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昌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43-01
摘 要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工作,是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政治保證,特別是對于黨支部建設工作,要始終牢牢抓在手上,須臾不可放松。
關鍵詞 加強 黨支部建設
一、加強國有企業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建設,必須始終加強組織建設,凝聚創業合力,讓職工說“行”
支部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切實做到“一崗雙責”。黨的創造力才能得到發揮,凝聚力才能得到彰顯,戰斗力才能得到增強,要緊緊抓住黨員干部隊伍綜合素質這個關鍵環節,進一步充分發揮好黨員的正能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自律意識和服務意識,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增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和黨員凝聚人心、推動國有企業發展、服務廣大職工的能力。始終堅持把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作為黨員思想政治建設和提高履職能力的突破口常抓不懈,采取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一般黨員輪流帶頭組織學和業務時間自覺學的方式。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要與國有企業發展大局相融合,與區域發展大局高度對接、深度融合,切實找準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的結合點,也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關鍵點,堅持用黨的組織最終資源作為統領,大力的整合各方面的優質資源,著力破解國有企業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將組織領域的優勢,切實轉化為國有企業發展的比較優勢。
二、加強國有企業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創新實踐,打造特色文化,讓職工說“好”
只有群眾需要,黨組織發揮作用才更有意義,其中,最根本在于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要發揮作用,也必須順應大多數群眾(職工)的現實需求和主觀愿望,讓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過程從牽著人民群眾走到人民群眾,主動表達訴求和愿望。充分發現群眾(職工)需求的同時,與群眾的主動訴求形成良性互動,黨組織的作用才能更好發揮,黨組織的存在也才更有意義。黨組織了解群眾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摸清了部分群眾的想法與現實需求的矛盾,黨組織的作用和“被需要”才得以凸顯。勇于創新突破,是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強大動力,必須不斷突破思維定勢、打破固有模式、勇于探索創新,才能在實踐中摸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務模式,才把黨的群眾路線走穩、走踏實、走進黨員群眾的心坎里。著力抓好黨員干部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根據國有企業崗位職能設置情況,對存在廉政隱患的重要崗位進行風險點梳理,并及時研究制定具體防控措施。
三、加強國有企業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建設,必須始終完善設施環境,提升幸福指數,讓職工說“和”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必須強化陣地建設。加強活動場所建設,因為這是組織國有企業全體黨員群眾(職工)開展文化活動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也是進一步緊密聯系和服務好國有企業更大群眾(職工)的重要橋梁和重要紐帶。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不斷加大年度資金的投入力度,以建好黨員群眾活動陣地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活動的功能和設施,積極為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提供更加堅強的硬件支撐和軟件保障。只有全心全意維護好黨員群眾利益,才能進一步做好新時期的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緊緊依靠群眾,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坎上,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認真貫徹落實群眾路線,實實在在地深入群眾,真真切切地融入群眾,理解他們,知曉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只要有了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只要有了群眾的積極參與,再大的困難也能戰勝,再難的工作也能做好。針對個別黨員組織紀律松散、作風不實、理想信念淡化的情況,要及時開展黨員之間談心幫扶活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與黨員進行“一對一”談話,落實好日常談心談話制度要求,經常性與黨員職工和普通職工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并通過全體黨員會議對黨員進行廣泛民主評議,提出切實有效的整改幫扶措施,確保后進黨員不掉隊,支部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整體推進。
四、加強國有企業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建設,必須始終帶頭轉變作風,滿足迫切需求,讓職工說“信”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必須始終以群眾滿意為最終目標。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必須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時刻以群眾需求為工作導向,立足于群眾的現實需求,從客觀實際出發,了解群眾需求,適應群眾需求,這樣服務群眾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被群眾接受和歡迎。近年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民群眾對物質生活、人文關懷、精神文化等有了更高需求,對黨和政府充滿了新的期待。在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國有企業要把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讓人民群眾得實惠、讓人民群眾滿意上,把群眾受益不受益、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試金石”和“鐵標準”,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使國有企業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基層黨建工作,能夠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黨員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贏得人民群眾廣泛贊譽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