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 《群眾來信》小說集:蘇童筆下的人性與宿命
說集:蘇童筆下的人性與宿命By Tan Yunfei (譚云飛)Su Tongs works are not for the faint-hearted. In the first tale ofMissives from the Masses, a newly translated collection of 11 short stories from across the writers 40-year career, the protagonist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4年1期2024-04-24
- 孔孟之間的儒家人性世界
建華相比于對孔孟人性學說的持續關注,學術界對孔孟之間的儒家人性學說的研究遠遠不夠,究其因在于孔孟之間的儒家人性學說的史料較少也較為零散。從目前來看,相關史料存于《論衡》《孟子》、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其中,《論衡》《孟子》中所存的史料屬間接史料,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所存的史料乃直接史料。不過,前者雖屬間接史料,但是,時間上是相對明確的,后者雖屬直接史料,但是,時間上是不太明確的。所以,二者各有其優劣之處。就以上史料來看,孔
蘭州學刊 2021年3期2021-12-29
- “學習”反人性嗎
習”這件事,很反人性。這個判斷,可能是低估了人性的豐富程度。人性中的快樂其實是可以分成四種的。第一種,是感官快樂,聲色犬馬,都在這一類。第二類快樂,就是和人發生連接、和人扎堆的快樂。比如,老友相見,家人廝守,沒事扎堆吃個飯,都屬于這種快樂。還有第三類,和剛才說的第二類正好相反,不是和人扎堆連接,而是超越他人,這就是“榮譽”帶來的快樂。獲個獎,在排行榜上上升幾位等。但還有第四種快樂,就是搞清楚一件事帶來的快樂。“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我get到了”等,這
華聲文萃 2020年1期2020-03-08
- “學習”反人性嗎
學習這件事,很反人性。這個判斷,可能是低估了人性的豐富程度。 人性中的快樂其實是可以分成四種的。第一種,是感官快樂,聲色犬馬,都在這一類。 第二類快樂,就是和人發生連接、和人扎堆的快樂。比如,老友相見,家人廝守,沒事扎堆吃個飯,都屬于這種快樂。 還有第三類,和剛才說的第二類正好相反,不是和人扎堆連接,而是超越他人,這就是“榮譽”帶來的快樂。獲個獎,在排行榜上上升幾位等。 但還有第四種快樂,就是搞清楚一件事帶來的快樂。“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我get到了
文萃報·周五版 2019年46期2019-09-10
- 尊 重 善 良
,也是心的選擇。人性最好的教養,便是對善良的尊重。如果需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務必選擇善良。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出賣善良;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記善良;可以偶爾犯錯,但不能利用善良。善良不是可有可無的華麗衣衫,而是靈魂深處的一盞心燈,每時每刻都熠熠生輝。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它是為人的修養,善待他人也就善待了自己。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一無所有之時,還不忘幫助他人,無論貧富,無關回報,無疑是人性最好的教養。善良是智慧,也是遠見,在人性蘊藏的情愫里,最
中外文摘 2018年24期2018-12-27
- 尊重善良
,也是心的選擇。人性最好的教養,便是對善良的尊重。如果需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務必選擇善良。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出賣善良;可以混沌不安,但不能忘記善良;可以偶爾犯錯,但不能利用善良。善良不是可有可無的華麗衣衫,而是靈魂深處的一盞心燈,每時每刻都熠熠生輝。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它是為人的修養,善待他人也就善待了自己。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一無所有之時,還不忘幫助他人,無論貧富,無關回報,無疑是人性最好的教養。善良是智慧,也是遠見,在人性蘊藏的情愫里,最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8年10期2018-11-30
- 基于東西方協同共在視角的人性素假設的建構及解析(下)
孫新波不同的人性假設為不同時空下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底線邏輯和根本思考。東方人性假設主要是圍繞善、惡的整體性多元展開,李澤厚認為“善惡本是一種觀念,是一定時代社會群體所規范、制定、形成的觀念體系、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所以,善惡觀念具有時代性和相對性;西方人性假設主要是圍繞原子還原的不斷演化,即使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西蒙關于人性假設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認識,沒有人性的一般歸納,其人性假設是結果性的存在和演化,同樣具有變遷差異性。當今時代的人性假設到底是什么?有
清華管理評論 2018年11期2018-11-30
- 人性善惡與安全失職
苦的事情后依然有人性的光輝”,保持理智,合理問責,甚至成立基金會,這無疑讓我們這些旁觀者在看到保姆莫煥晶人性惡的極致一面之后,反省人性的本質,何而為人?這種由道德對錯引發出的人性的反差是最觸動我的地方。在安全失職的問題之外,惡性的網絡賭博也是另一個此案背后的黑手,這個看似輕松娛樂的掌上小游戲,為什么能激發出人性最惡的一面,為什么在閩粵一帶如此盛行?希望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也希望四位的不幸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一記警鐘。 (@肖惆)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32期2017-08-11
- 心理學人性觀的困境及其解讀
孔衛豐心理學人性觀的困境及其解讀孔衛豐由于心理學人性觀是反復變化的,它有時抬高人性,有時候卻又忽略人性,這源自于心理學科學化的結果,也源自于人類對于心理本真的渴望,但是在選擇心理學科學化的同時就得放棄對于心理本真的渴望,在選擇渴望心理本真的情況下就得放棄科學化,這樣的心理學人性化使其陷入了困境。進行心理學研究,邏輯起點以及邏輯終點都是人性,因此,擺脫目前心理學人性觀的困境,追求真正的幸福才是大眾所向往的。本文主要圍繞著人性的概述、西方心理學人性觀面臨的困境
長江叢刊 2016年30期2016-11-26
- 認識人性
周國平一個人對于人性有了足夠的理解,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會變得既深刻又寬容,在這樣的眼光下,一切隱私可以還原成普遍的人性現象,一切個人經歷可以轉化成心靈的財富。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過認識自己認識人性。事實上,自古至今,一切偉大的人性認識者都是真誠的反省者,他們無情地把自己當作標本,反而對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天賦,才能,眼光,魄力,這一切都還不是偉大,必須加上真實,才成其偉大。真實是一切偉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對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產
公務員文萃 2016年5期2016-05-24
- 人性的考驗
徐愛琴一說到人性,容易聯想到諸如貪婪、自私、冷漠、虛偽等所謂的人性之惡;或者又會想到人性之善,如高尚無私、正直善良等。其實人性是復雜多變的。如《辛德勒的名單》里的辛德勒和《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他們本來是無情之人,但他們人性中的善最終被喚醒。又如《祝福》里的四嬸和《雷雨》里的周樸園,他們本來尚有一點點的善良與愛,但在環境的不斷刺激下,逐步走向冷酷。有時,人性具有隱蔽性,如《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在特定的事件或沖突中才顯現出他的丑惡面目。人性或隱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3期2016-03-18
- 認識人性
[周國平]認識人性[周國平]一個人對于人性有了足夠的理解,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會變得既深刻又寬容,在這樣的眼光下,一切隱私可以還原成普遍的人性現象,一切個人經歷可以轉化成心靈的財富。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過認識自己認識人性。事實上,自古至今,一切偉大的人性認識者都是真誠的反省者,他們無情地把自己當作標本,反而對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天賦,才能,眼光,魄力,這一切都還不是偉大,必須加上真實,才成其偉大。真實是一切偉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對人
文苑 2015年35期2015-11-17
- 人性的色板
◎ 馬 德人性的色板◎ 馬 德一個我不能理解的事實是:有的人一邊仇視有錢人,一邊笑話窮人。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好多人性上的事從道理上是解釋不通的。這是人性的復雜之處,不是深邃,而是捉摸不透。事實上,這個塵世很難找出一個純粹的好人或一個純粹的壞人。只能這樣說,在人性的色板上,主色調是什么樣的,就是什么人。在好人那里看到一點人性的丑,或在壞人那里看到一點人性的美,都是極正常的。在這塊人性的色板上,允許有另外的豐富和蕪雜。(潘光賢 摘自《新安日報》)
愛你 2015年4期2015-11-15
- 人性的色板
好笑的事情。好多人性上的事從道理上是解釋不通的。這是人性的復雜之處,不是深邃,而是捉摸不透。事實上,這個塵世很難找出一個純粹的好人或一個純粹的壞人。只能這樣說,在人性的色板上,主色調是什么樣的,就是什么人。在好人那里看到一點人性的丑,或在壞人那里看到一點人性的美,都是極正常的。在這塊人性的色板上,允許有另外的豐富和蕪雜。(潘光賢 摘自《新安日報》)
愛你·健康讀本 2015年2期2015-04-09
- 探討人性為何重要
孟子對人性趨善的認知,使人的尊嚴在傳統社會得以確立,同時使人們自覺地有了一種價值認知。這樣,個體生命的尊嚴才可能制衡政治威權帶來的損害。人性是個古老的話題,卻也是一個時代最需辨析的問題。人們對人性的共識,直接關系到對一國政治制度和運作的認知。共識越多,越容易達成一致的政治主張。政治本身是為解決人的集體生活而做的種種嘗試,政治也需對人性的認知,來作為它的思想基礎。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運作必須要有對人性的深刻把握。一旦某個政治理念背離人性,就會以失敗告終。除了政治
民生周刊 2014年11期2014-07-17
- 錯誤的人性,終究只會帶來悲劇
李巖錯誤的人性,終究只會帶來悲劇李巖人性這種形而上的東西通常只會出現在人們觀影后的一聲嘆息里,而在現實生活當其真正出現時,人們則常常會有切膚之痛,人性在某種程度上便成為了悲劇的代名詞。其實,人性莫過于人們生而為人的初念,并在長時間社會環境中所養成的精神狀態。作為一貫的人性本念,善良、同情心、愛等正能量的表達即為大眾所普遍接受的人性;相反,諸如暴力、貪婪、嫉妒等人類的普遍罪惡則為大眾所唾棄,因此其并非普世的人性。說到這,便會引出這一個問題:人類遵守普世的人性
華東科技 2014年3期2014-04-05
- 人性的惡與善:以印度影片《大篷車》中的拉詹與莫漢為例
主角拉詹則突顯了人性的自私,也看見其惡的一面。一、人性的惡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的,社會屬性是人類通過社會生活和社會經驗所獲得的,是屬于人性的后天形成;自然屬性是指人類無節制的本能和欲望,這是天生的,與生具來的。人們在生活面前都有各種各樣的壓力,讓人們變得自私、貪婪、愚昧和殘忍。自私的想法讓人們喪失理性,貪婪的欲望讓人們對身邊充滿敵意,殘忍的行為讓人性邪惡。在人性的形成中,先天的自私行為和后天的貪婪欲望造成巨大影響,人們的人性突顯出惡。例如,影片中
大眾文藝 2014年5期201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