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宵
摘 要: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于2018年重新進行修訂。通過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從舊到新發展的背景,比較高中思想政治新舊教材之間的區別,總結新教材在編寫依據、教材內容、呈現方式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進一步探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發生變化的原因,并提出教材變化對廣大思想政治學科教師的新要求和新啟示。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61
本文提到的高中思想政治舊教材,是指按照實驗版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編寫的版本;而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是指按照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編寫的版本。比較研究新舊版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科書,不僅可以總結教材建設經驗,豐富教材理論研究,而且對促進教材的完善和教師教學的有效開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從舊到新的背景
1.1 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深刻分析了我國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許多內容,都是思想政治教材在落實課程設計和確定內容選擇時的重要根據。因此,2018年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教材又進行了修訂。
2018版高中政治教材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本必修教材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改動。《經濟生活》中增設“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這一節內容;《政治生活》在最后一課中融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文化生活》改動的篇幅最大,增加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生活與哲學》是四本必修教材中改動最小的,將“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這一框題改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從這些改動的內容中能看出,黨的十九大精神已經作為學校思政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全面融入進中學思政課的教材。因此,要充分認識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與教材編寫的關系,理解相關內容設計的時代需要,真正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1.2 全面落實課程標準要求
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提出教材的編寫要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新版教材在編寫上通過新穎鮮明的案例,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等素養。
此外,還提出實施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新要求。教材應反映其作為教學基礎的重要性,同時要積極發掘其引領教學活動的功能。因此,在新版高中政治教科書中,合理地將學科內容和活動設計進行融合,增強課堂教學與社會活動的聯系。通過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多種課內外探究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教材更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的需要。
2 高中思想政治新舊教材的對比分析
2.1 編寫依據的變化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舊教材是以2004年頒布的實驗版課程標準為依據,新教材是以2017年頒布的課程標準為依據進行編寫。對兩個版本課程標準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它們存在一些相同之處。例如,前言部分都對課程性質、地位等進行了規定,都對課程的內容和基本要求進行了設計,在評價建議中都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但同時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在課標結構、課程設計、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完善。
2.1.1 課程標準結構上的差別
同為思想政治學科的課程標準,實驗版課標和2017年版課標在框架結構上有不少一致之處,但也存在著一些差別(表1)。舊課標的結構由四個部分組成,新課標的結構由六個部分組成,主要新增了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兩個部分。相比之下,內容更全面,結構也更完整,從整體上有較大提升。這些差異反映了思想政治課程實施的新要求,也反映了思想政治課程建設的新發展。
2.1.2 課程設計上的差別
課程設計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也是課程標準的主要部分。在這方面,新舊課程標準也存在許多差異。舊課程標準的課程設計在前言部分進行了介紹,而新課程標準將課程設計做了一個專題,分別從設計依據、結構、學分與選課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此外,在具體的學習內容上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舊課程標準在學習內容上設置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其中必修課程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模塊。而新課程標準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表2),選擇性必修課程是過去所沒有的,并且將大學的很多知識放到了高中階段。
2.2 教材內容的變化
思想政治學科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教材作為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在內容選擇上也必須要與時俱進,體現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因此,思想政治教材必然會在內容上進行一定的調整。比較高中思想政治新舊教材,其內容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新教材對舊教材內容的刪減。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新教材在合理地繼承舊教材內容的同時,對其也進行了更新調整,適當地刪減了其中的一些內容。
例如,《經濟生活》刪減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圍繞主題 抓住主線”等內容;《文化生活》刪減了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素養”等內容。從這些變化可以看出,新教材全面滲透黨的十九大精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之中,進一步強化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內容;在教材中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以及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取得的新成就。
(2)新教材對舊教材內容的擴展。
順應新時代發展的變化,新教材在刪除一些內容的同時,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及時的補充和完善,適當地擴展了新的學習內容。新增加的內容有兩種情況:一是整體增加;二是個別知識點的增加。
整體增加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增加了選擇性必修模塊教材,而個別知識點的增加在各個模塊教材中都有體現。例如,《經濟生活》教材第十課中,“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和“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均屬于新增加的內容;《文化生活》教材第九課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和“彰顯文化自信的力量”均屬于新增加的內容。
2.3 呈現方式的變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舊教材在呈現方式上都重視多元化欄目的設計,但相比而言,新教材在這方面做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增強了教材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主要有以下兩點變化:
第一,對教材中欄目設計的及時更新。新舊教材都設計了多元化的欄目,新教材對其中的一些“相關鏈接”、“專家點評”以及“綜合探究”等環節進行了調整和更新。例如,新版《政治生活》中第九課的“綜合探究”部分將“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改為“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新時代我國的外交政策和最新成果。此外,對教科書中的一些插圖也進行了改動,更換為符合時代發展的新案例。
第二,注重教材內容呈現的開放性和實踐性。新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更貼合學生實際的生活情景,選用富有情節的實例呈現問題,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使教材變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3 思想政治教材變化對教學的啟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研究新舊教材的差異和變化,為廣大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學科教學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
3.1 更新教材觀念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內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情景問題、活動設計,留下了大量的思維和活動空間,更加突出教材是教學的材料。因此,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新教學觀,學會變教材為開展教學的工具。
首先,要打破對教材的依賴。教學內容不完全等于教材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材的內容,選擇更合適的教學實例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當然,不同的教師對于同一教材可能會有不同的教學思路和想法,他們在分析教材、處理教材時也會存在差異,教材只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具體實施過程取決于教師的發揮和創造。
其次,不能完全拋棄教材。教材是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師教學不能完全脫離教材,而是要以教材為基點,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
3.2 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在教學中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推動思政課創新發展必須要堅持“六個要”和“八個相統一”,“八個相統一”中就包括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不僅注重讓學生獲得學科知識,還設計自主探究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為教師教學開展預留了活動空間。教材的這些變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了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應考慮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感興趣的話題出發,設計教學實施過程。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并對不同個性的學生因材施教,以此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3 講究生活化色彩
新教材的編寫強調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從教材內容、呈現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能看出新教材在編排上更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注重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理論觀點與現實生活的實例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注重教學中的生活色彩。首先,要確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堅持學生自身需要與社會需要并重,把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其次,要精選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盡量選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事例來講述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易于接受理解。最后,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情感共鳴,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8.
[2]韓震,朱明光主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蔡長青.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優化知識呈現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4]胡田庚.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5]肖沐.基于生活化的高中政治教學對策[J].新課程(中),2015,(5):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