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禮佩
[摘要] 骨科手術術中采取控制性降壓不僅可以減少術中失血量,也可以為術者提供良好的術野,縮短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術中輸異體血的概率,節約用血且安全性好,提高患者的恢復質量。該文通過對減少骨科手術術中出血量及輸異體血的措施和控制性降壓在骨科手術中的重要性進行研究,深入分析控制性降壓的理論基礎,控制性降壓對機體各系統的影響以及控制性降壓技術,最后對控制性降壓常見藥物,骨科常用控制性降壓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系統性分析,通過綜合研究來提升控制性降壓技術的應用,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 控制性降壓技術;骨科;手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R6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7(c)-0194-05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Antihypertensive Technique in Orthopedic Surgery
SHU Li-pe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 Controlled blood pressure during orthopedic surgery can not only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ut also provide a good field for the surgeo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increase the safety of surgery,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intraoperative allogeneic blood loss. It saves blood and is safe, and improves the recovery quality of patient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reducing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he treatment of allogeneic blood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ed hypotension in orthopedic surgery, and deeply analyz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trolled hypotension, and control the influenced and controlled antihypertensive technology of decompression on various systems of the body, and finall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common drugs for controlling hypotension, commonly used controlled antihypertensive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for orthopedics, and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antihypertensive technology throug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diseases. Provide better technical support.
[Key words] Controlled hypotensive technique; Orthopedics; Surgery; Application
骨科手術主要涉及脊柱、四肢骨胳和肌肉系統,這類手術部位血供豐富,且全髖關節置換術、多個節段的脊柱手術、骨盆及骶尾部腫瘤切除術及骨髓腔等手術的手術創面大且滲血、出血不易控制,加之脊柱類手術范圍廣、手術時間長。因此這類手術往往出血量很多,短期內即可出現大量失血。控制性降壓技術可以減少骨科手術中的失血量及輸異體血的數量?,F將控制性降壓技術在骨科手術中的應用作一綜述。
1? 減少骨科手術術中出血量及輸異體血的措施
目前能夠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術前充分評估手術風險,與外科醫生溝通手術方案,必要時可采取血管栓塞術、控制性降壓技術等來減少術中失血量;采取自體輸血技術減少患者輸入異體血的概率和數量,從而減少輸入異體血帶來的多種并發癥[1]。
自體輸血適用于稀有血型、紅細胞或血小板增多癥、術前評估術中可能會出現出血量多以及有輸注異體血禁忌證的患者,且要求患者的Hb>110 g/L或HCT>0.33。然而骨折手術患者術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自體輸血受到限制;另外血液回收裝置價格昂貴,很多基層醫院亦不具備此技術。因此綜合考慮減少術中失血量及輸異體血的數量的方法中,能夠容易采取和在各等級醫院中廣泛使用的技術是術中控制性降壓。
2? 控制性降壓在骨科手術中的重要性
控制性降壓(Controlled hypotention,CH):指采用降壓技術和藥物等方法,在手術關鍵部位時有目地的降低患者的收縮壓至80~90 mmHg或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至50~65 mmHg,且重要器官無缺血缺氧性損害,停止降壓后,血壓可逐漸恢復至術前正常水平,無永久性器官損害??刂菩越祲簯糜诠强剖中g,不僅可以減少術中失血量,也可以為術者提供良好的術野,縮短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安全性;同時降低了術中輸異體血的概率,節約用血且安全性好,患者的恢復質量可有效提高。
3? 控制性降壓技術
3.1 控制性降壓技術的基礎理論
心輸出量(CO)、血液容量、總外周阻力(TSVRI)、血液粘稠度、血管壁彈性以及MAP是維持血壓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證組織和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量,血壓降低的同時可以通過擴張血管內徑來代償。穩定的心輸出量對維持組織的血流灌注量十分重要,人體血容量的70%分布于靜脈血管系,如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即降低,動脈血壓下降,因此靜脈回心血量的調節是降壓中可采取的重要控制性方法。另一方面,心輸出量=心率×每搏輸出量,若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則增加,血壓常難下降,故控制心率亦是控制性降壓的重要措施。
3.2控制性降壓對機體各系統的影響
控制性降壓過程中,腦和心肌最易受損,保證腦和心肌代謝所需的氧供非常重要。若血壓過低,會引起腦氧代謝率降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腦缺血及腦梗死、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等。雖然腦血管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使腦血流量基本保持恒定,但控制性降壓期間平均動脈壓的安全底線為50~55 mmHg,且宜盡量保持PaCO2接近正常水平。研究顯示術中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釋聯合控制性降壓可明顯減少骨科患者術中出血量及輸異體血的量,可明顯降低腦氧代謝率,利于維持腦氧供需平衡[2];采用右美托咪定與硝酸甘油聯合控制性降壓較單用硝酸甘油的安全性更高,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無明顯影響[3];七氟醚及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髖關節置換術中行控制性降壓均可引起術后短時間內的認知功能下降,但麻醉中使用丙泊酚的患者,其認知功能影響程度較小,恢復較早[4]。另外,控制性降壓可能會引起心率反射性增快,從而心臟氧耗增加,舒張期縮短從而心肌血流灌注量減少,但因為心臟前后負荷均減輕,因此心肌總的氧耗是下降的,心肌的氧供需平衡仍能維持正常。
腎臟血循環也具有良好的自身調節功能,當MAP低于65 mmHg時,雖然降低了腎小球濾過率引起尿量減少,但正常腎組織代謝所需的血流仍是足夠的,因此缺血缺氧性損害及腎功能不全不常發生。腎血流的短時間減少不會引起腎實質的損害,待控制性降壓結束及血壓恢復正常后,腎臟功能可恢復正常。另外,肝臟在控制性降壓期間易出現灌注血流不足與細胞缺氧,因此必要時可通過心血管調節藥物維持心輸出量。
3.3? 控制性降壓技術
1917年Cushing首次闡明了麻醉期間控制性降壓的優點后,隨后控制性降壓理論與技術日益完善。控制性降壓技術可以通過過度機械通氣、改變體位、控制心率和循環血容量等生理性技術實現,但生理性降壓的范圍和幅度有限,控制出血效果不佳。1948年Griffiths和Gillies用脊麻方法產生低血壓,1950年開始采用硬膜外麻醉來進行控制性降壓,1952年Greene提倡全麻配合高位脊麻技術來進行術中控制性降壓。但通過高平面椎管內阻滯范圍來降壓,其效果雖好,也可減少術中出血量,但其血壓降低范圍不可控且恢復正常需依賴藥物代謝及血管活性藥,因此不良反應多。1962年以后,使用血管平滑肌擴張藥進行降壓,翻開了控制性降壓的新篇章;因為采用藥理學技術控制性降壓,其降壓范圍可控,效果確切,停用藥物后可迅速恢復至正常血壓,因此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少,是目前臨床上控制性降壓的主要措施,因此本文主要論述采用藥物進行控制性降壓。
4? 控制性降壓技術在骨科手術中的應用
控制性降壓在骨科手術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使用了許多不同的藥物,如麻醉氣體、Ca通道阻滯劑、受體阻滯劑、硝酸甘油、硝普鈉、阿片類和麻醉藥。
4.1? 控制性降壓常見藥物
4.1.1? 麻醉藥物? 靜脈麻醉藥物(瑞芬太尼)和揮發性麻醉氣體(氟烷、異氟烷、七氟烷):瑞芬太尼屬于超短效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可引起劑量依賴性血壓下降,不會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和反跳性高血壓,不會增加心肌耗氧量。瑞芬太尼用量越大,降壓幅度越大,并具有降壓封頂效應,降壓幅度越大,降壓封頂效應發生率越大[5]。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用于老年脊柱手術患者,可減少術中失血,但提高了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早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較高[6-7]。異氟烷具有顯著的擴張血管作用,可控性好且具有大腦保護作用,但在顱內壓自我調節功能降低的患者中,可通過增加腦脊液的生成量而誘發顱內壓增高,引起或加重腦水腫,因而使用異氟烷降壓時應配合α及β受體阻滯劑來減少其單用時的不良反應。嚴重低血壓時,機體內臟處于低灌注狀態,異氟烷較氟烷或恩氟烷能更好的維持胃腸道的血流與氧供,保護機體內臟的功能。
4.1.2? 血管擴張藥(硝普鈉、硝酸甘油、嘌呤類衍生物)? 硝普鈉可直接擴張中小動脈血管,可削弱腦血管自主調節能力,產生氰化物的量與其用量正相關,有耐藥現象,因此肝腎功能明顯障礙者不宜采用。使用硝普鈉降壓,雖然腦血流量會降低,但腦灌注壓仍在穩定水平。臨床上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可以直接作用于靜脈血管從而擴張容量血管,代謝產物無毒性;但單獨使用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長時間及大劑量應用時有可能發生正鐵血紅蛋白癥。
4.1.3? 交感神經節阻滯藥(三甲噻芬、阿方那特)? 臨床上目前已少用,因為其降壓作用雖然可以控制,且可用升壓藥恢復血壓,但其可以同時阻滯副交感神經,出現多種并發癥,甚至死亡。
4.1.4? 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交感神經的敏感性,有效擴張血管,并降低兒茶酚胺含量,有效降低MAP。還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減慢心率,同時具有鎮靜、鎮痛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有效和安全的藥物,可用于成人骨科手術的控制性降壓,血流動力學穩定[8-9]。
4.1.5? 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藥? 美托洛爾和艾司洛爾屬于超短效、高選擇性心臟β1受體阻滯藥,降低心率,同時有效抑制因血管擴張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明顯抑制心肌,只用于短暫性降壓。
4.1.6? α和β腎上腺素能受體聯合阻斷藥? 拉貝洛爾半衰期較長,使用時可能會掩蓋急性失血后的腎上腺素能反應。其聯合吸入麻醉藥,不會升高顱內壓,可產生良好的協同降壓效應,而聯合靜脈麻醉藥則效力較差。
4.1.7? 鈣離子通道阻斷藥? 臨床上常用的是尼卡地平,其對動脈、冠脈和腦血管具有選擇性,擴張血管作用時間長且起效快,不影響心肌收縮力和心輸出量,無心率增快副作用。其擴血管作用與劑量呈線性關系,降壓作用隨時間增強,靜注鈣劑可恢復血壓。單獨使用時劑量為10~25 μg/(kg·h),劑量偏大,對血流動力學有一定影響,且需要維持較深的麻醉程度。
4.1.8? 三磷酸腺苷(ATP)? 腺苷擴張血管的作用強,且直接抑制竇房結功能,降壓時不產生心動過速。降壓效果與劑量和注射速度有關,適用于短時間降壓。
4.2? 骨科常用控制性降壓方法
可以通過降低心輸出量和擴張全身血管來進行,但降低心輸出量的降壓方法單獨使用是不安全的,因為控制性降壓期間需保證足夠的心輸出量來維持重要器官組織的血流灌注。在實際操作時,應聯合不同的控制性降壓技術,或是這兩類降壓藥物聯合使用,增強降壓效果,減少不良反應,使控制性降壓技術更方便、安全。
4.2.1? 不同的控制性降壓技術? 采用硬膜外麻醉進行控制性降壓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減少異體血的輸入,且術后無神經或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受損[10]。李貝等[11]研究顯示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采用控制性降壓復合腰-硬聯合麻醉,可以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并降低腦組織氧耗,可安全地用于高齡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4.2.2? 不同的藥物配合? 控制性降壓方法臨床上以快速、短效的血管活性藥物為首選,同時輔以揮發性麻醉藥和(或)β-受體阻滯劑的聯合用藥方法。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維持麻醉,可降低腦氧代謝率、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12]。右美托咪定聯合其他降壓藥物用于骨科手術的控制性降壓,可以減少其他藥物和麻醉藥的使用,術中失血量減少,術中血流動力學更平穩。如右美托咪定聯合尼卡地平降壓,術后蘇醒與拔管時間縮短,并可通過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來減輕術后應激反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13-14];右美托咪定聯合七氟醚降壓,除術中MAP和心率更平穩外,拔管時間縮短[15];右美托咪定與硝酸甘油降壓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和腰椎手術中能夠更好的達到降壓目的,還可保持其心率平穩,藥物安全性高[16-17];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在脊柱和肩關節手術中降壓,可減少降壓的誘導時間且血壓恢復時間不受影響,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雖相對延長,但能有效抑制氣管拔管心血管反應和預防瑞芬太尼停用后疼痛,明顯降低蘇醒期不良反應,蘇醒質量高于單獨使用瑞芬太尼降壓患者[18-19]。
較小劑量的艾司洛爾與血管擴張藥聯合使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既不會產生反射性心動過速,又可避免引起心肌抑制。硝酸甘油復合艾司洛爾比硝普鈉復合艾司洛爾能更有效地降低椎靜脈血流,可能更適用于脊柱手術的術中控制性降壓[20]。硝酸甘油聯合拉貝洛爾使用,不但可以達到降壓效果,還不會使患者的心率增快,有效地保障患者在控制性降壓過程中的安全[21]。硝酸甘油聯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可以增強降壓效果,減少瑞芬太尼使用量,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硝酸甘油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瑞芬太尼興奮迷走神經,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減慢心率,還可抑制心肌收縮、減少冠脈血流[22]。
5? 控制性降壓的注意事項
控制性降壓技術仍有很多并發癥,使用不當會存在潛在危險,因此麻醉醫生除具備熟練的控制性降壓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必須掌握有關基礎理論知識,嚴格掌握適應癥,以確?;颊甙踩?/p>
5.1? 麻醉要求
術中保持麻醉平穩,全身麻醉必須達到一定的麻醉深度,因為全身麻醉期間控制性低血壓可使腦電雙頻譜指數降低,進而影響麻醉深度的判斷[23]。做好相關監測項目,最好直接監測有創動脈血壓,及時觀察和處理血壓變化。同時備好相關血管活性藥物。
5.2? 補充血容量
麻醉誘導前必須保持靜脈通道通暢。術中隨時觀察手術進程,及時估計失血量并及時補足失血量,保證機體有足夠的有效血容量。在血壓突然急劇下降時,不輕易使用升壓藥,以免術野滲血增加;應及時查找原因,加快輸血輸液,調整控制性降壓藥物劑量。
5.3? 降壓幅度
正常患者,MAP安全低限為50~55 mmHg,慢性高血壓患者,短時間內MAP安全低限為55~65 mmHg;但應關注患者的基礎血壓,一般降低基礎血壓的30%,再根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術野情況進行調節;若為老年患者或合并有高血壓、血管硬化者,降壓幅度不應超過基礎血壓的40%。降壓過程中應保證腦、心、腎臟、肝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流,再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隨時調整降壓幅度和水平。在滿足外科手術需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維持血壓在較高水平,且在手術可能出血或滲血最多的關鍵步驟時采取控制性降壓并盡量縮短降壓時間。動物實驗研究顯示,采用艾司洛爾聯合硝普鈉將MAP降至50 mm Hg持續低血壓2 h,大鼠有腦損傷表現,持續低血壓4 h可出現明顯腦損傷臨床癥狀。因此把控制性降壓的安全閾值持續時間限制在2 h內比較合理[24]。另有研究證明,在脊柱側彎矯形術中采用硝普納行控制性降壓,維持MAP在60 mmHg左右時,術中失血量明顯減少,且對腎臟和脊髓功能沒有明顯影響[25]。
5.4? 通氣與氧合
降壓時,毛細血管動-靜脈直捷通路開放,肺分流量和無效腔量均可能增加,可引起組織缺氧,因此控制性降壓期間,應該適當的提高吸入氧濃度,確保潮氣量和每分鐘通氣量略大于正常,保持PaCO2在正常范圍內。若使用硝普鈉降壓時,氰化物會損害組織攝氧能力,應密切監測氧合指數,及時糾正低氧血癥。
5.5? 停止降壓
在手術可能出血或滲血的關鍵步驟結束后,應停止控制性降壓,10~20 min內逐漸恢復血壓至正常水平;且在血壓恢復正常后,術野徹底止血,再進行傷口的縫合,以免出現繼發性的術后出血。停用降壓藥物后并不意味著降壓作用完全消失,體位性低血壓仍很顯著。有研究顯示,硝普鈉復合鹽酸艾司洛爾誘導大鼠行控制性低血壓,停止控制性降壓后,大鼠血漿腦紅蛋白表達逐漸增強,其相關神經損傷風險在術后24 h后逐漸增強[26]。因此停用降壓藥物后,必須加強監測。
5.6? 控制性技術亦有很多并發癥
控制性技術亦有很多并發癥,存在潛在風險,可以引起腦栓塞與腦缺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梗、心衰等心腦血管意外,還可以引起降壓后反應性出血、腎功能不全、血管栓塞、持續性低血壓、休克、嗜睡及蘇醒延遲等不良后果。若患者有重要臟器實質性病變者、血管病變者、低血容量或嚴重貧血者,應禁止采取控制性降壓技術來達到減少術中失血量的目的。若用于脊柱手術患者,則僅適用于脊髓神經功能完善的患者,若脊柱手術為T3和T10段水平附近的手術,脊髓存在血供危險區,低血壓導致脊髓缺血損傷的危險增加,術中應用控制性降壓藥慎重,必須保證脊髓和脊神經有充分的灌注和氧供。有研究顯示,在控制性降壓期間,頸髓比胸、腰段脊髓對缺血缺氧更敏感[27],因此頸髓手術不宜控制過低的血壓水平。甚至某些情況下,脊柱手術術中需要維持高血壓,尤其是嚴重脊髓壓迫的頸椎手術。PaPaste fanon等發現在行脊柱手術時,平均動脈壓應控制于60 mmHg以上,如低于60 mmHg則SSEPs消失,神經系統發生缺血性損害。
6? 小結
骨科手術中采取控制性降壓技術可有效減少術中失血量,并可提高術野清晰度,麻醉醫生必須熟練掌握和使用控制性降壓技術,在關鍵時刻并適度地進行降壓,以滿足手術需求,同時具有處理控制性降壓技術并發癥的能力,以確保病人安全。但控制性降壓也有危險性,應仔細衡量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的利弊后,選擇使用。
[參考文獻]
[1]? Li-Wen Zhou, Ming-Qiang Li, Xue-Song W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hypotension combined with autotra nsfusion in spinal orthomorphia, Anesth Essays Res[J]. 2014,8(2): 145–149.
[2]? 張艷杰,解永強,趙順來,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釋聯合控制性降壓對全髖關節置換患者異體輸血和腦氧代謝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7,30(6):944-947.
[3]? 李昊,陳彥青,邱良誠,等.右美托咪定與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壓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影響的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7):3369-3371.
[4]? 陳冠文,陳偉志,梁金華,等.七氟醚及丙泊酚對控制性降壓髖關節置換術后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5):505-508.
[5]? 呂東森,劉華,羅芬,等.中青年全麻患者瑞芬太尼用量與控制性降壓幅度的關系[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1):105-109.
[6]? 邊步榮,高素琴,劉波,等.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對老年脊柱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華老年骨科與康復電子雜志,2017,3(6):336-340.
[7]? 邊步榮,劉波,高靜,等.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對老年脊柱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和血清S100β蛋白的影響及二者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房,2017,28(5):639-642.
[8]? Ramila H Jamaliya, Rajesh Chinnachamy, Jyotsna Maliwad, et al. The efficacy and hemodynamic response to Dexmede tomidine as a hypotensive agent in posterior fixation surgery following traumatic spine injury,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 col[J].2014 ,30(2): 203–207.
[9]? Ovais Nazir, Mushtaq Ahmad Wani, Nadeem Ali, et al. Use of Dexmedetomidine and Esmolol for Hypotension in Lumbar Spine Surgery[J].Trauma Mon. 2016,21(3): e22078.
[10]? 譚軍源,張小丹,郭璐娣.探究硬膜外控制性降壓對全髖置換手術術中出血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195-196.
[11]? 李貝,彭丹丹,譚堅毅,等.控制性降壓復合腰硬聯合麻醉下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3):1883-1885.
[12]? Szpalski M, Gunzburg R, Sztern B.An overview of blood-sparing techniques used in spine surger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J].European Spine Journal.2004,13(1):S18-S27.
[13]? 張軼英,田奔,鞏孝文,等.右美托咪定聯合尼卡地平用于老年骨科手術患者控制性降壓時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7):3370-3373.
[14]? 顧國華,朱俊峰.右美托咪定復合尼卡地平用于骨科手術患者控制性降壓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11):1357-1359.
[15]? 曹春平,劉云潔,吳軍,等.右美托咪定聯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壓在肩關節鏡手術中的臨床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0):3037-3038.
[16]? 宋仕欽.為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與硝酸甘油進行控制性降壓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7):100-101.
[17]? 季柯敏,王志波,錢平,等.硝酸甘油聯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壓應用于腰椎手術的臨床效果[J].浙江創傷外科,2016,21(5):983-984.
[18]? 梁萬益,梁金華,陳偉志.右美托咪定復合瑞芬太尼在擇期全麻脊柱手術控制性降壓中的應用[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7,15(1):22-24.
[19]? 陸忠輝,周逸剛,徐爾少,等.右美托咪定對肩關節鏡手術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及全麻蘇醒期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37(21):3272-3274.
[20]? 張光英,鄭若芳,韋秋鳳,等.硝酸甘油或硝普鈉復合艾司洛爾用于控制性降壓對兔椎靜脈血流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33(2):176-178.
[21]? 朱華.拉貝洛爾聯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壓在肩關節鏡手術中的效應觀察[J].藥品評價,2018(13):18-20.
[22]? 周曉利.脊柱手術患者小劑量硝酸甘油聯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壓臨床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2):134-135.
[23]? 張蓉,趙澤宇,程慶.控制性低血壓對腦電雙頻譜指數監測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5,36(12):1716-1717.
[24]? 張琦,石磊,孫蓓,等.控制性降壓的時間對大鼠神經功能和腦水含量的影響[J].麻醉安全與質控,2017,1(5):240-244.
[25]? 李益智,宋歌,張昊鵬,等.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壓對脊柱側彎矯形術失血量、腎臟功能和脊髓誘發電位變化的影響[J].麻醉安全與質控,2018,2(2):70-73.
[26]? 王琳,曹陽.控制性低血壓后不同恢復時間對大鼠血漿腦紅蛋白表達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7,38(S2):17-19.
[27]? 楊廣奇,王維蘋,鄭雪峰,等.控制性低血壓對兔脊髓不同節段前角神經元HIF-1α和Caspase-3表達的影響[J].解剖學研究,2016,38(5):351-354.
(收稿日期: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