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市總工會
重慶市總工會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學懂弄通做實,做到用心學習、用情領悟、用力落實。
扎實做好脫貧攻堅相關工作。認真履行市總工會扶貧集團牽頭職責,逐一落實中央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帶頭落實幫扶資金,采取領導包片、部門負責、包組幫扶、精準到戶等形式,以支部為單位深入酉陽縣浪坪鄉,對包組幫扶的12個組共1029戶開展逐一走訪,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工作目標,切實找準問題,精準施策、掛圖作戰,助推酉陽縣浪坪鄉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繼續開展對口援藏工作,計劃兩年時間,重慶工會對口援藏昌都工會800萬元以上。履行好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主責主業,做好“四季幫扶”、互助保障、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服務工作,制定《重慶市市級困難職工檔案管理辦法》《重慶市工會送溫暖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力爭2020年全市工會建檔困難職工如期實現解困脫困目標。
認真做好維權維穩工作。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職工權益維護工作,深化企事業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建設,參與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做好工會信訪穩定、防范抵御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等工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與市應急管理局聯合開展第六屆“安全伴我行”安全文藝創作比賽,通過組織開展安全文藝創作比賽,宣傳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職能職責、知識技能等內容,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強化自然災害防治和安全生產意識,倡導平安幸福的生產生活行為。參賽節目緊貼自然災害防治和安全生產生活實際,有歌舞、情景劇、小品、相聲、樂器、民間絕技等68個節目,參演人員450余人,吸引全市40個區縣和7個產業工會參加,41.18萬名職工群眾通過現場和網絡媒體觀看。
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突出“四個自信”。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堅定廣大職工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發愛崗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組織勞模、工匠人才、先進典型進基層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19場。
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啟動重慶市首屆職工運動會,項目設置上突出廣泛性、參與性,吸引來自區縣、市直機關和市級產業工會的普通勞動者踴躍參與。已經開展的廣播體操比賽有113個單位、2400余人參加;正在開展的羽毛球比賽有85支隊伍、870余人參加;在9月前夕,還將分階段開展職工趣味運動會、五人制足球賽、職工健身排舞等群眾性體育活動賽事。

6月19日,重慶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姚紅(右二)組織召開酉陽縣五福鎮高橋村“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
舉行“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重慶市女職工風采大賽。全市各區縣總工會、各市級產業工會進行了形式多樣的演講比賽、才藝作品展示賽,共750余人參加演講比賽選拔賽、收到600多件作品參展,2萬余名職工通過網絡平臺參與活動和觀看比賽。
開展“勞動筑夢、榜樣同行”系列宣傳活動。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后,通過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華龍網等主流媒體,對9名獲得全國(重慶)五一勞動獎的人員進行深入宣傳。
狠抓勞動和技能競賽。按照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及時啟動2019年重慶市“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網上勞動和技能競賽暨尋找宣傳發布“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以競賽活動這種組織方式,進一步調動和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設置了集體賽和個人展示環節,采取“月推薦、季考評、年評選”的多級別競賽機制,新的賽制內容將逐步把網上勞動和技能競賽引向常態,為參賽職工提供展示風采、體現價值的舞臺,暢通職工成長成才的“綠色通道”。
深入尋找“巴渝工匠”。在全市尋找宣傳發布10名“巴渝大工匠”、70名“巴渝工匠”,往屆的30名“巴渝工匠”獲得者將參加“巴渝大工匠”的角逐,真正把代表重慶最高技能水平的行業精英尋找出來、發布出去,在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弘揚勞模精神。推薦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個、獎章13名、工人先鋒號19個;評選表彰重慶五一勞動獎狀94個、獎章190名,重慶市工人先鋒號184個;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表彰大會,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積極協助參與“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加強“一帶一路”國家技能交流與合作,搭建技能融通、增進友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