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輝

如今網紅很多,尖下巴、大眼睛成為網紅標配,被稱為“網紅臉”。但這些網紅大多只在網上曬奢侈品和自拍照,偶爾秀一些簡單淺薄的歌舞,吸引粉絲和流量,并無多少才情,以至于原本只是指“網絡紅人”的中性詞匯——“網紅”,幾乎淪為貶義詞。
關掉電腦,無事翻閑書,正好讀到《世說新語·賢媛》,忽然想到名媛。
女人里,名媛的命大概是最好的。因為名媛不是僅憑顏值取勝,出身、容貌、才華……必須樣樣出眾,缺一不可,否則就當不了名媛。
民國時名媛輩出,著名的有陸小曼和林徽因,還有幾位當時名動一時的名媛,比如與陸小曼齊名,被稱為“南唐北陸”的唐瑛等,會寫書法唱昆曲,家世與學歷兼備,美貌與才情共存,一代名媛,留下無數故事。
而魏晉時期的名媛,更與民國不同。《世說新語》里,有幾位女子,或雅量高致,或見解卓越,或品行高潔,或機智聰慧——真正的名媛應如是。
比如汝南內史王湛,在注重門閥的晉朝,王氏是士族大家。他向官員郝普的女兒求親,婚后,郝氏果真美貌賢淑。后來生子王承,被推許為東晉初年第一名士。在那個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有人問王湛如何知道郝氏的,王湛說:“我曾經看見她上水井打水,舉止儀容沒有一點失態的地方。”
身為官二代,做打水這樣的粗活,卻不自棄自傷,也不煩惱憤恨,端莊大方不失儀態,可見教養。而且能令另一個官二代一見傾心的,顏值也不會差。處于逆境卻不失態,這樣的女子,才可以稱為名媛。
還有著名才女謝道韞,父親謝奕官至安西將軍,伯父謝安是當時名士,也身居高位。《世說新語》記載,謝安全家賞雪,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個比喻,比撒鹽要精妙得多。因此,“詠絮之才”也成為后來才女的代稱。有人形容她“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女子而有“竹林七賢”的風度,千載之下,尤令人心折。
才華風度出眾的名媛,是不是比現在的網紅們更有“高級感”?
十六國時成漢王朝被恒溫滅亡,國君李勢的妹妹被迫做了恒溫的妾。恒溫的太太南康長公主知道后,就帶了十幾個婢女提著刀子來“抓小三”——“與數十婢拔白刃襲之”。李勢的妹妹當時正在梳頭,長發委地膚色如玉,對著十幾個拿刀的人從容地說:“我國破家亡,并不希望到這里來;今天如果能被殺死,倒成全了我的心愿。”南康長公主聽到這幾句話,慚愧地走了。還有另一種記載說,南康長公主看到“小三”長發委地膚色如玉,扔了刀子說:“我見猶憐,何況老奴乎?”成語“我見猶憐”即出于此。
所謂名媛,不光是地位和美貌,還應有拎得清狀況的智慧,有不改善良的底色。
做網紅相對簡單,能吸引粉絲和流量即可。做名媛,比做網紅的門檻要高得多,也有趣得多,高貴得多。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固然無法選擇顯貴的出身,但總應在精神上向名媛們看齊,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