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中圖分類號:F20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61-01
摘 要 本文結合我國對外開放發展的新形勢,從“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入手,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統籌、中國的軟實力和話語權的提升以及重要的理念與對外開放的理念的協調等幾個方面對新時期“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新特征進行了重點探討。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對外開放 中國
“一帶一路”(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倡議充分依靠我國與相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現有的、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路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以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在這項戰略提出之后,我國對外投資項目大幅增加,對海外相關的49個國家都進行了投資,催生了一大批海外項目建設,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創造新的時機和平臺。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這項戰略的提出,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來說,首先是完善經濟結構,統籌區域發展。該戰略的提出開拓了新的出口市場,將產能過剩的資源進行出口,換回更多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以支持國內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屬于制造業大國,日用品的輸出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收入;增加了更多的資源進入平臺,保證了資源的穩定性;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了東部地區實施的產業結構轉型,加快了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推動西部地區吸收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加快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
其次是擴大內需促增長。該戰略的實施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和資金的投入,促進了服務、旅游、建筑等行業的發展;經濟帶沿線城市出現更多的貿易活動,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地產、金融貿易等的發展;加強了與相關鄰國的溝通,促進了經貿和旅游行業的發展,也推動了國際交流。
最后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區域合作。這項戰略的提出,意味著中國進入主動引領全球經濟合作,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這項戰略提出“互聯互通”和融資平臺的建設,建立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推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為沿路涉及到的國家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推動了國內賬戶的開放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
二、注意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統籌
過去進行改革開放,主要是對內統籌,借助國外的資源推動國內的發展。包括采取的出口、引進外資戰略,以及參與到全球經濟發展的政策等,都是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統籌國內形勢的戰略。在多年改革開放作用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結構出現很大變化,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基于此,未來中國實行發展戰略,需要考慮國際和國內的雙邊發展,這樣可以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樹立更好的國際形象。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正好應對了種種需求和發展趨勢,共同作用于國際和國內的各方面發展,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對于中國來說,存在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是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也就是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貧富發展不平衡。對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這項戰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更加關注提高中國的軟實力和話語權
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中國更注重自身的軟實力,以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雖然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在軟實力和話語權方面還比較滯后。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綜合實力不足,一方面是因為觀念比較落后。“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帶來很好的機遇,可以大大提升中國的影響力。比如亞投行的建設,主要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是對世界金融體系的一個沖擊,打破了西方國家在金融方面的壟斷地位,這項舉措的實施就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目前所有中東歐國家都支持“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并形成新的合作體制“16+1”,展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推動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還有上海合作組織,除了原本的反恐組織之外,也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載體,成為新的經濟合作載體。而這些都是中國話語權和影響力提升的標志,也是對外開放戰略的新特點。
四、更加注意將重要的理念與對外開放的理念進行協調
新時期,我國的對外開放戰略更加注重國內戰略理念與對外開放理念的結合和統一,實現理念的一致性。比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更重視綠色發展,將綠色作為理念的首位,將保護環境作為戰略合作的優先位置。中國在進行產業轉移時也十分關注這一點,避免將污染和落后的產能轉移到國外。
五、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進一步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必然要求。未來希望更多的企業、國家和地區參與到戰略發展中去,發揮各自的作用,在推動中國和全球發展工程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姚啟超,李萍.“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01):44.
[2]龍永圖.“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新特點[J].區域經濟評論,2016(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