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惠波
摘 要:在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只有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開展,才能合理配置資金和資源。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會計處理問題,研究會計處理問題是保證財務管理水平和確保企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會計處理中的遞延收益雖然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出現的頻率很低,但是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論述了遞延收益在不同會計準則中的應用,分析了與遞延收益有關的會計核算問題。
關鍵詞:遞延收益;會計核算;會計準則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14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由于遞延收益對財務管理工作有重要影響,所以新的會計準則又對遞延收益進行了全新的定義。企業要想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就必須組織會計人員學習新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除此之外,還需要研究新準則中的會計處理問題,全面掌握新準則。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會計處理標準,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1? 遞延收益的概念
遞延收益指的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還沒有被確認為收益的那部分資金。此類資金與其他常規資金無法同時進行核算和管理,需要會計人員專門追蹤和管理,實時掌握這部分資金的收益情況。國際上對遞延收益的利用相對廣泛,我國會計準則對遞延收益的內容進行了相關闡述,在實際管理活動中,涉及到的管理內容也相對較少[1]。
2? 不同會計準則對遞延收益的不同理解
在以往的會計準則中,遞延收益主要集中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兩個部分。在會計準則中,企業在核算遞延收益時,可以依據企業自身的項目要求完善融資效益和租賃協議的細節,在保證企業管理效率的基礎上,開展遞延收益的核算工作。
新的會計準則指出,企業的遞延收益核算細則必須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之后才能開展具體的核算工作,并且在核算的過程中還需將其計入當期的政府補助中。
新會計準則明確指出,企業發展中還沒有完全實現融資效益的部分,需要分批次計入到當前的核算內容中,在核算時,將其作為當期收益。由此可見,新會計準則與原有會計準則在遞延收益核算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原有的會計準則規定,未實現的收益轉變成實際經濟收益之后,可以直接計入核算內容。新會計準則要求依據融資收益的實際情況,采用分批計入的方式進行核算,不與其他發展階段同時進行核算。
3? 根據新時期準則核算遞延收益
新的會計準則中規定,遞延收益應該屬于政府補助,在核算時需要將其確認為后期收益,直接計入當期的會計核算項目中。2006年,會計準則對政府補助進行了具體區分,將其分成收益政府補助和資產政府補助兩個部分,政府補助的確認情況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決定。
由于經濟實力對我國的綜合國力有直接影響,為了促進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我國采取了相應的政策推動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進程。主要表現在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資金,扶持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中小型企業[2]。
就資產性政府補助而言,在核算遞延收益時,將其以平均分配的方式核算,平均分配的具體操作與資產收益壽命相關。對于收益性政府補助而言,在核算遞延收益時,依據費用發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核算處理。
企業收到來自政府方面的資金補助,為后續的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新會計準則在實行過程中,必須明確區分資產補助和收益補助。主要是因為兩種政府補助在會計核算中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不能進行準確區分,就會給企業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帶來嚴重影響,最終表現在企業決策方面,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
企業從政府獲得的補助不以貨幣資產表示,通常計入遞延收益和資產。企業要將遞延收益平均分配到企業發展的每個環節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就遞延收益而言,分享的起點是有關資產的使用,終點是該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該資產被提前處置。如果遞延收入尚未攤銷,這些收益應一次性轉入當期收入[3]。
4? 遞延收益在租賃業務核算中的應用及稅務處理
4.1? 遞延收益在售后租回中的應用
在租賃業務中,遞延收入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除了向銀行申請貸款外,還有另一種獲得資金的方法,即出售非核心資產,待資金充足后,可將賣掉的資產租回。售后租賃交易被確認為經營租賃,租賃金額為遞延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4.2? 售后租回經營租賃的稅務處理
(1)增值稅。納稅人所銷售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存在價格以及費用較低的現象時,如果這種現象缺乏合理性,那么稅務機關就要核定其銷售額,這是現行稅制明確提出的規定。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背景下,企業的稅金抵扣工作可借助專用發票開展。
(2)企業所得稅。部分企業為減少所得稅,會舉辦商業活動,稅務機關可對其進行調整,這一過程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這也是企業所得稅制度明確提出的要求。
5? 對遞延收益所得稅的分析
作為一個企業,要想有效處理遞延收益,就應該分析相關的稅收問題。正如《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通知》指出的,企業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獲得國家財政補貼和其他財政補貼時,除了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的稅務機關不涉及稅收問題,其他企業、單位等都應該根據實際收入繳納所得稅。從《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通知》中也可以看出,如果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將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資金補貼。
6? 結束語
在企業發展中,財務管理工作占據管理工作的主要地位。在企業發展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遞延收益,遞延收益的核算工作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具有直接影響。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遞延收益的處理方式會對最終的核算數據產生影響。由此可見,企業要想全面發展,就必須做好遞延收益處理工作,保證公司財務工作的準確性,為管理者制定決策提供參考,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晁鳳羽.專項應付款與遞延收益核算的區別[J].商業經濟,2015(2):130-131.
[2]薛洪巖,張悅,劉寧.遞延收益列報問題探討[J].財會月刊,2014(19):54-56.
[3]陳少炎.遞延收益核算的演變與應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