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鳳 鄭劍菁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對不良情緒的影響。方法 于該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抽取6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雙盲法分組,納入實驗組的33例患者護理過程中開展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納入對照組的33例患者護理過程中開展常規護理。結果 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血糖控制結果均顯著改善(P<0.0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有效疏導患者不良情緒。
[關鍵詞] 乳腺癌;2型糖尿病;心理護理;不良情緒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a)-0127-02
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中包括乳腺癌,是異質性疾病,發病部位主要是乳房腺上皮組織,致癌因子較多,患者乳房腺上皮細胞可發生異常增生及基因突變,發病率逐年增加,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分析獲知,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常見,呈現為年輕化趨勢[1],精神壓力較大,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較為嚴重,可對患者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多數情況下,患者預后較差,基于此,臨床上提出了加強患者護理干預的要求,尤其是心理護理。該次研究2018年2月—2019年1月間納入66例患者,研討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對不良情緒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該院臨床診斷及治療的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擇66例,均簽訂知情同意書,利用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實驗組患者33例,年齡28~75歲,中位年齡56.9歲,乳腺癌Ⅰ期、Ⅱ期、Ⅲ期分別是8例、18例、7例;對照組患者33例,年齡29~76歲,中位年齡56.5歲,乳腺癌Ⅰ期、Ⅱ期、Ⅲ期分別是7例、17例、9例。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納入對照組的33例患者護理過程中開展常規護理:護士應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查及治療,對患者病情進行嚴密觀察及記錄,做好患者并發癥預防及用藥護理,另外,護士應給予患者實施肢體功能鍛煉指導等。
納入實驗組的33例患者護理過程中開展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在對照組患者護理基礎上,增加以下處理:①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乳房對于女性來說較為重要,是第二性征,乳腺癌手術患者開展手術治療后,往往改變患者胸部形態,對自身形象造成影響,導致患者心理負擔較重,尤其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擔憂情緒、悲觀情緒、恐懼情緒等均較為嚴重,因此,應給予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入院后,給予患者全面評估及了解,對患者心理狀態、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信息進行充分掌握[2],構建個性化護理方案。護士應關心患者,真誠對待,促進護患關系和諧,積極溝通患者及其家屬,態度親切、熱情,促進患者更加信任護士。②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于不同的患者來說,生活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狀態存在明顯差異性,因此,開展心理護理期間,應針對患者實際心理狀態進行對應護理干預。給予充滿絕望情緒、恐懼情緒甚至拒絕配合治療的患者及時溝通,為患者提供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詳細講解,內容涉及疾病病因、發病機制、治療手段、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等[3],告知患者預后,利用成功案例講解來促使患者治療疾病信心劇增,護理期間保證語氣輕柔,利用良好溝通技巧來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心理波動及護理需求,避免言語不當,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時,告知患者勇敢面對疾病的重要性,勸導患者盡量心態平和。給予充滿悲觀情緒、焦躁情緒及壓抑情緒的患者開展心理護理時,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對于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應耐心回答[4],將患者擔憂解除,盡量滿足患者各項合理護理需求,告知患者通過聽音樂來放松心情。③放療、化療期間心理護理干預。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術后應輔以放化療,容易引發食欲減退、脫發掉發、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對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可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因此,護士應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應對措施,引導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促進患者不良情緒有效減輕。
1.3? 效果研究
SAS評分利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數據測評,SDS評分利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數據測評,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均利用該院自擬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測評[5]。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血糖控制結果均顯著改善(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精神壓力較大,不良情緒較為嚴重,可對患者疾病發生及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分析得出,負性情緒可對患者治療及預后造成一定干擾,可升高患者血糖,分析原因,與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量增加存在一定關聯,可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應給予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促進患者護患關系和諧,護理期間,應給予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放化療期間,為患者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可有效疏導患者緊張情緒、焦慮情緒、抑郁情緒等。醫護人員應充滿同情心[6],專業素養應不斷提升,利用扎實的理論知識、護理操作來改善患者預后,另外,護士應具備良好溝通能力,及時發現患者心理問題,保證患者情緒穩定,促進患者積極面對疾病,促進患者術后迅速恢復。
分析得出,組織含糖量增高,可導致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從而誘發皮膚創面感染。心理護理期間,護士應充分了解患者情況,針對患者不良情緒開展宣教,指導患者利用宣泄法來發泄不良情緒,利用升華法來轉移患者矛盾情緒,引導患者積極面對疾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時,護士應利用通俗易懂語言來幫助患者調整不良心理,促使患者主動配合護理服務及相應治療,確保患者手術治療、放化療順利開展。另外,護理期間,應加強患者飲食控制,告知患者嚴格控制糖分攝入。
相關文獻報道,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矯正患者不良行為,可對患者錯誤認知進行有效糾正,可輔助患者構建健康行為模式,有助于患者心理狀態轉良,可促進患者疾病發展及轉歸有效好轉。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秉持高度同情心進行護理,耐心、細心護理患者,密切監測患者心理狀態變化及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該組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血糖控制結果均顯著改善。結果證實,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行性較高。
綜上,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的護理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疏導患者各項不良情緒,并明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運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廷臻.4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104-105.
[2]? 趙君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應用紫杉醇藥物化療的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50-151.
[3]? 宋玫瑰,袁慧蓉,高澤君,等.基于心理評估的心理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負性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8,25(5中旬刊):106-108.
[4]? 顏倩.心理護理對乳腺癌切除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6):280-281.
[5]? 朱娟,陳小輝,劉芬.心理護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2016,30(1):19-20.
[6]? 任玉芳,張婷,姚彩霞,等.心理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工作的應用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