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杰 彭琴
摘? 要:在了解花溪區地理和水資源概況的基礎上,通過對貴陽市花溪區農村飲水工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充分展現花溪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情況,并同時進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成效與經驗分享,旨在加強同行間的經驗交流,強化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
關鍵詞: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貴陽花溪
中圖分類號:S277.7?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5-0189-0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geography and water resources of Huaxi Distri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projects in Huaxi District of Guiyang City,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s in Huaxi District are fully displayed, and the result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s are also shared,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 among pe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and scurri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and security; Huaxi, Guiyang
飲水安全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1],關系著居民的飲水安全,是一項十分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盡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故飲水安全工程舉足輕重,須規范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提升項目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并把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和建設與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政策措施、技術措施、工程措施等[3],達到規范化、高標準的任務目標[4-5];文章主要介紹了花溪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現狀、問題、成效及經驗。
1 花溪區地理和水資源概況
花溪區位于貴州高原中部、貴陽市南郊,地處苗嶺山脈中段,位于長江流域清水河與珠江流域蒙江的分水嶺地帶,東南部較高,海拔1400m以上,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地勢高于中部、南部和北部,中部為槽谷盆地,地勢較低,海拔1100m左右;境內年平均氣溫16℃,極值高溫34.2℃,極值低溫-4.5℃,無霜期287天,平均日照時長為1261小時,平均年降雨量1100~1200mm,年平均徑流深578mm。
全區河道多年平均流量25.99m3/s,均屬雨源性河流;全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約5.053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1.345億m3,共有水資源總量約5.053億m3,人均占有水量1574m3/年,低于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全國人均占有量2200m3/年)和全省人均占有量(3000m3/年),且由于地處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嶺地帶,導致農業生產條件薄弱,群眾飲水困難。目前,花溪區境內南明河上游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序已達49.4%,蒙江上游區開發利用程度約7%,即南部開發利用程度低,北部開發利用程度高,北部枯水年開發利用程度已達68.8%。
2 花溪區農村飲水工程現狀
截至2018年8月花溪區農業人口25.3254萬人,其中小河經開區城區、花溪區城區2.7219萬農村人口未進入此次調查范圍,其生活用水為自來水公司供水,故此次調查人口為22.6035萬人。全區農村飲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為16.2188萬人,其普及程度為71.75%;簡易自來水人口為21.4790萬人,其普及率為99.70%。
供水水質方面,從花溪區已建工程來看,供水管網多數已采用PE管,經過處理后的源水質一般較好,管網末梢水水質在保持工程長期運行的情況下,基本不存在二次污染等現象。經衛生部門對于我區農村供水工程抽樣監測,按照《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標準,從抽檢結果來看,花溪區的飲用水大部分水源從感觀上水質都比較好,基本不存在理化指標超標的現象。另外,從以往建設的工程及建設經驗來看,這些地方水源水質經過處理后,基本符合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規定的推薦II類水質等級。
3 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存在問題
(1)工程設計水平有待加強。該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工程的設計不同程度上存在規模和擬選設備偏大或偏小問題,出現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的現象,一定程度造成工程供水成本增加或供水規模的不足。
(2)管理體制及責權認識有待提高。群眾參與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及管理的積極性不高,等、靠、要思想嚴重。當工程效益很好時大家爭著管,損壞時或工程效益差時無人管、無人問津或直接找水行政主管部門,等、靠、要思想嚴重。
(3)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該問題主要體現在農村飲水工程管理者絕大多數為農民自身,對機電設備、水處理設備和管道等設施缺乏維護和維修技能,使很多工程長期帶病運行。
(4)村級經濟發展不平衡,水費征收困難,導致部分工程運行困難。該問題主要體現在全區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邊遠村寨山高水低,村民年純收入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開支,加上工程運行成本過高,水費無法收取而導致工程運行困難。
4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成效與經驗
4.1 管理成效
“十二五”期間,花溪區農村飲水工程建設進入了高潮期,啟動了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為目的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8月,利用各級資金,通過新建、改造、擴建等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11處,投入資金7376.57萬元,一是通過規劃內改造、新建45處4.30萬人的飲水安全建設;二是利用冬修任務、06-08結余資金、小型定點等共計實施飲水安全工程66處,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9.48萬人的飲水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深得人心,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一是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夯實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基礎,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二是提高了農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農村衛生狀況。三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飲水工程的建設解決了農村飲水困難問題,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據調查,平均每戶每年節省約50個工日。其中有60%的農戶為此而外出務工,90%的農戶為此增加了收入。飲水條件的改善,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提高了畜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也為適量發展庭院種植業和加工業提供了水源保障,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有效措施。
4.2 基本經驗
(1)強化組織領導。為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實施,花溪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以分管區長任組長,區水利局局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于區水利局,辦公室主任由區水利局分管業務副局長兼任。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的設立,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確保了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促進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和完成。
(2)做好前期工作是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基礎。
花溪區委、區政府對全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分重視,每年均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頭等大事來抓。花溪水利局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在得到上級業務部門的計劃指標后,組織有水利工程建設經驗的技術人員對各工程點的水源進行認真的核查,特別對工程水源水量進行認真的測量,現場制定工程建設方案,再由設計單位對工程進行勘測設計(區水利局技術人員參與)。設計方案報省、市部門進行審查或自行邀請專家審查后報市水利局備案,工程方案審定后,由花溪局組織工程實施,鄉鎮負責工程施工中的有關事宜的協調和現場施工質量追蹤和進度督促等管理。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前提下,取得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以后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3)做好資金籌措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前提。
資金籌措采取中央投資為主,地方投資為輔的辦法,推動了工程的建設,實現了有步驟、分階段地解決農村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優先建設有水源條件,但飲水比較困難、農民群眾建設的積極性高的農村供水工程。
(4)做好工程建設管理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直接涉及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建設,花溪區黨委、政府將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作為一項大事來抓,從組織和資金保證方面進行落實和保障。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中,工程設計、工程審批、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嚴格執行了工程“四制”,即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監理制。在實施中,嚴格按照規程、規范施工,堅持質量標準,按圖施工。將工程建設管理落實到人,并派專人常駐各工程點對工程質量監督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杜絕工程質量隱患,及時將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向局領導反映,由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分析后做出處理意見,定期進行復查,保證工程順利實施。
(5)做好建后管理才能保證工程持久發揮效益。對飲水安全工程設施的管理是在工程竣工驗收后,按當地實際情況移交給鄉(鎮)或受益村寨、村委會管理,并要求片區水利站協同鄉鎮和村委會制定工程管護制度,實行專人管理,要求做到管好、用好、維護好工程設施,使工程充分發揮其工程效益。
參考文獻:
[1]錢進.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確保城鄉飲水安全[J].江蘇政協,2011,8:34.
[2]周明.淺議工程檔案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以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檔案管理為例[J].科技資訊,2019,1:50-51.
[3]周力平,何榮明,趙斌,等.富陽市飲水安全問題的對策與配置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08,156(2):14-15.
[4]陳永弟.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1,446:171.
[5]李立志.談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J].工程管理,2015,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