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苑


摘要] 目的 觀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療效分析。方法 選取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患者44例,對照組患者44例,對比分析葛根素與甲鈷胺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分析。結果 經過該次觀察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18%(41/4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8.18%(30/44),(P<0.05);實驗組患者神經肌電圖、紅細胞山梨醇變化、血液流變學指標、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在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較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關鍵詞] 葛根素注射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4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183-02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損引起的。而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其臨床癥狀表現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為痛溫覺缺失、肢體深部鈍痛、刺痛或燒灼樣痛,夜間加重[1]。神經病變具有慢性、遠端、對稱特性,影響患者的生活與工作。臨床上目前采用的是葛根素注射液治療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微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該文敘述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88例,探討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選取了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88例,按照隨機的方法分為實驗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4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64±5.8)歲;對照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44~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12±4.7)歲。88例患者糖尿病的病程為2~3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排除了患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及精神障礙的情況,對比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年齡、病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經患者和家屬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主要控制血糖,是血糖平穩達標,控制好血壓、血脂,加強足部的護理,避免危險因素的發生,要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飲食,補充神經營養劑,如B族維生素、抗氧化劑、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等,及時的對癥治療[2]。
1.2.1 對照組? 在藥物治療上對照組患者選用的甲鈷胺口服藥,其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41003。3次/d,1片/次(0.5 mg),或根據醫囑進行酌情增減,連續服藥8周[3]。
1.2.2 實驗組? 對于實驗組患者用藥采用的是葛根素注射液,批準文號為H20043657。靜脈滴注:200~400 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15 d為1個療程,可連續使用3~4個療程[4]。如果患者的年齡偏大,要根據醫囑用藥,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的效果,對比分析患者神經肌電圖、紅細胞山梨醇變化、血液流變學指標、患者空腹的血糖值以及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其血糖得到了控制,其臨床癥狀消失正常為顯效;患者在治療后,血糖基本得到了控制,臨床癥狀基本改善為有效;患者在治療后,其血糖沒有得到控制,其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有加重的趨勢為無效[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選取了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為41例(93.18%),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0例(68.18%),其對比結果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過該次治療后顯示,實驗組患者神經肌電圖、紅細胞山梨醇變化、血液流變學指標、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在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實驗組患者的神經肌電圖, 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治療前為(42.7±3.7)m/s和(38.6±3.2)m/s,治療后為(51.8±3.8)m/s和(43.2±4.1)m/s;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為(42.6±3.8)m/s和(38.8±3.1)m/s,治療后為(47.6±4.1)m/s和(40.8±3.4)m/s。對比結果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逐漸增多,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臨床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的癥狀比上肢多見。其表現為肢體麻木、腹脹、疼痛出汗等。其發病的機制上不完全清楚,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與長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有著直接的關系,長期高血糖的狀態以及胰島素抵抗的狀態,導致大動脈、小動脈病變,血液不能有效的供應對四肢的神經,因此神經就會病變,受到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6]。
在治療疾病的同時要嚴格控制血糖,阻斷因高血糖狀態導致的一系列病理反應。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提高,目前多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進行治療。葛根素是從中藥葛根中分離的,具有擴冠作用的異黃酮類衍生物。可以增加腦血流,降低血管的阻力。具有降糖的作用,可以改善糖耐量。進入人體后可以修復并保護胰島細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同時,還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7]。葛根素在短時間活化患者的血管,軟化血管壁,增加平滑肌的彈性,減少血管阻力增大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環。有抑制蛋白子非酶糖基化的作用,提高神經傳導速度,進而治療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8]。
經過該次觀察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例數為41例(93.1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0例(68.18%),對比結果顯著(P<0.05);實驗組患者神經肌電圖、紅細胞山梨醇變化、血液流變學指標、空腹的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在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患者實施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良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流變學也得到了改善,具有臨床參考價值,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凌霄,溫宏峰,才麗娜,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對肌電圖、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8,13(8):1929-1932.
[2]? 李俊華.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9):34,36.
[3]? 王凌.葛根素注射液聯合中藥足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8,25(3):434-435.
[4]? 張麗瑋.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2例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4):410-411.
[5]? 楊云花.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用藥效果評估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158-159.
[6]? 董富宏.葛根素注射液輔助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7):114-115.
[7]? 佟蘇東,葛愛利.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3例[J].河南中醫,2015,35(7):1698-1699.
[8]? 朱建國.葛根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1例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S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