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升級轉型,而現在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在這種新環境新形勢下,企業的活躍度越來越高,數量和規模急劇上升,市場條件日益成熟,企業和市場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市場為企業提供了廣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企業也使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在市場這個大環境下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來越大。本文通過對我國現有市場條件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現狀出發,并且探究了國外市場的運行機制對我國的市場發展帶來的借鑒意義,并最終為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踐行相應的社會責任的路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市場經濟條件
我國社會環境下,整個市場的穩定能夠極大地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市場中企業能否相應地踐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對于市場規模的擴大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能夠對社會穩定、企業發展甚至于生態保護都有重要的影響。當前我國社會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企業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應該在關鍵時刻肩負起自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共同進退,展示企業良好的文化底蘊以及價值觀念。同時企業不僅在細節上要做到行為的落實,從宏觀層面來看,對于價值取向這種大方向應該始終和國家保持一致,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并且在經濟全球化這種大背景下,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不斷推進企業的全球化,不斷發展。而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個企業對其社會責任的落實,不斷構建良好的企業外部環境,塑造多元化的和諧關系。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奉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價值觀,實現了超常規、高速度、爆發性的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跡”。但在這種“中國模式”下的經濟發展,衍生出了許多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問題。進入21世紀之后,這些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如果解決不好,將極大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只有使企業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才能化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分布圖
根據對于我國企業的調查來看,仍然存在很多企業沒有落實與其相關的社會責任,首先一點來說是企業的管理層本身對于社會責任的認知就有偏差,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何謂承擔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來說一些企業對于責任承擔的落實程度不夠,沒有深刻意識到承擔社會責任不僅僅可以建立企業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并且更有利的是在激烈的市場中建立自己核心競爭力。同時有的企業沒有良好的企業管理機制,導致權力集中在高層甚至是集中在老板一人身上,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高層無法充分考慮企業的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在社會層面來看,社會對于企業的監管監督不完善,同時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評定機制并不合理。
二、對發達國家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行為的國際借鑒
發達國家的市場體制存在的時間遠遠早于國內,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檢驗,因此在運行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時發達國家中的企業在社會責任承擔這方面不管是思想還是做法都比我國企業成熟得多。因此我國企業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他們如何踐行社會責任,滿足市場經濟發展條件。
從美國市場來看,美國企業內部的責任承擔機制非常完善,并且社會層面上來說,整個社會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評定機制十分合理,政府的相應政策也完善。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聯系起來,從而促使企業的規范化運營,對于市場中的大中型企業,會有更加規范性的制度,能夠根據社會實踐的權威性對企業的憲章和道德守則進行規定。根據著名雜志《幸福》在2017年的統計結果,在美國排名500強的企業中就有95%以上都制定了自身明確的企業行動憲章。例如著名的惠普公司在企業發展進程中就提出了“對消費者負責就是對社會和股東負責”的企業文化理念,他們始終將對消費者負責放在公司發展首位,這也是對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的最好表現。
此外,美國企業本身的社會責任感很強,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企業內部建立了良好的社會責任承擔制度并進行了量化,對與企業相關的各方利益者都建立良好的關系,從各個方面考察企業的變化,從而做到保證各方利益。美國企業內部的量化制度使得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承擔有明確的界定,同時在企業外部的企業監察機構也配備完善,能夠對企業進行詳細的評定,使得在整個市場上能夠維持穩定的發展,并且提供相應的平等的工作機遇,為企業創造穩定的發展環境,能夠使得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對美國整體的經濟起到推動作用。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未來我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有效路徑
在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成為推動社會經濟不斷增長的主力軍,不斷做國家經濟的推動者,只能對自身社會責任的承擔意識更加重視,進行深入思考,只有整個市場的企業都能夠規范化,才能有效地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優點。就如何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本文從行政執法、社會監管、利益追求以及制度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1.行政執法層面
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踐行的規范,政府應該將其納入企業的法律法規中依法進行考評,不斷增強企業的思想意識,同時對于文件的制定行為要不斷提高文件的質量以及對于企業的監管效果,同時不斷完善在法律制度層面的考核標準,不斷依靠行政法規來規范市場運行秩序。本文認為,不僅要將具體規范進行落實,同時對于企業意識的培養也應該提上日程,不斷通過各種機制完善信用管理,對整個市場環境進行約束,進而能夠對企業社會承擔的自覺性產生影響,同時企業自身,要不斷增強內部人員踐行社會責任履行的意識,開展各種活動。
2.社會監管層面
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不僅要靠行政層面的執法,社會的監管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國現階段企業的外部監管并不完善,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規范意義并不大,完整的企業監督體系沒有建成,層次和渠道都不完善,結合以上種種存在的弊端,政府的監督職能應該進一步強化,從各個層面入手,全方位多層次地對整個市場上的企業進行評價,通過政府來對市場進行調控,同時企業內部也應該建立相應的內部監管機制,與政府政策相互呼應,從而保證企業責任的承擔。
對于企業內部來說,一定程度上的企業信息透明是監督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渠道,建立信息披露機制,能夠約束企業的相關行為,從而制約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相關功能,令其成為企業發展的現實義務,不斷增加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助推企業良性發展。
3.利益追求層面
現在很多企業追求利益,沒有意識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的信譽度,側面對提高企業的收益有著促進作用。很多中小型企業的運行資本并不充足,處于資本的積累階段,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夠,而這些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都不高,主要看中的還是市場利益的獲取,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責任踐行的缺失。對于這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不深刻,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過分地追求眼前利益。本文認為當一個企業可以明確自己的社會立場并且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該企業的經濟利益也會隨之提高。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企業的發展前期雖然資金不充足,但仍應該按照相應的行政法規和社會監管的機制,對于企業的內部不斷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建立良好的企業氛圍,給員工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保證員工和企業的愿景一致,對外應該嚴格遵循政府的相關政策和機制,在保證企業的平穩運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最后就是面向外部服務好消費者,確保企業能夠早日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不斷提升自身行業地位與品牌知名度。
4.制度建設層面
法律制度是保證企業社會責任落實的重要渠道。借鑒一些市場體制發展較快的國家,我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應該做到完善且具備相應的功能。對于各個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要明確,對于各個領域的法律要做到細分。對于企業來說各個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應該納入企業內部的制度建設中來,保證企業能夠實行社會責任踐行的規范化管理。例如在消費領域,面向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也對消費者及經營者雙方的權益義務作出了嚴格規定。而同理當然,僅僅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畢竟我國在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建設方面依然存在較多盲區,因此在《公司法》指引下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法規制度系統”是有必要的。
四、結語
當前我國社會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企業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應該在關鍵時刻肩負起自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共同進退,展示企業良好的文化底蘊以及價值觀念。在這種新環境新形勢下,企業的活躍度越來越高,數量和規模急劇上升,市場條件日益成熟,企業和市場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市場為企業提供了廣大的發展機會,同時企業也使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好,在市場這個大環境下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來越大。本文通過對我國現有市場條件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現狀出發,并且探究了國外市場的運行機制對我國的市場發展帶來的借鑒意義,并最終為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踐行相應的社會責任的路徑進行了研究。
參考文獻:
[1]周祖城.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問題辨析與研究建議[J].管理學報,2017,14(5).
[2]干贊贊.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現狀及推進路徑研究[D].復旦大學,2013.
[3]牛麗文,馬宏朝.我國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分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
[4]潘敏.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問題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1(09).
[5]陳丹.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05).
[6]劉藝.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2(06).
[7]趙璐,祝錫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研究[J].財會通訊,2009(12).
[8]陳菲.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利潤的關系[J].消費導刊,2009(14).
[9]羅銳,李婷,田靜.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及其提升路徑[J].企業導報,2012(09).
[10]孫海楠,徐冰心.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17).
[11]安嫻.淺談企業對于員工社會責任的實現[J].商場現代化,2012(10).
[12]唐克敏.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0(06).
[13]李玉杰,王鑒.企業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1).
[14]李立清,李燕凌.企業社會責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盧代富.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與法學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6]田虹.企業社會責任及其推進機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17]楊繼瑞.企業社會責任的治理及對策思考[J].福建論壇,2005(1).
作者簡介:張嶼涵(1998- ),女,漢族,河南商丘人,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