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峰
【摘要】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支柱力量,在農村黨的建設和促進社會發展方面起著“領頭雁”作用。我們要通過優化農村黨組織帶頭人的隊伍結構、調動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提升帶頭人的綜合素質等方式,樹立農村黨組織“領頭雁”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戰斗力。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 干部選拔 監督考核 【中圖分類號】D267.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為緊密的基層黨組織,在堅定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加強、創新和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對于我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
嚴把“入口”關,真正選優配強隊伍。要按照高標準、高要求的原則,選拔任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選拔出道德高尚、品行正派、修養端正、政治堅定、吃苦耐勞、具有奉獻精神的干部隊伍。在選拔程序上,牢牢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提高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選用的民主化程度,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心聲,把群眾呼聲高、能力強、素質硬的干部選拔出來。要嚴格遵照現有村干部選拔程序和政策制度,從現實的具體條件和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選舉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可通過“公推直選”“兩推一選”等方式擇優選出帶頭人;上級部門在選拔過程中也可進行觀摩和指導,委派優秀駐村干部等;同時也可從高校畢業生中選拔優秀人才。
突出“因村”制宜性,拓寬選拔渠道。在選人范圍上,堅持用人標準的基礎上要廣納英才,盡可能地打破用人的區域界限,拓寬用人的范圍,強化人才資源共享的理念,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整體質量。打破性別、行業、城鄉、身份、職業等因素的限制,既實施“內選”機制,也鼓勵“外引”辦法,不僅要在本村的致富能手、復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現任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等優秀人才中進行選拔,還引進本村外的一些能人,從上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等多部門選擇。
暢通“出口”關,規范干部退出機制。在實行嚴格選拔中優化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還要暢通“出口”關,逐步建立和健全不合格的農村黨組織帶頭人的免職和退出機制。一方面,要明確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標準,包括在責任心、事業心、勝任力、影響力、形象感、群眾心、組織性等方面,對不合格、不稱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進行問責和罷免。另一方面,要有清晰的處置辦法和規范的處置程序。在處置辦法方面,依據情節的輕重緩急程度,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分層次、分類別地采取組織教育、誡勉談話、責令辭職和免職等處置方式。
完善“領頭雁”隊伍激勵保障機制,有利于提高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管理要在“激勵”上下功夫,對他們加強關懷,以激發他們工作的內生動力。從資金支持、情感關懷和政治激勵等多方面入手,滿足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建立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正面激勵機制和保障服務機制。在完善正面激勵機制方面,加大物質支持力度、情感關懷力度和提升政治待遇,通過獎懲分明的機制進一步激發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工作熱情。
全面加強監督考核,有助于規范農村黨組織帶頭人的隊伍管理。要突出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強化制度落實,加強監督考核,著力解決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管理不力的問題。加強監督機制的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應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管理,將責、權、利與績、獎、懲有機結合,公開黨務、村務和財務等,在接受廣泛的多環節監督中更好地進步和成長。加強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要深化考察工作機制,發揮好一線考察“指揮棒”和“風向標”的功能,強化考核評價,以形成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制機制。加強制度建設的完善,制度建設有利于防止亂作為,進一步規范隊伍管理工作。要重點考核農村基層黨組織績效及年度目標完成情況等內容,進一步明確帶頭人的崗位職責,促使其盡職盡責。
在教育培訓的內容上要豐富。注重對教育內容的完善調整和規劃設置,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在突出教育培訓的政治性方面,要強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和制度、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必要的知識點培訓,筑牢農村基層干部的思想防線。在突出教育培訓的政策性方面,要突出對農村、農業、農民等政策方針的講解,使他們了解在農村工作的各項基本原則、標準和要求,以便于他們后期更順利地投入到實際工作當中。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教育培訓工作,要注重手段的靈活性和方式的多樣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網絡化的傳播媒體技術,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素質建設和隊伍建設。要突出分類指導,注重因材施教。圍繞各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狀況,對各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采取分批次、分類別展開集中輪訓和教育培養;圍繞各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存在的懶政怠政、作風渙散等問題,采取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內容培訓,定期開展專題培訓,突出因材施教的培養路徑。健全培訓機制,通過干部掛職鍛煉、集中輪訓、外出考察、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持續不斷地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進行“充電”,充實他們的學習和實踐;注重調查研究,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突出培訓重點和各項能力提升,著力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針對性。
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和發展規律的學習、研究和把握,將黨性教育培訓貫穿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任期全過程。要聯系實際,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自信;通過對比中、西方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學習和借鑒西方制度的優點;結合實際調研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全方位地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和現實。
要加強優良作風養成。黨的領導干部的作風一定要過硬,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更是這樣,要從始至終貫徹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優良的工作作風和務實的工作習慣。要增強民主意識,發揚民主作風,強化民主管理,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法治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要教育和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民主意識和法治觀念的提升,用心聽取民眾意見,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學會用法律手段解決農村糾紛和民事矛盾,消除社會潛在的一些不和諧、不穩定因素。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養成謙虛、務實、勤勉、踏實的作風,反對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樹立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形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國農業大學“雙一流”建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