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安
摘 要:現階段我國個稅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在綜合所得下,增加了專項扣除的辦法,運用這種個稅扣除方式,可以顯著提高稅收的公平性,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的收入。基于此,主要分析個稅改革視角下,年終獎稅收的征收方式變化,并列舉幾種常見的年終獎收籌方式,探討各個方案對于最終收入的影響。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收改革;年終獎;稅收籌劃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45
0 引言
進入到新時代以來,我國多次調整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案,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稅收的公平性,增加居民的收入,保障稅收這種勞動分配調節方式可以更加公正、公平、公開透明。最新的個稅調整方案,擴大了對于個人稅收的征收范圍,將稿費、電子商務經營收入、年終獎等多種收入所得,都納入到了征稅對象當中。
1 個稅改革與年終獎稅收征收
1.1 綜合收入劃分
我國新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方案當中,首次引用了居民個人和非個人的概念,這種劃分方式主要是按照綜合分類方式與部分分類方式,對于個人所得稅進行區跨劃分。新的征收方案當中,將居民的工資、薪酬、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等,合并為了綜合稅收所得,并且統一的按照累進制的征收方式,對這部分收入進行綜合繳收。而對于個體商戶經營所得的相關收入,進行了方式方法上面的調整,將個體商戶生產帶來的累進差額、收入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等等,都納入綜合經營所得。同時,還取消了對于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等相關稅目的企事業單位收入項目征收。
新的稅收征收方法在目前的薪酬績效體系基礎之上,對稅率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對于適應這種超額累進制征收方法的稅負對象,進行全面的調整,并將基本費用減除標準,從原本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
1.2 專項費用扣除
同時,國家的稅收方式還適應經濟發展的相關調整,根據法律法規的目前發展狀況,對于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利息和住房租金等項目,進行了專項扣除。這種扣除方式可以更加適應于青年人的生活,鼓勵居民不斷通過個人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利用這種新型的超額累進制稅收征收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個人逃稅的現象,并且模仿企事業單位的相關稅收征收方法,對于反避稅規定進行了全面的創新。可以說,改革之后的稅收方法更加的公正、公平,有利于居民通過努力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 個人所得稅征收方式改革對于年終獎計稅的影響
根據新的稅收法案當中的相關管理條例,居民的年終獎納入到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范圍內。2018年10月1日到2018年12月30日,仍然沿用傳統的年終獎稅收征收方式,也就是利用年終獎全額的1/12,對應收稅率與速率進行相應的扣除。
但是,如果企事業單位對于居民的個人收入,采用了一次性發放年終獎的方式,就要尋找對應稅率進行相應的速算扣除,這將會導致個人年終獎的應繳稅收數額大幅度的上升。另一種方式是,企業將這種年終獎分為幾個月份,逐月發放,并且將年終獎的份額與居民的個人薪資整合到一起,進行統一發放,居民只要根據自己附加部分的相應資金,進行相應的扣除即可。這種合并增發方式有利于居民收入的提高。除此之外,企業單位還可以比照超額累進制稅率的統一征稅計量表,進行年終獎的計量方式創新。
3 年終獎稅收籌劃方式探討
本文主要按照案例分析的方式,對于居民的年終獎稅收繳納進行相應的探討。
3.1 專項扣除之后收入小于0
以居民張先生的年終獎收入為例,在每年12月份,張先生供職的公司會發放1萬元的年終獎,這個年終獎的數額為張先生全年收入的1/ 12,張先生每年繳納的社保費用為6000元,公積金為3000元,扣除費用5萬元。張先生有兩個子女都正在上學,因而扣除相關的專項費用12000元。采用不同的年終獎發放與繳稅方式,對張先生的收入有如下的影響。
3.1.1 一次性發放年終獎
張先生年終獎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1萬元*3%=300元。
綜合所得為120000 - 6000 - 60000 - 12000=-10640元,張先生的應納稅額為0元。
整合到一起,張先生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00+0=300元。
3.1.2 將年終獎并入到整年所得中進行統一納稅
張先生的每年綜合所得為120000 + 10000- 6000 - 3000 - 60000-12000=-640元,張先生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這種綜合計算方式下,張先生如果選擇將年終獎并入到全年所得當中,就不再針對年終獎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
3.2 專項扣除之后收入大于0
居民的年度綜合所得總額,如果根據最新的稅收方案,進行60000的相關費用扣除,那么如果通過這種專項扣除方式之后,需要繳納的部分均大于0,那么,企事業單位就可以按照一次性的獎金進行統籌發放計算。例如,李先2018年的全年稅收收入為41萬元,年終獎在每年12月一次性發放,金額為3.5萬元。李先生每年需要繳納社保費用2.12萬元,公積金1.45萬元。李先生有一名子女,每年教育費用需要花費1.5萬元,扣除費用部分為60000元。
按照一次性獎金發放方式。
李先生需要繳納的年終獎個人所得稅=41000×3%=12380元。
綜合所得為410000-25600-19200-12000-60000=283200元。
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283200×20%-16920=39720元。
如果將年終獎并入到李先生的全年所得當中,按月發放,那么,李先生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319200×25%-31920=47880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李先生的獎金按照一次性發放的方式,在每年12月份發放,不計入全年綜合所得當中,那么李先生所要承擔的稅負將會更低。
3.3 分配比例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在實際的獎金發放過程當中,居民的年終獎與每年按月份的薪資之間,由于分配比例的不同,將會直接影響居民的年度總收入,這個分配比例越大,將會導致居民需要繳納的稅收差額也就越大,仍然以李先生的工資繳納為案例:
如果李先生每年需要扣除的其他金額不變,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如果年終獎配比為144000元,那么:
李先生的全年工資數額為436000-144000=29200元
每年全年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部分=292000-25600-19200-60000=175200元
相對于這種將年終獎綜合納入個人所得稅當中的計稅方法,李先生每年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更低,獲得的收入將會越多。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說,發放的整體薪資成本是沒有變化的,但是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稅負就會顯著的降低。因而企事業單位在進行個人所得稅調整的過程當中,要針對年終獎的具體額度以及分配方式進行優化計算,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分配發放方式,實現在成本不變的基礎之上,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收益。
3.4 年終獎籌劃方式調整
從上述的案例計算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計費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居民收入的分攤,獎金以及工資薪金。通過不同的發放方式,居民領到手的實際收入是不同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薪酬水平比較高的居民來說,這種細化的獎金發放方式,例如按照月度的發放方式,進行部分的獎金發放等等,可以顯著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尤其是在新稅改的背景下,這種同一稅率對應區間的差異化發放,不僅可以降低稅率,達到年終獎稅后收入最大化的發放目標,還可以保障個人在目前的納稅水平下,獲得更高的收入。
3.4.1 敏感區調整
企事業單位在調整年終獎發放方式的過程當中,要著力避免高稅收對于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影響,注重敏感區的調整,通過工資薪金和年終獎的區塊化組合方式,提供多個匹配方案,保障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年終獎發放方式選擇,并且不斷地降低年終獎的適用稅率。
也就是說,企事業單位在進行年終獎發放與稅收籌劃方式改革的過程當中,要分析在哪個點,年終獎的稅后收入達到最大,從而更加合適的調整年終獎的發放金額,避免收入增加一塊錢,多交稅好幾百的現象發生,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必要的情況下,企事業單位可以將各種年終獎計入月度工資當中,并且通過對這種薪資的最終調整,實現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收入的利益最大化。
3.4.2 分段發放
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采用“大頭小尾”的年終獎發放策略,例如2018年的全年年終獎,在2018年的年尾一次性發放大部分的獎金,而在2019年的年初發放小部分的獎金,這種獎金發放方式可以比按月發放的方式還要低。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員工的高度認可,有一些員工可能會對這種延遲發放的現象感到不滿。如果一些企業的規模過于大,不同的部門崗位之間,員工的薪酬績效比例情況差別非常大,那么這種發放方式,很有可能造成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體量增加,甚至會存在一些員工的生為年終獎被遺忘。
有一些企事業單位在年初時會進行整年的預算,如果按照發放方式進行兩次年終獎發放,有可能會造成企業單位的預算工作量增加,導致人力資源部門的績效工作人員以及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得不頻繁的加班,可能會引起員工的不滿。
3.4.3 福利替代方法
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采用福利代替的方法,將需要發放的年終獎轉化成為福利的方式,按月發放給員工,尤其是在工資總額剛好處于稅負臨界點的情況下,如果繼續以年終獎的形式將薪資發放給員工,那么無疑就會增加員工需要繳納的稅收金額。因而,企事業單位可以將原本需要發放的工資抽出一部分,作為員工的節日福利,夏季高溫補貼,冬季低溫補貼或者是加班費用等等。通過這種轉化的方式,不僅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幫助員工合理的進行避稅,還可以避免員工的薪資正好處于稅負的臨界點,而造成稅負的增加。
3.4.4 期權轉化
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還可以應用期權轉化的方法,將原本需要發放給員工的薪資,用一些股票的形式進行替代,這種發放方式非常適應于上市公司等大中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或者是一些創業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按照這種工資薪金與年終期權的綜合績效獎勵方式,員工可以獲得股息紅利。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個稅的適用稅率,還可以全面提高工人的積極效率,提高員工對于企業的忠誠性。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的稅收政策下,員工的綜合績效與年終獎發放方式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夠全面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新稅改背景下年終獎的稅收籌劃,有利于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目前年終獎發放當中的類型差異。因而我們要加強系統性研究,全面提高年終獎發放的科學性,從而通過這種薪酬績效體系的調整,全面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周慶紅.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J].會計師,2019,(09):64-65.
[2]徐垚晨溪.高校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淺析——以云南省某高校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4(04):8-12.
[3]陳志剛.基于激勵理論的工資、薪金所得稅收籌劃[J].時代金融,2015,(23):272-273+278.
[4]王海燚.年終獎的納稅陷阱及稅收籌劃分析[J].商業會計,2015,(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