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在家鄉(xiāng),每年的正月,喜歡熱鬧的鄉(xiāng)親們都會請一些在坊間比較有名氣的戲班子來村里唱戲。
戲臺是用十幾個大方桌拼接起來的,高低不平就在桌腿下墊些磚塊瓦礫,然后再將所有相鄰的桌腿用麻繩捆牢。為了防止武生在翻滾打斗時摔傷,在上面還鋪了層厚厚的稻草。而幕布則是由一塊塊床單縫起來,花花綠綠煞是惹眼。透過晃動的五顏六色的床單,影影綽綽地看到戲臺上那些演員們卸裝換裝的身影。
唱社戲一般在午飯后,戲還沒開場,戲臺下早已擠滿了從十里八鄉(xiāng)趕來的鄉(xiāng)親。人們?nèi)逡蝗旱貒谝黄穑瑹崃业赜懻撝輵蚰康膭∏椤kS著一陣緊鑼密鼓,預(yù)示著社戲要開場了。臺下鬧哄哄的人群一下子鴉雀無聲,人們都各自咽下話題,一齊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戲臺。
雖然只是社戲,但戲臺上那些角兒們卻唱念做打一招一式?jīng)Q不含糊。該怒的時候聲色俱厲,動情處又潸然淚下,該武斗時翻滾騰挪,戲臺都被他們踩得咚咚作響,打斗到高潮時,戲臺上稻草飛揚(yáng),“腿軟”的桌子更是顫顫巍巍晃晃悠悠。此時,人們早已沉浸在凄婉的劇情里,全然忽略了那一張張抹著厚厚粉黛后面的面孔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扮角兒。
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臺下的人也跟著戲里的主人公悲歡離合,或哭笑怒罵,或?yàn)樗麄兊拿\(yùn)嗟嘆唏噓,動情處,臺下竟然啜泣聲一片。
戲臺的下面,那些趕場的小販就著從戲臺上灑下的絲縷微弱的燈光做起了買賣,此時,才是我們這些孩童最興奮的時候。平時不可能實(shí)現(xiàn)的“理想”現(xiàn)在輕而易舉地實(shí)現(xiàn)了,拿著還帶著大人們體溫的毛票,湊在昏暗的雜貨攤前,瞪大眼睛算計(jì)著捏在手心里的那點(diǎn)錢,到底買什么最劃算或買哪樣更解饞。
社戲,終于在人們的意猶未盡中暫時落幕。次第亮起的手電,在茫茫黑夜里晃動著筆直的光柱,向不同方向分散開去。父親背著睡意正濃的我,在緊握在母親手里的那束光柱的指引下,踏著昏黃色的光圈,深一腳淺一腳地朝家走去。朦朧中,我抬頭回望一下那正收卷貨攤的小販,又趴在父親那溫暖的肩頭,沉沉地睡去。
(選自《今晨六點(diǎn)》《看社戲》,有刪節(jié))
★賞析★
這是一篇借事傳情的散文,語言樸實(shí)自然,且內(nèi)容情真意切。作者將對家鄉(xiāng)的深切眷戀與兒時生活的美好記憶,融在對看社戲過程的細(xì)致刻畫中,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濃濃的親情與鄉(xiāng)情。
結(jié)尾作者對社戲的懷想,并不是因?yàn)樯鐟蛴卸嗝淳剩∝湹牧闶秤卸嗝疵牢叮窃醋詫ν晟畹哪欠菘鞓返挠洃洠焊惺艽迕駛兛磻虻臒狒[氛圍,盡享與父母在一起的溫馨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