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彥

據世衛組織(WHO)調查,韓國每年人均飲酒量處于亞洲首位。近期著名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ineing)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適齡飲酒人群每周消費的烈性酒類數量,甚至超過了以嗜酒而聞名于世的俄羅斯人。
酒文化的盛行,使得韓國因酒后駕駛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案件比比皆是。不少駕駛人早已習慣了飲酒后駕駛,甚至覺得喝幾杯燒酒或洋酒后開車,也只不過是件稀松平常之事。據韓國媒體《中央日報》報道,韓國僅2019年上半年被查處的酒后駕駛人數就高達5萬余人之巨,每天平均就有300多人被查處。如此嚴峻的酒駕現實,一方面源于韓國長久不衰的酒文化,另一方面,或許就是早先較為寬松的酒后駕駛處罰標準了。不過這一情形,似乎隨著近期韓國新交規的生效實施,而發生著大幅度改變。
韓國當地時間6月25日,該國新《道路交通法》已正式開始施行。說起這部法案的源起,就不得不提到韓國海云臺酒駕案件的受害人——尹昌浩。正是這個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推動了韓國新交規的誕生。
2018年9月25日凌晨,正在休假的韓國現役軍人尹昌浩和朋友在釜山海云臺區中洞美浦交叉路口的人行橫道上,被肇事司機樸某駕車撞飛,并跌落至混凝土路面,致頭部等多處部位嚴重損傷。雖經及時送醫搶救,但尹昌浩在傷后45天仍不幸逝世,年僅22歲。酒駕交通事故發生當時,韓國警方對樸某進行呼吸測試,顯示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為0.134%。隨后,通過委托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進行的分析檢驗,最終確認的酒精濃度檢測結果為0.181%。據樸某本人陳述,其事發前曾喝了三瓶洋酒。
但在交通事故發生后,肇事司機樸某并未聯系過受害者,亦未做出任何賠禮道歉,尹昌浩的朋友們為此感到非常憤慨。2018年10月2日,尹昌浩的中學、大學同學在青瓦臺網站的國民請愿留言板上提起了一項《因酒駕交通事故,朋友人生被毀!請拜托幫忙!》的請愿,意在敦促政府當局修法以強化酒后駕駛的打擊力度。截止到請愿結束日的11月1日,共獲得40余萬人的簽名支持。與此同時,韓國文在寅政府對該請愿也極為重視。10月10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主持一項會議時專門提起了這一事件,并表示將出臺針對酒后駕駛的嚴厲處罰對策。文在寅提到,“酒后駕駛交通事故并不是失誤,而是種殺人行為,也徹底顛覆了他人的生活!”
隨著該事件的持續發酵,很快受到了韓國社會各界及國會的高度關注。2018年11月29日,韓國國會以248票通過、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旨在大幅強化對酒后駕駛懲處力度的“尹昌浩法”。“尹昌浩法”由《特殊犯罪加重處罰法》修訂案與《道路交通法》修訂案共同組成,該法也是韓國為數不多的一部以人名來命名的法案。韓國國會表決當時,尹昌浩的大學同學也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他們表示,這是一項奇跡的創造,希望韓國民眾能夠持續予以關注,從而完全消除酒駕的行為。
2019年6月25日0時,韓國新《道路交通法》一經正式施行,該國警方就展開了打擊酒駕的專項行為。在當天凌晨的打擊行動中,韓國警方共查處153名酒駕人員,其中有93人的駕照被吊銷。韓國警方表示,自6月25日起,將持續展開為期兩個月的集中打擊酒后駕駛活動。
據悉,韓國新《道路交通法》大幅調整了酒后駕駛的查處標準,較之于原先的標準更為嚴厲。根據新規,停止酒駕者駕駛資格的血液中酒精濃度值標準由原先的0.05%,調整為當前的0.03%;吊銷酒駕者駕照的血液中酒精濃度值標準則由原先的0.10%,調整為當前的0.08%。如果說,單純看到這些濃度數值并無直觀印象的話,我們不妨舉例來進行說明。以血液中酒精濃度值0.03%為例,飲酒者只需喝上一罐聽裝的啤酒(355毫升)或者1杯葡萄酒(約100毫升),即可達到以上0.03%的標準。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新規對于酒后駕駛行為打擊力度的提升。原先法規對于達到停止駕駛資格的酒駕處罰為6個月拘役或3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下罰金,新規上調為1年拘役或5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3萬元)以下罰款。韓國新《道路交通法》對于達到吊銷駕照的酒駕處罰,則上調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11.8萬元)以下罰金。
至于被停止駕駛資格或吊銷駕照后的重新取得規定,韓國新《道路交通法》也比原先規定的更為嚴格。若因酒后駕駛被吊銷駕照者,其重新取得駕照的時間,由原先所規定的被發現2次酒駕,1年后才可重新申請駕照,延長為當前規定的2年。新規同時還規定,若因酒后駕駛造成交通事故,首次發現即停止駕駛資格2年,第二次發現則將延長至3年。如果駕駛者因酒駕肇事而致人死亡后,5年內不得重新申請駕照。
此外,在稍早前已施行的,與新《道路交通法》相配套的《特殊犯罪加重處罰法》中,則大幅度提升了酒駕行為的刑事制裁程度。根據新交規的量刑標準,因酒后駕駛肇事導致他人死亡的,刑罰已由舊法的“判處1年以上有期徒刑”,提升為“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酒后駕駛肇事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刑罰則從“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3萬元)以上至30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下的罰金”,更改為“判處1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6萬元)以上至3000萬韓幣(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下的罰金”。可見,韓國此次修法,已將酒后駕駛交通事故的法定最高刑上升為無期徒刑,的確稱得上“嚴厲”兩字。
韓國檢方同時還決定,對于血液中酒精濃度值超過0.08%的酒駕者引發交通事故,并導致他人重傷或死亡的,將對酒駕者予以拘留調查。若因酒后駕駛肇事致人傷亡并逃逸的,韓國檢方將申請對酒駕者予以逮捕,且無例外情形。如果在10年內被發現存在2次以上酒駕行為的慣犯,韓國司法部門將對其予以嚴厲懲處。
據韓國《中央日報》、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等媒體的報道,如此嚴苛的查處與罰則標準,的確對酒后駕駛現象帶來了實質性的影響。即使是韓國盛行已久的酒文化,也已然發生著變化。不少韓國民眾都認識到,酒后駕車的不良行為無法逃避法律的打擊,往后那種喝兩杯小酒再開車也無所謂的思想也將碰壁。韓國媒體發現,自新交規施行后,該國代駕行業的生意持續火爆,不少人在外喝完酒回家時,會第一時間尋找代駕;前一天晚上喝好酒,第二天早上去上班時,同樣會尋找代駕來開車。
不過,韓國警方也發現,即使在這一嚴厲的新交規面前,尚有些人抱有僥幸心理。新交規施行后不久,韓國就出現了一種規避警察查處酒駕的APP軟件。使用者在下載該APP后,會在界面上實時通報警察查處酒駕的時間與地點。自該APP問世后,使用者已經超過400萬人。在與酒駕懲處躲避者的博弈中,韓國警方也有著相應對策與妙招。目前,韓國警方在查處酒駕行為時,每半小時就會變更查處地點,從而令該APP無法再發揮其“報信”功能……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