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貝 李子菁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旅游業成為目前炙手可熱的行業之一,鄉村旅游扶貧計劃更是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現以分析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旅游開發條件為出發點,經過實地考察、問卷采訪和文獻研究等手段綜合評價當地旅游發展潛力,對靈璧縣旅游資源開發潛力進行了綜合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城鎮合作以促進招商引資;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促進當地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村旅游;文化扶貧;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2.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7-0154-02
一、引言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其地處徐州都市圈、淮海經濟圈和長江三角洲的經濟輻射圈內,發展前景廣闊。該地擁有奇石文化園、虞姬墓、農業博覽園、鐘馗文化園、磬云山等旅游景點,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傳說人物鐘馗的故鄉,中國四大觀賞石之首靈璧石的主產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鐘馗畫之鄉”。近年來,靈璧縣將旅游扶貧作為脫貧“摘帽”重要抓手,把鄉村旅游作為重要途徑,致力于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帶動部分民眾脫貧,并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運行體系。靈璧縣政府從“政策帶動”“景區帶動”“重點區帶動”“鄉村旅游帶動”四方面對旅游扶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計劃到2020年,高標準建成國家級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
據統計,2017年靈璧縣旅游業幫助本地區貧困人口1 841人,但是景區知名度不高且發展緩慢。靈璧縣景區能夠穩步發展,是否能真正發揮帶動脫貧的價值,能否讓貧困戶滿意,就需要進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從而更好地發揮景區輻射帶動作用,實現文化扶貧。
二、理論綜述
中國鄉村旅游振興計劃一直是近年國家和各界學者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王瓊2018年在淺析宿州市旅游資源開發時,就目前宿州市旅游發展的問題進行剖析,認為宿州市文化挖掘、資金支持、旅游宣傳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政府、企業等的大力支持。朱瓊琳2017年提出鄉村旅游扶貧是一種“造血式”扶貧,應該以貧苦地區的特色旅游資源為基礎。王庭、張寅等人結合安徽省自身優勢,闡述了其發展狀況以及面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不過大多數研究以理論研究為主。鑒于此,在已有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通過2019年1月12日到14日在宿州市靈璧縣的鄉村旅游景區進行調研,切實考察當地的發展情況,希望為靈璧縣的魅力鄉村建設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三、發展現狀實地調查
(一)調查對象及內容
此次調查以靈璧縣的當地居民為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包括當地居民對當地旅游資源開發的認知情況,以及對各大景區的了解程度和游玩頻率。根據問卷結果結合實地調研情況,總結出靈璧縣的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促進該地鄉村旅游發展,
(二)實施過程
此次調查實施過程從2018年1月12日至1月31日,前期通過紙質版問卷調查,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對當地民眾進行隨機發放,同時在調查過程中跟他們進行交談,記錄下游客或民眾對于景區的看法和建議。最終總共收集了278份問卷,刪去填寫時間過短的無效問卷(20份),總共回收了258份有效問卷數據。
四、綜合分析
(一)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民眾了解當地文化程度的調查,數據顯示有54.29%的民眾表示一般了解,有38.57%的受調查者表示較為了解或十分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民眾的配合度高對于當地旅游發展是十分有利,可以直接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
通過對當地景區建設是否完善進行調查,數據顯示27.14%的受調查者表示景區建設并不完善,62.86%的民眾覺得基本完善,只有10%的人認為景區建設十分完善。從總體上可以看出,民眾對景區基礎設施評價較好的比例較低,大部分還是持中立態度,景區建設還有待提高。
通過對本地最值得開發的資源和文化進行調查,數據顯示47.45%的人認為奇石文化是最值得開發的資源,其次是楚漢文化和鐘馗文化。如何將資金配比發揮最大效益,合理開發這三大主要文化模塊,是靈璧縣所需考慮的首要問題。
通過對旅游開發是否會帶動脫貧進行調查,數據顯示40%的民眾認為旅游資源開發絕對會帶動脫貧,45.71%的人認為可能會帶動脫貧,由此可見,絕大部分人覺得靈璧縣的資源開發必定會給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帶來福利。
(二)SWOT分析
1.優勢分析
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靈璧縣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礦產有28種,現已開發利用的有11種。其產地所發現的奇石更是十分罕見,價值極高。作為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勝地,素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靈璧縣擁有兩個4A級景區,三個3A級景區,一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并以奇石文化、漢文化與民間文化為三個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
民眾配合度高,政策大力支持。2016年11月,靈璧縣被國家批準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靈璧縣委、縣政府積極把握機遇,聚力于鄉村旅游資源振興計劃,充分發揮鄉村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創新商業模式,推進旅游產業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切實將鄉村旅游打造成能脫貧、可致富的優質產業。
2.劣勢分析
營銷渠道窄,宣傳程度不夠。由于靈璧縣鄉村旅游產業處于發展成長期,并未建立上下聯動、部門聯合、政企聯手的聯合宣傳促銷機制。未能完全建立旅游品牌市場營銷體系,尚未采取專業化、市場化營銷手段,旅游品牌精準營銷的目標尚未達成。對于公共場所、會展節慶、電視報刊、網站論壇和微信等平臺利用不夠充分。
資金投入不夠,項目難以實施。靈璧縣大部分景區雖然已初步完成一期工程,但由于資金的匱乏和相關人員不到位,二期甚至是三期工程難以開展,許多項目已被擱置許久,以致造成景區的空窗期期限較長,不能吸引游客,也難以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景區周邊環境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經過團隊在各個景區實地考察,可以發現景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各景區服務人員較少,娛樂設施損壞現象嚴重。此外,靈璧縣的往來交通十分不便捷,縣城交通不準點、線路不明確,給游客造成不便。同時,靈璧縣的大部分地方環境治理也相對薄弱,周邊路面環境較差。
3.機遇分析
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為鄉村旅游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空前的發展機遇。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向高層次需求轉變。而鄉村旅游由于原生態、性價比高等特點,會成為消費者首選的入門產品,這些需求將帶動中國鄉村旅游業穩步快速增長,也必定會給靈璧縣鄉村旅游業帶來機遇。
4.威脅分析
目前,靈璧縣的鄉村旅游雖然蓬勃發展,卻并沒有具備核心優勢,各大自然景區紛紛投資開發,以圖在這市場中分一杯羹,這導致國內鄉村旅游行業一大明顯特征即為產品同質化嚴重,各鄉村旅游景點項目大同小異,代替性強,無法采取差異化營銷。因此,靈璧縣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五、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
靈璧縣旅游宣傳應維持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相結合的宣傳模式。新聞宣傳可信度高,費用低廉,景區需要和各客源市場的主要媒體建立良好的關系,經常向他們發出邀請,如有電視專題、報紙文章播出或者發表的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利用好不同媒體的不同特點,針對不同人群,讓游客對景區有更清晰的了解,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加強城鎮合作以促進招商引資
靈璧縣政府可以加強城鎮合作,積極引進外資,助力當地旅游文化建設。通過頒布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相關企業入駐和加大投資合作。政府可以采取稅收、土地、資金補助等綜合優惠政策,給企業創造較為優良的環境,提供相關便利。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奇石資源等,順應資源市場配置招商,吸引相關奇石加工、工藝品加工企業。
(三)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景區應盡快完善相關景區內旅游中心、公共廁所、停車場、休息場所、超市等建設,為游客游覽參觀提供方便,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景區還應經常組織景區設施維護保養,延緩各種設施的老化損壞速度。同時,景區應適當提高服務水平,補充服務項目,為游客打造一個全方位服務的旅游環境,從而樹立良好的景區口碑,增加游客回頭率。
參考文獻:
[1] 王 瓊.淺談宿州市旅游資源開發[J].知識-力量,2018(10).
[2] 蔡雪潔,章吳丹.宿州市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3] 張 寅,潘 晶.安徽省鄉村旅游發展對策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0(23).
[4] 朱瓊琳.鄉村旅游扶貧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宿州市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7).
[責任編輯:王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