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沐 馬春曉
政治暗殺是現代文明社會中最令人發指的行為,那些行刺者的動機和他們使用的暗殺工具一直是歷史和軍事愛好者們常談的話題。這其中,勃朗寧M1910手槍的出鏡率非常高,成為許多行刺者的選擇。

1958年,戴高樂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保羅·杜美年輕時是一位數學講師

保羅·杜美擔任法屬印度支總督時給法國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近代法國的政壇變化可謂歷經風云,不斷地在共和國和帝國之間轉換。
1789年,法國民眾發動著名的“法國大革命”,并于1792年推翻了不得人心的波旁王朝。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法國的君主制被廢除,開始實行共和制,并將法蘭西王國改名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結束了法國1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法國的資產階級大革命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歐洲許多王室擔心法國大革命會波及自己的統治地位,于是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反法同盟”,企圖顛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與此同時,法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拿破侖·波拿巴(史稱拿破侖一世)開始嶄露頭角,帶領法國民眾挫敗了“反法同盟”,并贏得了民眾的擁戴。拿破侖于1804年稱帝,改法蘭西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執政期內,拿破侖加強對內統治和對外擴張,最輝煌時期在歐洲除了英國外,其他各國均向拿破侖臣服或結盟,形成了龐大的拿破侖帝國體系。
1814年,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侖,并將其流放至意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路易十六的弟弟)登上王位。1815年,流放歸來的拿破侖推翻了復辟的波旁王朝,重新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但僅僅維持了一百天的“百日王朝”因兵敗滑鐵盧而再度滅亡,波旁王朝借機再次復辟。
1830年7月,不得人心的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法國人擁戴路易·菲利普登上王位,建立七月王朝。1848年,法國資產階級再次發動政變(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將法蘭西王國改名為法蘭西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51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波拿巴(拿破侖的侄子,史稱拿破侖三世)利用法國民眾對拿破侖一世的迷信,發動政變,并于1852年將法蘭西共和國再度改為法蘭西帝國,即“法蘭西第二帝國”。
1870年,御駕親征的拿破侖三世在“普法戰爭”中潰敗,失去其在法國民眾心目中的威望。法國民眾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一直延續到1940年,最終因納粹德國入侵而滅亡。
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納粹扶持的維希政權覆滅,成立了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臨時政府。1946年,戰后的法國進行公投,成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法國再次公投,宣布廢除軟弱無能的第四共和國政府,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即今天的法國),戴高樂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保羅·杜美遇刺時所在的所羅門·羅斯柴爾酒店
保羅·杜美于1857年出生于法國康塔爾省的奧利亞克市。20歲時,杜美在法國南部洛澤爾省芒德市擔任數學講師。21歲時,與布蘭奇·里德爾女士結婚,他們夫妻共生育了8個孩子。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杜美夫婦有4個兒子先后為國捐軀。
保羅·杜美于1883年因為健康問題不再擔任數學講師,隨后,他進入一家報社擔任編輯。1885年,杜美宣布進入政界,1895年,杜美短暫就任法國內閣財政部長,期間他試圖推行一種國家性收入稅,但并沒有成功。1897年,杜美被派往法屬印度支那地區(法屬印度支那地區是18~19世紀法國在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的殖民地,范圍大致相當于今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面積之和,兼有從大清帝國手中強迫租借的廣州灣)擔任總督。
19世紀末,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經濟形勢并不是太好,保羅·杜美任職后決心做出改變。他大力開發當地經濟、改革政治、興辦教育。在現代越南及周邊地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留下了許多大型的法式建筑和綠樹成蔭的大道。
越南河內著名的龍邊橋就是保羅·杜美監督建造的,龍邊橋由巴黎艾菲爾鐵塔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所以龍邊橋又被人稱作橫著的埃菲爾鐵塔。雖然修建龍邊橋的最初目的是加強殖民開發,但客觀上也促進了越南經濟的發展,因此越南人對龍邊橋有著獨特的感情。越南戰爭中,龍邊橋成為美軍飛行員執行轟炸任務時的指引標記和轟炸目標,中國民眾解放軍工程兵曾協助越方對該橋進行過戰時搶修。
保羅·杜美于1902年離任回國,重返國內政壇,并于1931年當選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然而,兩次世界大戰時期,世界政治尤其是歐洲充滿了各種陰謀和騷動。英國、法國和美國試圖快速擺脫戰爭的傷痕,蘇聯則借勢進行著社會主義的探索和發展,而德國則一步步地陷入納粹的深淵。
1932年5月6日,在巴黎所羅門·羅斯柴爾德酒店舉行一場募捐性的書展,法國總統保羅·杜美應邀出席。正當杜美與法國作家克勞德·法瑞爾進行熱烈交談時,俄羅斯人保羅·戈爾古洛夫則悄悄地隱藏在人群中,準備伺機而動。
保羅·戈爾古洛夫于1895年出生于俄羅斯的拉賓斯卡亞鎮,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他是一名醫學院學生,有著不錯的前途。但這場戰爭改變了他的命運,參戰過程中保羅·戈爾古洛夫的頭部受到了創傷。雖然日后恢復了過來,但保羅·戈爾古洛夫還是留下了一些后遺癥,導致行為有些不正常。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期間,保羅·戈爾古洛夫加入白俄羅斯軍隊,抵抗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革命。而后,保羅·戈爾古洛夫移居捷克斯洛伐克,并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醫學課程。但后來,保羅·戈爾古洛夫因非法墮胎被逐出捷克斯洛伐克。

越南河內由保羅· 杜美督造、古斯塔夫·艾菲爾設計的龍邊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暴力和大屠殺消耗了整整一代人, 實際上保羅· 戈爾古洛夫也是戰爭的受害者之一

保羅·戈爾古洛夫是一個失敗的醫生,也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可以說,戰爭的傷害促成了他的極端行為
隱藏在酒店人群中的保羅·戈爾古洛夫隨身攜帶勃朗寧M1910半自動手槍,該手槍是一款尺寸小巧、威力足夠的小型半自動手槍,非常適合隱蔽攜帶。
值得一提的是,1914年6月28日,當時還是學生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街頭,正是用勃朗寧M1910手槍連開7槍,刺殺了正在對薩拉熱窩進行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佛朗茨·費迪南夫婦。這次刺殺行動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隱匿在人群中的保羅·戈爾古洛夫尾隨保羅·杜美,找準時機,對準這位法國總統連開3槍。其中一發彈擊中保羅·杜美的后腦部位,一發擊中其右側腋下部位。保羅·杜美應聲倒下,作家克勞德·法瑞爾與兇手進行了激烈搏斗,直到警察趕到將兇手抓獲。杜美被快速送往巴黎的醫院,但還是在第二天與世長辭。
兩個月后,保羅·戈爾古洛夫出庭受審,聲稱他刺殺的動機是法國在抵抗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方面做得不夠。經過兩天的審議,陪審團駁回保羅·戈爾古洛夫精神錯亂的辯護,判他有罪。1932年9月,在巴黎的拉圣特監獄,保羅·戈爾古洛夫被送上斷頭臺,為自己的極端行為付出了代價。

勃朗寧M1910手槍是一款優秀的隱蔽性手槍

M1910手槍握把保險和手動保險特寫

勃朗寧M1910手槍雖然身材小巧,但威力驚人
勃朗寧M1910手槍由著名槍械大師約翰·勃朗寧設計,堪稱致命型袖珍手槍的開創者。起初,勃朗寧設計的槍械都由歐洲的FN公司和美國的柯爾特公司共同生產,但柯爾特公司卻對這款不起眼的小型手槍毫無興趣,因此該槍由FN公司單獨生產。
M1910手槍的許多設計元素都被現代手槍繼承。比如,M1910手槍的復進簧套在槍管外部,這一設計在幾十年后出現的瓦爾特PPK和蘇聯的馬卡洛夫手槍上均可看到,而勃朗寧早在20世紀初便發明了這種設計。
勃朗寧M1910手槍采用擊針式擊發方式,全槍設計有3種保險機構。首先是握把保險,該保險位于握把后部,只有在射手緊握手槍時,才能解脫該保險。其次是手動保險,該保險位于槍身左側。此外,該槍還設有“無彈匣”保險,當彈匣取出后槍械便無法擊發。因此,M1910手槍也被人稱作“TripleSafety(三重保險)”手槍。
勃朗寧M1910手槍共有0.32英寸ACP和0.380英寸ACP兩種口徑,0.32英寸ACP口徑版本的彈匣容彈量為7發,0.380英寸ACP口徑版本的容彈量為6發。相比0.32英寸ACP口徑版本,發射0.380英寸ACP手槍彈的M1910手槍威力更大、尺寸小巧、后坐力適中,將其隱藏在褲子口袋里不會被人輕易發現,因此,非常適合作為隱蔽型袖珍手槍使用。

勃朗寧M1910復進簧套在槍管外部,這一設計在幾十年后的PPK手槍和馬卡洛夫手槍上均可以看到

M1922手槍相當于M1910手槍的放大版,但大多數都落入納粹分子之手

M1910手槍(左)和M1922手槍(右)對比
后來,兩種口徑的勃朗寧M1910手槍槍管和套筒經過加長,容彈量均增加2發,被命名為勃朗寧M1922手槍。FN公司在二戰德國占領其比利時的工廠時,生產了一批M1922手槍。后續生產的大多數M1922手槍被納粹分子使用。二戰期間,還有相當一部分的M1910手槍被日本軍官以私人方式購買用于作戰。現在,美國二手武器市場上仍能找到許多德軍和日軍使用過的M1910手槍。
勃朗寧M1910手槍的生命周期也非常長,全系列產品一直到1983年才正式停產。這其中,有一種為了符合美國1968年槍支管控法案的后期版本,以M1971的名字推向美國市場。這款M1971手槍擁有可調式機械瞄具,握把尺寸也進行加大處理。然而,M1971手槍卻破壞了原版M1910手槍的美感,市場反響并不好。
雖然M1910手槍堪稱經典,但如果以當今的眼光來看,其實該槍存在不少缺點。首先,M1910手槍的機械瞄具尺寸非常小,甚至都可以用不太好瞄準來形容;其次,M1910手槍雖然握把厚實,可以充滿整個握持的手心,但相對來說有些短,握持時并不太舒適;再次,手動保險有些生硬,位置設計也不太合理,不太容易觸及;另外,彈匣卡筍位于握把底部后方,并不符合現代人的使用習慣;最后,與大多數同時期的手槍一樣,M1910手槍沒有空倉掛機機構,并不適合快速射擊。
但不要忘記,M1910手槍畢竟是100多年前設計的產品。同時期的手槍機械瞄具尺寸都非常小;即使后期的勃朗寧大威力手槍的手動保險設置也類似M1910手槍。可以說,勃朗寧M1910手槍開創了許多手槍設計的先例,以當時的環境來看,M1910手槍的設計思想是極其先進的。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槍械能像M1910手槍那樣,被多次用于政治暗殺,這也從側面體現出M1910手槍的優秀性能和勃朗寧天才般的設計水平。

為了符合美國1968年槍支管控法案而推出的M1971手槍,其市場反響并不太好

三種槍彈對比。從左至右為: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0.380英寸ACP手槍彈、0.32英寸ACP手槍彈

M1910手槍的瞄具尺寸非常小,手動保險也不太容易觸及
保羅·戈爾古洛夫當年用來刺殺保羅·杜美的M1910手槍,現在安放在巴黎警察局的陳列博物館中,而保羅·杜美則成為法國歷史上唯一死于槍殺的總統。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