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影響下,各個國家相互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不僅可以實現經濟貿易的來往,而且還可以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對我國經濟發展而言,可以在其中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本文針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對策,以期為我國經濟貿易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影響對策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的整體發展狀態普遍比較良好,不僅拉近了各個國家相互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滿足了各國貿易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化要求。在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分析之后,發現在面對國際經濟貿易活動時,我國的整個貿易環境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應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下對我國貿易產生的影響。特別是在現階段時代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背景下,我國環保理念的提出,促使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要積極響應這一理念和號召,對于經濟貿易行業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要看清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對我國市場產生的影響要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這樣不僅可以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而且還能夠為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國際貿易與經濟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1.國際經濟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問題
眾所周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可以拉近各個國家相互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可以促使國家相互之間實現經濟貿易的來往。但是通過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自由、環保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經濟與貿易的自由和環保這兩者之間無法實現有效的兼顧。但是如果從本質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分析,其實可以將其看作是南北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沖突,同時也可以被看作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的沖突現象。在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分析之后,發現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其對環境的標準普遍比較低。所以在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進行生產時,與其相對應的環境標準大多數情況下,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有效落實,同時也無法適應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提出的個性化要求。這種現象的持續,不僅會直接導致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出口貿易受到影響,而且還會直接被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所影響,進而受到嚴重的發展阻礙。
2.國家經濟貿易與保護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在當前人們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的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在發展過程中,要與保護環境這一理念之間建立良好的協調發展關系。在發展過程中,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同時還要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過程中與環境保護之間現存的矛盾進行結合分析,這樣才能夠保證解決方案在制定和落實過程中的有效性。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產生的影響
1.外商投資污染產業比重過大
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過程中,對各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同時還可以滿足各國在外資出口方面的個性化要求。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外資的吸引,實現對出口的帶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實踐中促使我國經濟實現快速有效的增長,對國家綜合實力提升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與此同時,這一發展理念也一直都是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堅持的戰略思想。但是近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已經逐漸意識到外資的過度吸引會導致我國環境遭受到嚴重的惡劣影響。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必須要及時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思想進行調整,避免外商對我國環境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其實,在與國際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在我國環保意識有所提升的時候,很多發達國家的環保意識早已經得到了提升其強化。比如,在對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時,發現在實踐中我國正在大力吸引外資的同時,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提出明確的政策或者是管理措施,明確規定不允許一些污染產業進入到自己的國家,同時還會提出和落實符合實際要求的環境保護措施。但是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遭受到嚴重的污染影響。有很多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面對一些具有污染型特征的產業時,通常會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各種不同類型的有效措施,實現對污染度的有效控制。但是這些發達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環境,選擇花費非常高的價格,將污染源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這樣就會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2.通過投資形式逐漸向我國轉移高污染產業
雖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國際相互之間的經濟貿易來往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動影響和作用。但是對于我國的發展而言,過度地吸引外資已經對我國的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影響,雖然可以促使本國經濟穩定增長,但是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導致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通過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由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發達國家在環境保護意識方面的覺醒度比較早。所以在這些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中,一旦有機會,就會將本國的一些高污染產業或者是以合資辦廠的方式,將這些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與直接出口的高污染產業相比,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非常強烈的隱蔽性特征,有很多產業都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才逐漸顯露出發達國家最初的意圖。
除此之外,在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分析之后,發現有很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了推動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還會向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出口一些已經處于比較過時狀態的技術或者是設備。由于發達國家的整體建設和發展速度普遍比較快,所以技術的更新和發展速度也比較快。這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表現方式。但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由于整體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發達國家會以一些自己本國已經過時的技術、設備等作為“交換條件”,將這些技術出口給發展中國家。這樣不僅會導致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且還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三、針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對我國影響的應對對策
1.加強環保宣傳教育的有效落實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規模非常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整體狀態比較良好,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經濟和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在實現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也要提高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重視,在實踐中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環保教育的宣傳和落實。首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特別是對于我國本土企業而言,在日常生產和發展過程中,要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號召,選擇利用一些具有節能和環保的技術或者是設備。切忌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影響。其次,在發展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和落實一些無污染或者是污染相對比較小的產業。如果在建設過程中,仍然需要建設一些具有高污染特征的產業,那么在建設之前以及發展過程中,都必須要及時做好污染處理工作。除此之外,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加大宣傳力度,促使我國消費者的整個環境保護意識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有效提升。眾所周知,消費群體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動力,所以在實踐中提高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僅可以促使國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中,而且還可以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另外,國家在吸引外商時,要對外資的引進數量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確定,同時還要對外資引進過來的質量進行檢驗。這樣不僅可以從根本上促使環境保護工作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有效落實,而且還能夠實現國際間的綠色貿易來往。
2.國家適當給環境保護工作給予經濟支持
現階段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經濟全球化理念的影響,所以對各個國家的貿易經濟來往而言,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和作用。但是同時,過多的外資引進,會直接導致我國內部的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的污染影響。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對于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而言,既要保證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穩定性,而且還要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和控制。在這種形勢影響下,國家政府以及相關部門要適當給外貿企業提供一系列符合實際情況的優惠政策。在外貿企業的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要提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對于一些外貿企業環境保護力度比較足、相關政策落實效果比較良好的企業,政府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支持,特別是在經濟方面,這樣可以促使外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國家政府還要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產品污染度檢測部門,適當給予財政撥款支持。通常情況下,我國在針對進出口產品進行管理時,都會落實嚴格有效的污染監測項目和制度。為了保證這一項目在實踐中的有序開展,政府要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這樣才能夠保證檢測工作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有序開展和落實。
3.制定政策時需要兼顧短期經濟效益和長遠的發展目標
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方面或者是在環境標準的制定和落實方面,與我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普遍都要更高一些。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際環境標準的制定和落實當中。這樣不僅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而且還可以對我國現有的環境標準進行相對應的整改和優化。通過這種方式在實踐中的有效落實,可以實現對國際環境標準的有效協調,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環境標準相對比較高的發達國家,會對我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設置標準程度和條件要求比較高的綠色壁壘。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對我國產生的“惡劣”影響,而且還可以在實踐中促使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和力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我國在參與到一些國際環境政策制定和具體落實中的時候,要與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在保證可以實現我國短期經濟發展目標的基礎上,要制定和落實符合國情的長遠發展戰略目標,這樣才能夠實現經濟和環保兼顧的根本目的。
四、結束語
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雖然可以對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帶來一定的推動影響和作用,但是同時也會導致我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在發展我國經濟時,要制定和落實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標準,同時還要將該標準落實到實處。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我國經濟環境的有效控制,而且還能夠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海裕,高雯筠.2018年中美貿易戰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6):41-43.
[2]韓文龍,朱杰,祝順蓮.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大實踐問題研究[J].政治經濟學評論,2019,10(03):77-99.
[3]趙薇.內部控制在進出口貿易公司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9(13):236+238.
[4]申娜.碳標簽制度對中國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19,35(05):21-25.
[5]唐魏,劉世錦,曾培炎.我國金融體系與宏觀經濟的關聯性理論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04):84-88.
[6]郭嘉偉.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3):15-16.
作者簡介:隋東旭(1991.10- ),男,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本科學歷,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