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林
海港區是秦皇島市的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近100萬,黨員41000余名。在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如何站穩立場、破舊立新、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成為各級黨委的一道必答題。為此,海港區實施“五個引領”,不斷將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實施創新引領,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擔起來。從建章立制入手,實施黨建改革創新,逐級夯實管黨治黨責任。變黨建責任虛化弱化為層層擔責。連續三年出臺《關于扎實推進黨建工作改革創新 強化責任擔當 全面提升管黨治黨質量的意見》等“三個文件”,制定全區各級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鼓勵清單和負面清單,從區級黨政領導、科級領導干部到村黨支部書記,每個層級的責任是什么、任務是什么都清清楚楚、獎懲分明。變區委大包大攬為給基層黨委充分放權。從管黨目標的確定,到突出問題的攻關,再到典型經驗的提煉,把主動權交給基層,實行《黨(工)委書記履職黨建工作責任記實明錄》,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變多頭重復檢查為定期檢查評議。每季度安排一次對黨建責任落實情況明察暗訪,半年進行階段性評議,年底實施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推動管黨壓力層層傳遞到基層。
實施組織引領,讓黨在基層的治理強起來。把加強黨在基層的領導作為根本任務,叫響“一個組織一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口號,堅持選樹典型正面引導與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有機結合,基層組織組織力、戰斗力明顯提升。在農村,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徹底肅清黑惡勢力、宗族勢力滲透基層政權影響,130名原村“兩委”成員被調整退出換屆名單,全區農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到81.3%;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在提高工資待遇的同時,實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并將基層干部績效與創城創衛、信訪維穩等完成情況掛鉤考核,實現干好干壞不一樣。在社區,創新實行大黨委工作制,建立66個社區黨委,吸納74家企事業單位、95名黨員擔任社區兼職委員,社區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結合省委巡視整改,印發“四化四全”規范化建設方案,從發展黨員、黨費收繳使用、陣地建設等8個方面逐項明確任務要求,實現基層組織規范化運作和管理。
實施作風引領,讓黨員帶頭的旗幟飄起來。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唱響“激情、標準、拼搏、擔當”主旋律,踐行“五到四從四多”工作法,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一線把工作“做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8000余名機關黨員、教師走千樓、訪萬戶,3萬多志愿者開展“接力沈汝波,為民做好事”活動,創城群眾滿意度從不足六成提高到96%;籌備省旅發大會,黨員干部加快節奏,僅用170天時間,完成了天女小鎮、闆城小鎮等觀摩項目及58公里長城旅游公路主線及綠化建設,20多個旅游景點、60多個村莊得到全面激活,北部片區面貌巨變;火車站片區拆遷拆違,指揮部黨委排除萬難,100余萬平米違法建筑1個月內成功拆除,范家店村模擬征收簽約率、實際征收交房率分別達到96%和96.4%,15年來7次征收未果的難題被強勢破解。在重點難點工作被成功破題的同時,檢驗和鍛煉了干部隊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哪里有中心工作哪里就有黨旗引領,哪里有群眾期盼哪里就有黨員身影。
實施能力引領,讓能者上庸者讓的導向明起來。針對部分黨員干部本領恐慌、能力不足等問題,在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的基礎上,聘請黨建顧問開展專題調研,有針對性出臺指導文件和提升措施,在實踐中鍛煉各級干部創新發展區域經濟、整體執行力、快速解決問題、自我管理和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等“五種能力”。堅持中央提出的好干部標準,在干部選任上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挑選近百名年輕干部到經濟建設主戰場和急難險重任務一線鍛煉,到農村、社區等基層一線駐點磨練提升能力。將“為勇于擔當者擔當,讓為官不為者無位”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給擔當有為的干部提供更大舞臺,讓在復雜矛盾前畏首畏尾的干部沒有位置。近三年,因履職不力、能力不強等原因被免職調整的“一把手”達到11人。
實施紀律引領,讓日常監管的責任嚴起來。在全市率先成立落實黨委主體責任辦公室,組建紀檢監察常態化巡察隊伍,42項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33項監督責任得到細化落實,問題隱患得到及時糾正和解決。堅持預防為主,建立定期談心談話制度,區委書記堅持周末與班子成員談心,認真踐行“第一種形態”;每年召開兩次以上警示教育大會,制作專題教育警示片,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人、警示人、影響人。建立紀委監察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黨規黨紀和警示案例,時刻提醒黨員干部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同時,持續保持“利劍高懸”,近三年以來立案數量及給予黨政紀處分人數同比分別增長186%、191.8%,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典型案件,從嚴治黨的氛圍全面形成。
(作者系秦皇島市委常委、海港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