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楷文 黃穎 任瑤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逐漸地掀起了一股全民網購的熱潮。近年來,我國快遞包裹量急劇增長,目前已躍居世界第一,而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嚴重。本論文以此為著力點,基于各大電商的發展背景下對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二次循環進行初步探討和研究,創新性地建立了快遞包裝物共享回收體系,為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綠色物流;快遞包裝物;共享回收體系
一、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問題
根據《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目前快遞行業的包裝物主要有七大類:紙箱、編織袋、塑料袋、填充物、膠帶、內部緩沖物和封套,在2016年快遞件達到312.8億件,消耗了120億個塑料袋,144億個包裝箱,247億米的封箱膠帶,在這些包裝物品中,大部分不能被自然降解的材質分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一般是廢棄處理,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由此可見,研發并推廣使用新型包裝材料勢在必行,同時紙箱的回收與部分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也是快遞行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和再利用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從我國快遞包裝物回收現狀來看,城市環衛人員和廢品回收人員常常扮演著“第一角色”。相關從業人員不足,回收體系不完善,導致大量本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成為污染環境的垃圾,雖然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嘗試做與快遞包裝回收相關的逆向物流活動,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回收模式,難以應對廢棄物的快速增長趨勢。
2.消費者回收意識淡薄
根據調查顯示,網購消費者主要集中在18歲到40歲,這一類人群大多數認為快遞包裝物的回收經濟效益低下,再加上缺乏相關宣傳,居民一般將快遞包裝物直接當做垃圾處理,而40歲到60歲左右的人會將紙箱收集起來,累積到一定數量后交給廢品回收站,并取得一定的經濟報酬。
3.企業自主回收快遞包裝困難
快遞包裹最終是要跟隨商品流向全國各地的網購客戶群體的,如此分散化的快遞包裹,任何一家企業獨自回收的成本都會很高,企業作為一個單一的集體根本無法承擔其回收利用的工作。這也是當前快遞包裝回收的痛點所在,因此只有建立社會化的共享回收體系才能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二、建立快遞包裝物共享回收體系的兩大前提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快遞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過度包裝、無循環利用、一次性包裝帶來的資源浪費和成本高昂等問題日益突出,信息泄露以及環境污染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問題也愈演愈烈。快遞包裝的標準化、模塊化是建立電子商務模式下快遞包裝物共享回收體系的兩大前提。
1.快遞包裝標準化
實現快遞包裝標準化,一方面需要選定一個標準化包裝基礎尺寸或系列,按模數尺寸確定包裝產品的尺寸,使得產品在流通過程中,能夠跟集裝容器、運輸工具、裝卸搬運倉儲的尺寸進行隨意的組合和匹配,使得運輸工具或者倉儲設備能夠有最大利用率。
具體來講,快遞包裝的標準化就是對快遞包裝的類型、尺寸規格、材料、包裝結構等進行統一規定。實現快遞包裝標準化,必須做到以下四個方面的統一:(1)包裝材料試驗方法的統一;(2)統一包裝規格;(3)統一包裝標志;(4)統一保護方法。應該通過分析電商平臺產品特性及包裝調研,制定出適合產品尺寸的包裝系列,來適應目前產品的多變性。
2.快遞包裝模塊化
模塊化起初是工業設計的一種理念,是指在產品開發階段,使用標準尺寸規格的零件來實現產品的多樣性。模塊化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開發設計費用、降低制造成本,同時還提供給開發設計者很大的開放性,提高性價比占有市場份額。
為了實現快遞循環包裝的共享回收,對于循環包裝的模塊化具體方法如,所用公司的循環包裝不能印制一次性的公司標示,而應在包裝上設置一個醒目專門貼換公司標識的地方,以便不同公司在利用共享回收包裝時能夠更換自己公司產品的LOGO。也可以通過在包裝上設置透明口袋,不同公司使用包裝時,只需要更換公司品牌及產品特色介紹卡片就可以了。
3.具體的實際應用
中國郵政、菜鳥物流等物流企業紛紛從包裝的輕量化、循環利用、創新替代等領域著手,研發出多種環保或可持續的快遞包裝,促進綠色包裝升級。如中國郵政研制的可降解塑料包裝袋、環保封裝用品;蘇寧物流推出的共享快遞盒、冷鏈循環箱、零膠紙箱;中通快遞啟用的綠色循環帆布袋、可降解包裝袋等,有效緩解了傳統包裝帶來的污染問題。
在包裝紙箱方面,標準化包裝服務全面推廣標準紙箱,方便客戶選擇及使用。在透明膠帶方面,包裝品牌“一撕得”為響應環保政策,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相繼推出了多個環保包裝產品。為解決傳統快遞包裝開箱體驗差、膠帶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重新定義紙箱,給傳統紙箱裝上一條拉鏈,開辟了紙箱界新物種——拉鏈紙箱,除去帶給消費者獨特體驗的開箱結構,拉鏈紙箱最大的意義就是箱體通身零膠帶纏繞,大大減少了塑料污染,被譽為紙箱界最綠色環保的產品。
4.基于標準化與模塊化的快遞包裝循環利用設計思路
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可較大程度地節約資源,使快遞包裝較以往創造更多的經濟回報和環境效益,緩解環境污染的同時促進快遞包裝的健康發展。對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途徑主要有間接再利用和直接再利用兩種。
間接再利用是對回收后的快遞包裝進行重新加工,以達到再利用的目的,但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消耗其他資源基礎上的,轉而帶來其他形式的消耗和污染。雖然延長了快遞包裝的使用周期,但從節能環保的角度考慮,這種方法不可長期使用。
直接再利用是將回收的快遞包裝不經處理或簡單處理后直接使用。以紙箱為例,只需將膠帶和快遞信息單清理干凈即可再次利用,但面對龐大數量的紙箱,即使簡單處理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且現實中紙箱的回收率并不理想,因此這種方式也很難實現。
在直接再利用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規劃改造與創新設計,將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模式優化和系統化,便可以實現綠色環保的目的,設計思路流程如圖1。
圖1 基于標準化與模塊化的快遞包裝循環利用設計思路圖
三、建立快遞包裝物共享回收體系
以快遞包裝物回收企業為主體,針對快遞包裝物,建立一個逆向物流新型回收模式圖。將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的主體分為電商、包裝物生產商、快遞企業和個人。快遞企業和電商聯合建立回收點設置回收箱,回收對象主要包括京東、天貓超市等各大電商平臺自行設計的紙箱及內部緩沖物。
1.設置回收箱
在消費者聚集區投放快遞包裝物回收箱,回收箱設計兩個投放口,一個用來投放紙箱,另一個用來投放緩沖物,在最大程度上回收利用包裝物。同時在回收箱設置小型工作臺并準備包裹拆卸工具,提高回收的便利性。其次,若回收箱能夠提供碎紙機或者記號筆等工具,使得消費者在投遞包裝物時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又提高了消費者回收的意愿度。
2.回收激勵措施
(1)收取快遞包裝物押金
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商品時需要支付一定價格的包裝物押金,待消費者接收貨物將包裝物返還后退還押金,這種強制性的收費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快遞包裝物的回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2)積分獎勵
除了強制性的收費模式,電商平臺或者快遞代理點還能采取積分獎勵的措施增強消費者的回收意愿度。消費者每歸還一個包裝物就能獲取相應的積分獎勵存入個人賬戶,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可以換取寄件優惠或者兌換禮品。
3.回收流程
引導消費者將快遞包裝物放入回收箱,由第三方工作人員進行分類后判斷包裝物是否可以進行二次使用,合格的包裝物快遞代理點留存一部分提供給個人寄件使用,多余的包裝物返還給自營電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消費者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從源頭上減少浪費資源,完整程度較差不能再次使用的由廢品回收人員進行回收,流向造紙廠再到包裝物生產商,對于沒有循環再造、重新利用可能性的包裝物則送入垃圾處理中心。
四、總結
傳統的快遞包裝物遵循“從資源消耗,到產品使用,最后污染排放”的模式,給環境治理和資源利用帶來巨大的壓力,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必須實現快遞包裝的循環使用。相信隨著我國有關綠色物流的政策推廣實施,在循環經濟和共享經濟理念下,未來對快遞包裝物的創新性設計和智能環保化也會越來越多,快遞包裝物的共享回收體系會逐步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王昕雨,田劍,李西杰.循環經濟下快遞包裝回收的策略研究[J].中國商論,2017(28):4-6.
[2]葛銳,馬洪娟.我國電子商務快遞綠色包裝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7(02):9-10.
[3]王金良.電子商務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問題及對策[J].物流·貿易,2016.02.
[4]鄒筱,李玉琴.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構建[J].包裝學報,2016.04.
[5]劉秀娟,李平.基于綠色物流的快遞包裝回收機制研究[J].中國市場,2017.33.
[6]孔祥富,劉保興,劉星辰.一種基于循環利用的快遞包裝箱設計[J].綠色包裝,2018(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