPC項目承包管理能夠幫助建筑企業將生產建設中的施工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分工管理,從根本上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對實現跨國大型項目承包和集成管理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EPC項目承包管理模式將逐漸成為國內建筑行業的主要承包模式[2]。
2? 影響EPC項目管理推進的主要因素
2.1? 外部環境影響
外部環境對EPC項目承包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第一,受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我國行業壟斷問題嚴重,各系統內部都有基建隊伍,鐵路、水利等大型工程建設中存在行業壟斷。第二,當前市場環境中存在個人、地方、集體、國家等多種業主投資形式,不同業主在建設目標上存在差異,導致工程總承包的組織模式受到阻礙。第三,國內市場上存在對EPC項目承包管理的誤解,部分企業堅持自主施工和管理,嚴重制約了總承包管理的進一步推進。第四,現階段國內還沒有建立起針對EPC項目承包管理的法律體系,導致承包中遇到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第五,部分政府部門存在貪污腐敗、不作為等問題,影響EPC項目承包管理模式的進一步推進[3]。
2.2? 內部環境影響
國內建筑企業內部環境對EPC項目承包管理進一步推進的主要影響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國內建設企業基本功不扎實,除部分國際型工程建設公司之外,國內大多數勘察和施工單位沒有針對EPC項目承包管理模式建立明確的組織結構,實際承包工作中依舊以傳統組織模式為主。第二,復合型技術管理人才缺乏,是制約建筑企業EPC項目承包管理推行的關鍵因素。當前國內建筑企業十分缺乏具有EPC項目承包管理工作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導致EPC項目管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效果并不理想。第三,企業EPC項目承包管理理論科學研究工作不夠細致深入。現階段針對EPC項目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經驗總結和積累上,“瞎子摸象”的問題比較普遍。在承包管理過程中,很多大型建筑企業經常會遇到分包管理方式差異巨大的問題,難以充分發揮EPC項目承包管理的優勢[4]。
3? 加強EPC項目管理質量的措施
分析制約現階段國內EPC項目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的影響因素后發現,應以國內外市場經濟環境為基礎,從EPC項目承包管理的不同階段入手,強化企業資源整合、風險調控、人才培養以及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促進EPC項目管理工作在國內建筑企業中的普及。
3.1? EPC項目管理各階段優化
在項目管理的設計階段,要重視對先進科學技術以及設計方式的引進。承包企業要強化與設計單位、設備供應商的充分溝通交流,在合同簽訂時要嚴謹認真,并考慮到承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承包企業要與專業設計人員進行詳細分析探討,確保施工設計圖紙的完善性。
在項目管理采購階段,要建立相應監理體系,對EPC項目管理中各采購環節進行實時監督和控制。不僅要建立監理結構,還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監理工作體系。在監理人員的選拔任用上,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監理人員的素質、能力和水平可以滿足工作要求[5]。
在項目管理實施階段,要審核施工設計圖紙的合理性。在保證施工設計圖紙符合工程建設施工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由工程總負責人制定出詳盡的工程建設施工計劃。施工計劃要以工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設備工作狀態,對施工活動進行合理計劃和安排。要盡可能地提高管理者參與工程施工活動的頻率,鼓勵管理人員深入施工建設場地對工程項目實施動態化管理。
3.2? 提高建筑企業資源整合能力
隨著國內外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建筑施工單位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對資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建筑企業綜合效益的關鍵,是對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將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傳統和新型資源、個人和集體資源、橫向和縱向資源緊密結合在一起,幫助企業在EPC項目承包管理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項目管理模式進行進一步創新,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提高。
3.3? 提高建筑企業風險控制能力
工程總承包工作風險水平比較高。調查顯示,就美國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因項目總承包管理工作不到位而破產的建筑企業高達14%。對此,國內建筑企業在采用EPC項目承包管理模式時,必須要對承包工作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盡可能對風險因素進行數值上的量化。在此基礎上,制定可行的風險控制措施,提高企業風險預測和控制能力,是建筑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3.4? 培育優秀人才
國內建筑施工企業在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模式同時,必須注重對相關人才的培養,針對企業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培養具有復合型專業技術知識的高級管理人才。要鼓勵建筑施工單位開展EPC項目承包管理國際化合作和交流,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術探討和考察交流工作,引導管理人員主動接觸建筑行業的最新管理模式。
建筑單位還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組織建立EPC項目承包管理培訓體系,針對工程項目的國際化承包業務,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和思想培訓工作。培訓工作要盡可能地細化,要涉及到工程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工程設計、設備管理、材料采購、施工監督、質量控制和投資控制等。
3.5? 提高建筑企業信息管理能力
目前,建筑行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需求變化。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西方國家提出了“企業再造”概念。通過對國內外建筑市場競爭環境進行總結和分析發現,在主線管理上,國際項目管理工作均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因此,國內建筑單位必須提高信息管理能力,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提高企業項目管理效率和質量。
信息化建設是國內建筑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在EPC項目承包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建筑企業要以工程宏觀需求為基礎,在工程交付、施工、控制以及效益核算等方面建立信息化工作模式。轉變傳統的甲乙方工作模式,鼓勵不同領域的分包商在不斷溝通和磨合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為建筑企業后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4? 結束語
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建筑行業對于施工效率以及建筑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問題,成為當前阻礙國內建筑企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關鍵原因。
EPC項目承包管理是目前國際建筑行業公認的高效率管理模式。在建筑企業中實行EPC項目化管理模式,對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EPC項目管理在國內建筑企業執行時遇到的實際問題,應從企業資源整合、風險調控、人才培養以及信息化管理工作等方面,推進EPC項目管理工作在國內建筑企業中的普及,確保EPC項目承包管理工作模式的優勢充分發揮,促進國內建筑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藝川,王月明.EPC模式的優勢及業主風險探究——以某高校學生公寓項目為例[J].工程經濟,2016,26(4):65-68.
[2]李瑩杰,任旭,郝生躍.基于關系質量的EPC總承包商向分包商轉移知識的仿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0):234-239,248.
[3]楊玉靜,唐文哲,張清振,等.基于伙伴關系理論的國際水電開發EPC項目績效影響機制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8,16(2):7-12.
[4]張利波,王騰飛,唐文哲,等.國際工程EPC項目風險管理實證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8,16(9):25-29.
[5]王照付,何淼,祝懷杰,等.面向管道全生命周期的EPC項目管理平臺架構[J].石油工程建設,2018,44(S1):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