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
香港政治風波持續超過3個月。有別于以往的隨機抽查,香港海關高層特別要求機場海關檢查所有從臺灣飛往香港的乘客行李,迄今至少4名臺灣男子被查出攜帶頭盔、面罩等“戰略物資”,可能被列入入境管制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29日報道,不止一名香港基層海關人員透露,海關高層上月下令要求加強檢查抵達香港班機的乘客行李,特別是要全面檢查所有從臺灣飛到香港的乘客行李。有別于以往的隨機抽查,現在特別從專門檢查貨運的空運貨物課抽調超過兩成人手,轉到航空旅客及停機坪課組成特別專隊,再分成最少6個小組執行,每組由1名高級關員及至少兩名關員組成。報道稱,部分型號的頭盔及面罩等已被海關列為“戰略物資”,行李從航機卸下后,會用X光機檢查所有臺灣赴港客機的乘客行李,當發現懷疑裝有“戰略物資”后,特檢小組會拍照記下行李外貌,再發給航空旅客組,并將行李放回行李輸送帶,待領取行李時截查相關旅客。
上月中旬,香港海關在機場搜查一名抵港的臺灣男子,在他身上搜到面罩、濾罐、胡椒噴霧及“光復香港”的貼紙等,后交給負責反恐情報的警方保安科跟進調查。9月,香港海關又在機場搜查3名抵港的臺灣男子,在他們身上查獲一批面罩、濾罐和眼罩等物資,已將其數據交給入境處,可能將列入入境管制名單。
對此,臺灣陸委會28日稱,已責成香港辦事處協助了解,香港法令或海關所稱的“戰略物資”是否已公布具體物資內容,以及是否屬于常態性禁止攜帶物品。陸委會還稱,當局在旅游旺季前均定期提醒民眾注意,避免攜帶相關管制物品,如瓦斯噴霧器(包括胡椒噴霧唇膏)、電擊棒和伸縮警棍等,以免耽誤行程。香港海關表示一向根據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按香港相關法例在各出入境管制站,對旅客和貨物進行清關抽查工作,堵截受管制物品和禁運物品非法進出香港。根據香港法例第60章《進出口條例》,任何人如果沒有有效許可證而輸入或輸出戰略物品,即屬違法,最高可處無限額的罰款及監禁7年,而所有被搜到的違法戰略物品都會被充公。2018年,香港海關共處理285起懷疑涉及戰略物品的調查案件,今年截至8月處理了128起。▲
環球時報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