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眾所周知,農業廢棄物物盡其用和生態農業發展質量息息相關,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受到了社會各方面重視。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有6.5 億~7 億t 農業廢棄物產生,其中約30%返回到田間用于生產,20%~30%直接作為燃料用于農村生活,10%~15%被用作養殖業飼料或造紙等工業原料,其余的則是在地面被浪費。
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里提到“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近幾年來,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許多企業都投身到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產業中去。
農業廢棄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可以降低農業非點源污染,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符合科學發展觀,有利于“資源循環型經濟”發展,有助于實現《全國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提出的到2030年全國基本實現農業廢棄物趨零排放的發展目標,對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