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讀|該用誰時就用誰(《領導文萃》2019年6月上)
舉薦人才,除了量才而用,也要注意推薦的時機和方式方法。正如叔孫通一樣,他非常了解人性,了解劉邦的脾氣,在適當的場合和時機,才把推薦人才的事情運作好。
2. 管理|搶人(《領導文萃》2019年7月下)
任何事業都是人干出來的。競爭的最高境界,是吸引并保有人才。若不能源源不斷地聚集人才,或人才來了卻不得施展其能,盡管暫時擁有好的產品和服務,占據市場優勢地位,隨著發展也會漸至劣勢。如能打造人才奔涌而至的洼地,搭建起筑夢圓夢的舞臺,讓懷著理想抱負的人才盡情釋放其創造的潛力,也就為事業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單純的職業殺手不可能成長為武林高手,而善于凝聚人心、博采眾長的人,則會生出非凡的力量。
3. 哲思|現實的距離往往都連著彎路(《領導文萃》2019年7月上)
人都喜歡走捷徑,殊不知捷徑有時險象環生,一去難返,而彎路雖然曲折,卻常能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懂得適當走彎路,也是做人的智慧。更何況人生除了目標,過程中的體驗也很重要。
4.品讀|大道無術(《領導文萃》2019年6月下)
大道無術,實際與俗話所說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刻舟求劍、因循守舊的做法都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現實社會,只有堅持創新發展,與時俱進,以無術的心態去迎接新時代,才是正道和王道。
5.品讀|教育為了什么(《領導文萃》2019年6月上)
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復雜,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質得到健康生長,成為人性健全的人。毫無疑問,一個人惟有人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優秀。毫無疑問,一個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才能夠是一個真正和諧和生機勃勃的社會。讓教育回歸常識,回歸人性,回歸教育之為教育。
6.管理|失敗者中掘人才(《領導文萃》2019年7月上)
一個獨特的觀察視角,古語說:“使功不如使過。”成功者心高、氣傲、要求高,事實上他們是很難相處合作的。而處于逆境中的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期望低、姿態低、條件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力低。在能力相當的前提下,使用失敗者比使用成功者具有更多優越性。
7.品讀|劉邦的秩序(《領導文萃》2019年5月下)
秩序與規則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任何社會、統治者都需要守住自己心中的秩序。儒家在歷史長河中抓住了機遇,因而在恰當時機登上了歷史舞臺。善于抓機遇,就成了一堂需要修好的課程。
8.管理|留給對手10%(《領導文萃》2019年5月上)
市場競爭中,給對手10%的空間,興許帶給自己的是100%的競爭優勢。對于充滿競爭的市場,是單打獨斗還是尋求伙伴?在共生時代,事實上人人利他,就是人人利己,而整個經濟社會都是一張生態網,誰都不要奢求唯我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