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超 史汝峰 張海燕


【摘要】 目的 分析術前營養干預對營養風險篩查2002(NRS2002)評分≥3分胃癌患者術后的影響。方法 60例NRS2002≥3分的胃癌患者, 患者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 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常規組給予術前常規治療和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配合術前營養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情況、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術后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3分占比73.33%高于常規組的4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55, 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23.33%低于常規組的5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1, 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8.37±1.38)d, 短于常規組的(10.93±1.66)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50, P<0.05)。
結論 術前營養干預可促進NRS2002評分≥3分胃癌患者的術后恢復, 提升對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術前營養干預;營養風險篩查2002評分≥3分;胃癌;術后影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85
隨著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斷上升, 其已經成為我國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胃癌作為我國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其死亡率位居癌癥死亡的第二位[1], 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胃癌根治術是早期以及進展期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 由于胃癌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腹脹、呃逆、早飽感等癥狀[2], 加之腫瘤細胞固有的能量代謝特點, 以及腫瘤對機體營養吸收產生的影響, 使得胃癌患者更易出現營養不良、體重降低等一系列問題[3], 而在手術前的營養不良, 會使得胃癌患者的胃腸功能進一步受到影響, 機體免疫力下降, 不利于術后恢復。營養風險篩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 NRS2002)是在2002年由歐洲腸外腸內營養協會提出, 是對臨床住院患者進行營養風險評估的首選方法之一[4], NRS2002評分操作簡單, 能夠客觀地發現住院患者存在的營養風險, 監測患者的營養支持效果, 通過NRS2002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營養風險篩查(NRS), 并積極采取腸內營養措施, 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保護患者的胃腸功能, 對機體的恢復有著積極的作用[5, 6]。本次研究的意義在于探索營養風險篩查以及早期營養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NRS2002評分≥3分胃癌患者, 均行胃癌根治術治療。納入標準:NRS2002評分≥3分的胃癌患者;年齡35~65歲;患者及其家屬同意行胃癌根治術;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NRS的意義, 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有營養代謝等相關性疾病影響本研究結果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 各30例。常規組中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齡(55.30±7.79)歲, 平均體質量指數(18.68±2.17)kg/m2;觀察組中男19例, 女11例, 平均年齡(54.43±8.37)歲, 平均體質量指數(18.61±2.0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組患者術前給予相關的飲食指導, 實施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于術前5~7 d開始實施營養干預, 參照腸內腸外營養技術規范, 對每例患者制定個體化營養補充, 并確保營養方案的有效運行。兩組患者術后的營養干預方案相同。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情況、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術后住院時間。采用NRS2002對患者進行營養風險評估, NRS2002評分=疾病嚴重程度評分+營養狀態受損評分+年齡評分。NRS2002評分≥3分則表示該患者存在營養風險, NRS2002評分<3分則表示該患者營養正常。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情況比較 常規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3分的患者有13例, 占比為43.33%(13/30);NRS2002評分≥3分的患者有17例, 占比為56.67%(17/30)。觀察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3分的患者有22例, 占比為73.33%(22/30);NRS2002評分≥3分的患者有8例, 占比為26.67%(8/30)。觀察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3分占比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55, P<0.05)。
2. 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常規組患者術后出現嘔吐3例、腹瀉3例、腹痛6例、腹脹4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3.33%(16/30);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嘔吐1例、腹瀉1例、腹痛4例、腹脹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33%(7/3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1, 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8.37±1.38)d, 短于常規組的(10.93±1.66)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50, 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患者的胃腸道功能較差, 術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胃癌根治術后的康復和營養問題一直是外科醫生關注的重點, 營養不良會導致患者術后的耐受力降低, 傷口愈合時間延長,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增高, 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7-9]。通過本次研究發現, 對于存在營養風險(NRS2002評分≥3分)的胃癌患者, 術前實施5~7 d的營養干預,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使其耐受手術。
有研究證明, 圍手術期的營養干預可有效降低中、重度營養不良的胃腸道癌癥患者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10-12]。隨著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臨床上的應用日益廣泛, 大量的研究結果已表明, 對術前存在營養風險的胃癌患者進行早期營養干預, 可明顯改善圍手術期的臨床指標, 降低手術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提高患者抵抗力, 減少手術并發癥, 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降低治療費用[13-15]。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手術當天NRS2002評分<3分占比73.33%高于常規組的4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55, 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23.33%低于常規組的5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1, 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為(8.37±1.38)d, 短于常規組的(10.93±1.66)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50, P<0.05)。結果也證明了術前營養干預可以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并縮短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 胃癌患者的術前營養問題必須重視, 通過NRS2002評分對住院患者進行術前的NRS, 及時發現并糾正營養不良, 對于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早期營養干預對患者術后的遠期影響研究, 還需要擴大調查范圍、延長觀察時間, 以期為患者提供更科學的營養干預, 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115-132.
[2] 高智, 張宇. 屈亞威, 等. 報警癥狀及一般癥狀在胃癌預測中的價值.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18, 6(2):82-86.
[3] 張有成, 王滿才. 癌癥患者的消瘦問題. 腫瘤代謝營養電子雜志, 2014, 6(1):18-20.
[4] Leandro-Merhi VA, de Aquino JLB, Reis LO. Predictors of nutritional risk according to NRS-2002 and calf circumference in hospitalized older adults with neoplasms. Nutr Cancer, 2017, 69(8):1219-1226.
[5] 謝浩芬. 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的研究進展及對營養支持的意義.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11):1457-1460.
[6] 梁斐, 錢惠玉. 消化道腫瘤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營養風險篩查對患者營養支持的意義.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15(18):115-116.
[7] Stojcev Z, Matysiak K, Duszewski M, et al. The role of dietary nutrition in stomach cancer. Contemporary Oncology, 2013, 17(4):343-345.
[8] 趙明佐, 王建, 吳建強, 等.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術前存在營養風險的胃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8, 17(24):2667-2670.
[9] 黃麗君, 朱量, 張海濤, 等. 快速康復外科對胃癌手術患者臨床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36):
172-173.
[10] 劉飛, 吳鐸. 術前營養風險篩查在胃癌患者術中的作用及對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7, 34(34):1597.
[11] 郭添羽, 黃昌浩, 袁偉杰. 術前營養風險篩查對胃癌和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營養支持的臨床意義.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6, 26(5):119-123.
[12] 徐忠凱, 孫少川, 薛意恒. 胃腸外科患者營養風險篩查及圍手術期營養支持對胃癌患者恢復影響的臨床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7, 24(7):59-64.
[13] 陳德花, 汲萬芝, 何娜. 胃腸癌患者術前營養風險篩查及對策.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4, 14(28):123, 125.
[14] 任春霞, 黃維明. 胃癌患者術前營養篩查對其圍手術期營養狀況及術后恢復的作用. 腫瘤學雜志, 2017, 23(5):452-454.
[15] 高俊, 邱秀娟, 王琦三. 營養風險篩查對胃癌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預測價值. 中國腫瘤臨床, 2015, 42(5):271-276.
[收稿日期: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