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福建省平和正興學校 福建省 漳州市 363700
如何學好金屬鈉的性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本章節中用到多種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歸納法等,其中觀察法和實驗法是最直接的學習經驗的途徑,也最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所以實驗是教學的重要部分。鈉是一種化學性質非?;顫姷慕饘?,他在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時非常的劇烈和活波,在對他的實驗探究中,我對于一些不足之處做一些研究,如反應過于劇烈,反應觀察時間較短,很難讓全體同學都觀察到。氣體放出現象不明顯等,通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從儀器和藥品兩個方面對金屬鈉與水反應實驗進行了一些改進。
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在表面皿中)用刀切去一段的外皮,這時我們可以觀察到鈉的真面目,觀察鈉表面的光澤和顏色。
由于金屬鈉的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新被切開的橫截面很快被氧化形成灰白色的氧化膜,失去其光澤和銀白色,只有極少部分同學在課堂可以觀察到這一實驗現象。
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上表面的煤油放在表面皿中,再取一根潔凈的長5CM 左右的玻璃管,用一端有棉球的細鐵絲深入玻璃管,來回移動,趕走玻璃管內空氣,然后迅速插入金屬鈉中,這時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明亮的銀白色鈉棒,約1CM 左右。
將細鐵絲往有金屬鈉的一端移動,稍用力將鈉棒緩緩的移出玻璃管一部分,觀察金屬鈉在空氣中的氧化。(如需要長期存放,則再將插入鈉的一端用石蠟封口)
1.實驗用品
儀器:5CM 左右的玻璃管,10CM 左右細鐵絲,脫脂棉球
藥品:鈉,固體石蠟
2.實驗裝置

1.實驗操作簡單方便,符合經濟環保的原則。
2.本實驗能夠保持銀白色光澤2min 左右,能清晰明確的觀察金屬鈉的真面目,具有極佳的觀察效果。
3.用玻璃管可以插進金屬鈉內,表面金屬鈉的質軟,同時用細鐵絲用力可以將金屬鈉推出玻璃管內,又一定程度表現金屬鈉的質軟程度。
4.本實驗既能演示鈉的物理性質,又能演示鈉的化學性質
5.這樣取用的金屬鈉,切去兩端的表層,可以用作后續的燃燒實驗,而沒有煤油的污染,不會產生濃煙,便于觀察金屬鈉的顏色。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中實驗3-3,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然后把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水中,觀察實驗現象。能觀察到的主要實驗現象是:金屬鈉浮在水面上,融成銀白色小球,在水面四處游動,發出滋滋的響聲,溶液迅速變成紅色。
利用教材設置的實驗裝置很難驗證該反應是否有氣體產生,更無法檢驗具體生產何種氣體。
(1)取50ml 燒瓶,加入1/2 水,用鑷子夾取未切去表面煤油層金屬鈉投入水中,迅速塞上帶導管的試管塞,觀察鈉與水的反應情況、溶液顏色變化,反應一段時間后,通過支管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肥皂水中,用點燃的木條靠近所產生的氣體泡沫,通過產生的氣體泡沫進行氣體驗證。
(2)取50ml 燒瓶,加入1/2 水,用鑷子夾取未切去表面煤油層金屬鈉投入水中,迅速塞上帶導管的試管塞,觀察鈉與水的反應情況、溶液顏色變化,反應一段時間后,用點燃的木條靠近玻璃導管,點燃反應產生的氣體。
1.實驗用品
儀器:鐵架臺,燒瓶,導管,燒杯,單孔塞
藥品:鈉,肥皂水,火柴,木條,酚酞
2.實驗裝置




3.實驗步驟及現象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較高位置),鏈接好帶試管的導管,并將導管的另一端通入到盛有肥皂水的燒杯中。
在燒瓶中加1/2 的水,滴入2 滴酚酞試液,取一小塊金屬鈉(可以不用除去表面的煤油層),用鑷子夾住金屬鈉投入水中。迅速用帶導管的試管塞塞緊,觀察鈉與水的反應情況、溶液顏色變化和肥皂水中是否有泡沫冒出。
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水產生的肥皂泡,觀察實驗現象。
現象:金屬鈉浮在水面,迅速與水發生劇烈反應,瞬間融成一個白色小球,在水面游動,發出滋滋的響聲,伴隨著反應進行燒瓶中產生大量的白霧,水變成紅色,肥皂水冒出大量肥皂泡,用燃著的木條點燃導管產生的氣體,可觀察到氫氣燃燒產生淡黃色的火焰,燃燒反應大約可以持續30S。若燒瓶中發出較尖銳的爆鳴聲。證明有不純的氫氣生成。
優點:1.再原實驗基礎上通過明顯的現象證明反應產生了氣體。
2.通過點燃產生的爆鳴聲證明金屬鈉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為氫氣。
3.實驗簡單,易操作,現象明顯。
4.大量的白霧證明反應產生了大量的熱量。
缺點:1.隨著反應進行產生大量熱量,水被氣化產生大量白霧,后期影響金屬鈉在水面浮游在水面這一實驗現象的觀察。
2.金屬鈉與水反應的速度非常快,點火要迅速。
3.隨著反應進行產生大量熱量,水被氣化產生大量白霧,后期影響金屬鈉在水面浮游在水面這一實驗現象的觀察。(燒瓶裝置不便于散熱)
4.由于裝置散熱效果不好,點燃導管另一端容易發生空氣對流。
5.鈉的取用量難于嚴格控制,過少無法點燃,過多容易發生金屬鈉爆炸。
6.如使用切去表面煤油層的金屬鈉來做此實驗,反應速率過快,點燃木條也需要一定時間,使反應的成功點燃率很低。
化學實驗教學存在著“重講授,輕實驗”“照方抓藥”“驗證前人”的狀況,實驗操作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規范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開拓創新精神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改進實驗和創新實驗,增強探究實驗的樂趣,使學生更熱衷于實驗探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習的結果,重視學習過程和知識技能的掌握。傳統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僅僅為了達到學科教學目標而進行實驗,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發現和解決化學中的問題,更不利于創新思維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學生智力發展。教師應注重探究性實驗,實施實驗教學的改革。在實驗中能夠發現問題,有改進實驗的初步想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實驗的進行還讓學生對知識形成感性的認識記憶深刻不易遺忘。通過改進實驗,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也可將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實驗。充分利用實驗室現有資源,搞好化學實驗,新課程理念的最大特點就是要轉變教師的角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得到發展與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