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反腐倡廉,是確保國家富強和政治文明進程的重要辦法,放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伴隨改革開放縱深化發展,從嚴治黨管黨,首先必須狠抓、嚴抓反貪治腐。一要敢于自我剖析,從中國歷史上,研究歷朝歷代在腐敗治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古為今用,解決當今面對的現實問題;二要認真學習毛澤東同志在蘇區防貪懲腐行動中的政治智慧,汲取適應當今社會形式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三要學習國際社會上關于防治腐敗的優秀經驗,多角度思考,著力創新新形勢下治腐倡廉工作的發展,大力推進政治生態文明建設。
關鍵詞:防貪治腐 歷史經驗 國際做法 借鑒思考
海洋的睿智,在于能夠容納百川;天空的高遠,在于能夠包羅萬象。在新形勢下,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各方面取得累累碩果,面對經濟的迅猛發展,外匯儲備逾萬億,腐敗問題逐漸突顯。鑒于此,本文著眼于從研究歷史經驗與借鑒國際社會辦法角度,思考并探索我國新時期的防貪治腐問題,為政治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一.追根溯源:中國古代有效反腐辦法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無論是封建階段,還是現當代,對于如何反對貪污,擁有豐富經驗。鑒古通今,將古代反腐辦法中的有效、可行之法加以學習和轉化,為當前黨的政治建設的全面推進增強信心。
(一)臺諫體制:中國古代牽制權力的制度
早在秦始皇時期,中央就設立專門的御史大夫,簡稱御使臺,又設諫官。研究認為:前者是指監察文武百官,防止出現貪污行為的官員,具體來說分為各種職位,比如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后者主要負責針對皇帝執行監督和進諫義務。而地方上則通過設立縣令等方式,從事監察和行政等權力。臺諫體制可取之處是中央與地方結合,具有一定借鑒價值。
(二)逆向牽制:古代監察操作的重要手段
封建歷史上,為了對皇權、重臣進行控制與管理,從秦朝漢朝到后來的明清兩個朝代,都曾強調以小制大的逆向管理辦法。史學家針對性研究發現:負責監察文武百官的御史官員,絕大部分處于七品以下,官職不高,卻能承擔重任。在當政者默許下,不少人收集民間證據,受到百姓擁戴,監督郡官和六部官員。在唐朝和漢朝時,有的甚至越權對皇帝力諫,留下關于“正君行”“清君側”“扶綱紀”的美談。比如著名的《貞觀政要》和《帝鑒圖說》,究其實質便有廣泛納諫、順應民意特點,能在一定意義上限制上層特權、防腐制惡,在今天仍有極大的學習意義[1]。
(三)歷史思考:合理學用
此外,中國歷史上還有“封駁制度”等,如魏晉南北朝時,門下省在特殊情況下若有充分證據,可以申請皇帝廢止和修改已經頒發的詔書。現代防治貪腐,不能說都生搬硬套,但我們可以重視有效治貪經驗研究,并取其精華,用于政事。比如針對山東貪官胡建學這樣的高層官員要具備有效監督機制,發展政治文化,強化監督管理措施,力求減少監理工作的缺位和錯位,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工作。
二.采英擷華:中央蘇區反腐治貪智慧
建國之后,在中央蘇區曾經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反腐倡廉活動,這次活動以馬列主義作為根本理論,最大亮點是結合蘇區實際狀況。這不但是成功的時代縮影,而且體現我國廉政建設的發展脈絡。對現代我黨治理腐敗、形成良好道德風尚等方面,仍有無法估量的價值[2]。
(一)民主思想:遏制腐敗貪污的前提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蘇區通過強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民主治理思想,有效防治和治理腐敗行為。例如:通過政治和軍事的民主管理,保證我黨干群思想純潔性和軍事權力有效運用。而重視經濟和文化民主,有利于團結黨內外力量,進一步推動蘇區事業發展,避免貪污腐敗行為出現和加深。毛澤東同志曾經贊揚蘇區興國縣、才溪鄉、長岡鄉的民主舉措,從某種程度而言,體現這位偉人對共產黨民主思想的引領,歷史證明:我黨后來的執政思想中,始終堅持的核心內容之一即民主思想,因為民主可以有效防治和減少腐敗現象。
(二)干部建設:實現廉潔從政的關鍵
中央蘇區實踐證明,要實現對貪污腐敗的有效治理,首先必須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問題。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毛澤東同志歷來強調干部必須擁有帶頭作用,才能落實群眾工作。如今,我黨學習這一思路。開展一系列黨員思想教育和干部隊伍自我反省、自查自糾活動,有效完善新時期干部隊伍的行為管理,培養起能夠明心見性、拒絕貪污腐敗、堅守廉潔底線的黨員干部[3]。對于我國現代社會各項工作和民族發展,都起到重大的作用,學習中央蘇區反貪治腐經驗,可謂功在當今利在后世。
三.放眼海外:俄羅斯的反腐經驗研究
國際社會上對于防腐治貪,不少國家也有有力之措。很多國家和地區對腐敗問題采取的是“零容忍”態度,對任何一個執政黨來說,要提升在國民大眾心中的形象與地位,提高執政能力和持久力,就要有一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作為保證。
(一)預防優先:俄羅斯反腐倡廉理論基礎
國際上有不少反腐倡廉的先進做法,特別是與我們相鄰的俄羅斯,他們能夠研究腐敗成因,建立系統的預防優先理論,意識到防貪治腐責任在于社會。通過研究如何消除社會因素、減少分配沖突等辦法,來渡過社會轉型時期,均衡社會結構,控制腐敗產生和發展。
(二)堅決懲治:俄羅斯治理腐敗麻木辦法
面對有人已經變質而不自知,或者明知腐敗后果且知法犯法等社會風氣,俄羅斯重視腐敗力度,對高官腐敗進行丑聞報道,消除滋生腐敗貪污的隱蔽性社會環境,堅決打擊腐敗。同時,通過靈活的宣傳活動,讓社會公民體會到腐敗對于國家、集體的危害,對于美滿家庭、公民個體的負面影響。
(三)借鑒原因:類似的社會結構
中國與俄羅斯擁有相似度很高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結構,學習借鑒俄羅斯防貪治腐方面的優秀理念和先進措施,對于處在改革開放縱深化發展的中國具有現實意義。不但有利于反腐倡廉風氣形成,而且能有效防止社會兩極分化,最大限度消除階層差距過大的不良狀況。可見,學習俄羅斯的做法,可以消除因貪腐而帶來的社會分層和社會沖突問題,符合我黨的和諧社會、共謀發展理念[4]。
四.海納百川:新形勢下的反腐思考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腐倡廉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嚴治黨也取得了戰略性的成果,為繼續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在健全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的同時,要做到與時俱進,將歷史經驗和新發展理念與時代契合,思考反腐倡廉的創造性、規范性、實效性。
一要教育手法靈活多樣,增添創新元素。要打破傳統反腐倡廉的單一教育模式,打破思維定勢,賦予新理念和新方法。比如,針對網絡時代的特點,運用手機、網絡等技術,對反腐倡廉工作加強宣傳教育,嚴懲腐敗貪污,奏響廉政建設的社會主旋律。現今在黨內對所有黨員要求實行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推廣使用,初期效果及反響較好,為了更好的施行下去,部分細則仍在適時的調整,學習內容涉及各個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夯實黨的思想文化建設。但是否能達到學習平臺使用之初衷,養成自覺地政治學習是一種生活習慣,堅持政治學習常態化發展還有待進一步驗證。教育引導方法應消除老套呆板的做法,應進一步激發教育活力,讓打擊貪污腐敗、倡導廉政風尚成為深入人心的做法,形成共同的認知感。
二要與整體建設良性互動,把準時代脈搏。反腐倡廉不是單一的工作,不能將打擊貪污腐敗行為孤立化進行,而應當把它貫徹到我國新時代各項工作中去。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集體到個人,從文化到軍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能夠與我國整體發展同步進行。“一帶一路”這一國家發展、時代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課題,中國的各項工作需要與其協同式發展,才能強化我國新時代建設的總體性、和諧性和可持續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變,為民所想、為民所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國家謀發展,著眼全局,實現個人夢和民族夢的相互融合。
三要立足實際目光長遠,打好持久攻堅戰。反腐倡廉不是短期行為,而應當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我黨引領的一場關乎國計民生大計的長遠做法。必須將反腐敗倡導廉政建設當作我黨的重要工作,堅持不懈地進行完善,強化針對性和長期效應。對于歷史經驗和國際做法,要去偽存真,不斷創新。黨員干部帶頭堅持凈化自身,使反腐倡廉工作具備自覺性、客觀性、人民性,為我國發展提供永久的動力[5]。
廉政和腐敗的對抗,自古以來是政治文明的重點話題,關系到朝代興衰、國家存亡。作為民心所歸的執政黨,我們要不斷提煉歷史啟示,吸收可借鑒的國際社會反貪經驗,與新時代中國國情特點結合。特別是運用預防優先理論,進行權力分層監察和限制管理,將突出懲治的特殊教育與常規警示合二為一。不僅實施事后懲治措施,而且消除腐敗滋生根源。改善黨內政治生態,加強黨的建設,使從嚴治黨落地下沉,真正全方位、多角度、一體化的推進反腐倡廉工作,“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再是一個想法,一個口號,而是每個人心中自覺行為。在風清氣正的環境中提升中國發展的質量,在“一帶一路”愿景中積極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考文獻
[1]王春瑜.揭秘中國古代反腐敗的有效手段:廣開言路[J].決策探索.史論史話2014:76-77
[2]陳富基.中央蘇區反腐倡廉建設及其歷史啟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3-04-15,8
[3]石樹林.論毛澤東依靠群眾的反腐思想及現實意義[J].中國領導科學,2014:43-45
[4]李景華.反腐敗預防優先理念研究——以俄羅斯為范本[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1-03,43
[5]廖蓉.淺談新形勢下反腐倡廉教育[N].四川科技報,2013-11-08(天府論壇),1
(作者介紹:黃巍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