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霞


[摘要]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牙齒缺失及修復有關情況進行比較研究。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間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關材料作為觀察組,調查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的有關情況,并收集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對該組患者存在的口腔疾病進行分析。在年齡、性別及職業等方面的分布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差異。結果 在牙列缺損病例數量、牙列缺失病例數量、牙齒未修復病例數量及固定與活動修復病例數量等方面,觀察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而牙列完整病例數量、完全修復及種植牙病例數量等方面,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意義。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較高比例存在牙齒缺失情況,牙齒修復情況也不樂觀。
[關鍵詞] 牙齒修復;口腔治療;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7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041-02
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主要是指以糖代謝障礙為代表特征的一種全身性疾病,糖代謝異常主要是指機體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發生代謝紊亂,造成對血糖機制的調節作用無法有效控制,進而產生升高血糖指標的臨床表現。糖代謝異常時間較長患者容易引發很多并發癥,其中超過85%的患者同時通常各種口腔疾病,約為正常群體的2~3倍。通常觀點認為,長時間一直升高的血糖指標可引發糖尿病患者牙槽骨加快吸收,牙齒之間發生松動、脫落及逐漸減弱咀嚼功能等癥狀表現。所以,應對血糖指標升高與牙齒缺失之間存在比較重要的關系加深了解。該研究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集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關材料作為觀察組,調查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的有關情況,并收集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對該組患者存在的口腔疾病進行分析。在年齡、性別及職業等方面的分布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關材料作為觀察組列入該組患者的標準為:與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患者病程不小于1年。收集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列入該組患者的標準與觀察組患者相同,同時兩組患者根據以下條件進行配對,具有相同性別,年齡差距不超過3歲,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等相同職業。配成65對男患者,女35例患者。比較一般資料,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選擇及檢測牙齒缺失及修復指標的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標準,對牙齒缺失指標進行設定:牙列完整患者數量,牙列缺損病例數量、牙列缺失病例數量;牙齒修復指標:牙齒未修復病例數量、部分修復病例數量、固定修復病例數量、完全修復病例數量、活動修復病例數量、固定與活動修復病例數量、種植牙病例數量等。在入選一周時間內,對兩組患者口腔按照上述指標進行檢查。
1.3? 統計方法
對列入研究中患者的有關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分析,采用百分率(%)形式表示患者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方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通過比較分析表1、表2中的有關數據可知,與非糖尿病患者比較而言,糖尿病對口腔疾病具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在牙列缺損病例數量、牙列缺失病例數量、牙齒未修復病例數量及固定與活動修復病例數量等方面,觀察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而牙列完整病例數量、完全修復及種植牙病例數量等方面,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作生活方式產生了較大變化,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并逐漸成為中老年群體中的一種常見多發疾病,長時間糖代謝異常患者易產生很多口腔疾病,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牙齒松動、脫落及逐漸減弱的咀嚼功能。而且,在口腔疾病中,對牙齒治療及修復的一個影響較大的因素就是2型糖尿病,以被臨床證實成為多種口腔修復方法的一種相對禁忌證,遠期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根據國內流行病學有關調查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較高的牙齒缺失率,也達不到較高的修復率,這都備受臨床口腔醫生的普遍重視。
該研究收集了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間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關材料作為觀察組,調查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的有關情況,并收集了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對該組患者存在的口腔疾病進行分析。同時兩組患者根據以下條件進行配對,具有相同性別,年齡差距不超過3歲,從事腦力或體力勞動等相同職業。根據比較兩組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指標的有關結果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在牙列缺損病例數量、牙列缺失病例數量、牙齒未修復病例數量及固定與活動修復病例數量等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而牙列完整病例數量、完全修復及種植牙病例數量等方面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與有關文獻中的同類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充分表明各類牙齒缺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相對較多,修復情況不佳。
綜上所述,根據血糖指標長期異常患者與牙齒缺失及修復實際情況具有比較緊密的聯系,所以,不僅要加強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標,還要對其口腔衛生健康指標加強關注,特別是牙齒缺失及修復的具體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進而提高糖尿病患者臨床口腔疾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祥文,周仁,李萍.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口腔醫學,2007,27(3):162-163.
[2]? 孫林琳.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牙列缺損和牙列缺失的情況調查[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9,7(1):17-19.
[3]? 黃福林,黃镠,溫圣濤,等.我市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人群的口腔疾病發病率的對照研究[J].江西醫藥,2014,49(5):435-436.
[4]? 陳莉.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對比[J].現代臨床醫學,2014.40(5):360-362.
[5]? 劉曉晶,王小丹,高允鎖,等.海口市區老年人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現況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7,2(1):22-26.
[6]? 王雪,傅要武,夏培培,等.重慶市榮昌區705名農村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7,3(1):121-125.
[7]? 周艷,牛忠英,湯楚華.1357例中老年人牙齒缺失與修復情況調查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5,2(4):223-227.
[8]? 戴艷梅,馮昭飛,程淑玲,等.天津市城區中老年人牙齒缺失和修復情況的調查[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5,6(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