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艷
摘 要:2018年財政部、科技部以及稅務總局聯合提出了提高研究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以進一步激發各企業研究熱情,進而加大在研究方面的投入,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分析了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討論了加計扣除政策的落實現狀,提出讓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加合理地落實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費用;加計扣除;實施效果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12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6.44;F812.42 ? ? ? ? 文獻標志碼:A
為了更好地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和引導企業增加研究活動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201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以下簡稱3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以下簡稱119號文件)[1]。與此同時,3部門還發布了《關于印發<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國科發政〔2017〕115號,以下簡稱115號文件)[2],該政策為當前全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出了正確的評價指標,以便評價其申報流程和開展相應的監管活動。
1? 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意義及適用范圍
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規定,除非居民企業、核定征收企業以及財務核算存在缺陷的企業外,該稅務新政策可以作用于任何企業,不在此3種例外企業范圍當中的所有企業,在研發活動中都可以享受到該新政策的優惠。
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在實質上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企業在開展研發活動時,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能享受到更多新政策所帶來的優惠。
第一, 研究項目要具有創新性。研發成果要給當地的技術水平帶來一定的推進作用。第二, 有較高的研發價值。在已有研發成果的基礎上,更新當前技術領域帶來的影響。第三, 遵循我國當前稅法文件。依照當前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開展合理、積極的研發項目。
2? 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存在問題
隨著新政策的推出和落實,一系列問題也逐漸顯現,新政策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具體有以下幾點。
2.1? 企業研發活動及研發項目的價值認定模糊
當前,新政策實行的問題之一便是企業研發活動以及研發項目的社會價值難以準確預判,主要是因為當前稅務機構和研發領域的相關專家較為匱乏。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項目是否能為河南省的科技領域帶來新的推動作用,研發成果能否為河南省科技進步帶來新的發展,這些問題都難以得到正確認定,進而導致新政策難以有效實施。
2.2? 研發費用劃分尚未合理化
新政策的實施過程還存在著較為關鍵的一個影響因素,即研發費用核算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時,沒有相關的機構對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進行詳細核算。盡管研究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享受的優惠政策,但是由于未能進行詳細劃分,難以保證其合理性和準確性。
2.3? 委托研發費用的真實性存疑
我國出臺的《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對委托研發有著較為明確的規定。委托方和受托方都應該將研發項目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研發費用進行公開,以便落實研究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但是,當前并未設置相應的審查機構對受托方出具的研發費用清單進行審核,無法確保費用相關資料是否真實、合理。
2.4? 其他消極因素的影響
除了上述當前稅前加計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消極因素也直接影響當前新政策的實施。例如研發費用納稅人無法嚴格納稅、自律意識薄弱、地方稅務部門對政策把握不到位、不良活動頻發等。都對政策的執行結果有著極大的消極影響。
3? 企業落實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建議
3.1? 提高研究費用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優惠比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59條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和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3]。當前,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加計扣除比例已經提升到了75%。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有3年可以享受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河南省內所有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都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進行稅前扣除。但是,在2019年12月31日優惠時限結束之前,國家也可能會重新制定優惠時間并且延長或者縮短活動[4-6]。
3.2? 追溯備案以及匯算清繳規定
追溯享受是根據《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中的系列規定,在2016年1月1日后符合加計扣除稅收政策,卻沒有享受該項政策的企業,可以通過備案,追溯享受該項政策,追溯期不超過3年。因為研究費用是加計扣除政策,屬于年度清繳的優惠項目,所以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開展季度預繳申請工作時,要依據相關政策法規進行計算,強調其真實性。在年度清繳匯算活動中,根據稅法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對于匯算清繳規定,也要給予一定的重視[7-10]。
3.3? 加強管理研究支出
第一,相關部門要確認研發活動的主要負責方。研發項目是由中小企業自主研究,還是由其他企業代為研究,要作好明確規定。如果其他委托企業代為研究,要對研究費用進行詳細核算,并且出具相應的研究費用明細。委托方實行稅前加計扣除后,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2次扣除。若是兩個企業共同研究項目,則需要兩個企業分別對研究活動中自己所承擔的研究費用進行核算,然后按照稅法政策進行扣除。若是以集團集中開發研究項目的形式展開研究的,則可以根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以分攤制度確定合理的分攤方法,在該項目收益人員中進行合理分攤,依據每人承擔的部分進行加計扣除。
第二,建立健全輔助賬目。在確定研究項目的同時,應該建立起相應的輔助賬目。整理并核算研究過程中發生的所有研究費用,再對各種研究活動和非研究活動費用進行明細化處理,詳細記錄實際研究工時。精準核算本年度可加計扣除的費用,以便企業在所得稅清繳活動中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數據。
3.4? 完善后續處理工作
科技部門要依據當前實際的工作需要,及時檢查河南省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河南省的科技管理部門應當對已經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抽樣調查,如果在調查中發現有以下情況的企業,要對其實行撤銷編號、免除入庫資格的處理。
第一,企業內部發生重大變化、與當前加計扣除政策不相符。
第二,在研究過程中沒有據實進行研究、存在不實行為。
第三,在研究項目中出現失信情況。
第四,研究活動有著極大隱患容易產生較大質量安全事故。
第五,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出現在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中。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要嚴格查處。當前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一定要將后續維護工作做好。依據相關規定和政策,及時對信息進行更新處理,每年的3月31日之前要在《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表》中更新企業的最新信息。要進行自主測評,判斷企業當前是否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判定標準。如果企業存在與《關于印發<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有矛盾或更名的活動,要將其變化情況填入《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表》中更新信息。各企業要嚴格把控其行為,避免出現違規行為以及誤踩紅線的現象。
4? 結束語
通過分析當前的研究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以發現,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一定要對相關政策進行充分解讀,并且依照相關文件精神,對研究費用進行合理、科學管控,這樣才有利于在國家推出的相關政策中收獲到更多益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Z].財稅〔2015〕119號.
[2]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Z].國科發政〔2017〕115號.
[3]趙澤明.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解析——基于科技型中小企業[J].工業經濟論壇,2018,5(2):68-73.
[4]黃英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學習,2019(16):156,158.
[5]張廷升.海西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與應對分析[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8(3):19-22.
[6]彭露,唐立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8):35-36.
[7]賴春泉.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評價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6.
[8]潘旭穎.制度環境、企業規模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J].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9]肖培,譚鑫,張寶其,等.石家莊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果及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9):109-110.
[10]李佳.淺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