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
所謂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讓任務、問題變為驅動力。學生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通過對資源的利用,反復地活動探究。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探究,就能不斷獲得成就感,促進學習力的提升。
一、任務驅動培養學習力
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力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系統性。教材給我們的任務是明確的,環節設置是有層次的,我們教師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教。所以學習力的培養就必須以學科總目標為主線,在孩子認知的基礎上設計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去主動探究,這樣他們的學習力才能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在思考中提升。
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是教科版小學科學活動設計的特色。如學習了《杠桿類工具的研究》之后,學生知道了用力點離支點越遠越省力,反之則越費力的科學道理。為了在任務中培養學習力,我給學生準備了小桿秤制作的材料,他們在合作的前提下完成了小桿秤的制作。制作中孩子明白了杠桿的原理在小桿秤制作中的運用。為了體現學以致用的理念,為了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斗志,我把學生6人分為一小組,讓他們利用小桿秤模擬買賣物品。他們熟練使用后,我又讓他們換上更小的“小秤砣”交易一下,再換上更大一點的秤砣交易一下同一物品,比較差異性。孩子們在活動中基本掌握了相關知識,學會了運用,提升了學習力。在沒有模擬買賣前,班級學生對涉及小桿秤的使用有關的試題,班級中只有20人左右掌握,通過情境模擬實際演練,再進行測試發現全班只有1人次做錯,其他學生全部掌握,并會運用。這一情境創設拓寬了學生的理解思路,任務驅動讓他們學會了運用新的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就在任務中思考、在思考總感受到科學的奧秘。
二、正確引導領航學習力
“科學探究”活動是小學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也是學習力提升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因此,科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圍繞主題,設計方案,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突破探究學習中的瓶頸,進而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力。浙江天目湖自然保護區800米深處以自然為課本的——大地之野自然學校創始人徐劍敏老師的做法給了我們以啟迪。在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材第四單元《生物多樣性》中,我們就大膽把課堂交給孩子,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講授知識,其他孩子給予補充。通過教學發現,孩子思維更活躍了,他們在課后主動去閱讀《昆蟲記》,去利用動植物識別軟件先自己認識動植物;課中孩子講解詳細,有爭論的地方他們各抒己見,他們的個性無不得到彰顯。自主選擇一個適用于探究的計劃方案,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并能將學習的方法轉化為自然學習的能力。只要給孩子平臺他們在科學課堂中,在野外課堂中,在藝術的課堂中都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三、小組合作形成學習力
小學科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團隊的合作,合作學習更是學習力形成的沃土。“兵教兵”是形成學習力的最佳途徑,因為小學科學的大部分分組實驗都是需要小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對學習力的發揮和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在玩中學,就會不自覺地放下“自我中心”的心理防線。小組合作中教師必須認真、耐心地對學生加以指導,使他們在團隊學習中學會理解和寬容,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活動中提升學習力。在學習《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課中,學生分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各種地形的沙盤,有的小組制作很快,有的小組制作很慢。還發現,小組中有美術較好的學生操作的就很漂亮,沒有學美術孩子動手的就粗糙。教師及時對做得好的一組作品進行點評,其他組孩子馬上意識到問題所在,及時調整思路,重新分工。小組再次合作就默契多了,結果各組都給我們做成了最美的地形效果圖。
四、課外延伸提升學習力
學生的學習力發展不僅只發生在課堂上,而是發生在所有學習中。從某種意義上講,一些課堂之外的、綜合性的學習實踐活動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力的提升。小學科學課標也提出“不能把學生束縛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里,教室外才是孩子們學科學、用科學,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不能拘泥于教科書上規定的教學內容,孩子眼中的科學世界永遠是妙趣橫生的”。拓展學生的學習力,就要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廣泛利用存在于教科書以外的各種資源。在《家有兒女》中有這樣的一集,劉星想要拍到“曇花一現”的瞬間,由于曇花都是晚上開放,劉星在全家都睡覺后苦苦等待,但依然睡著了,有多少人想看到開花的瞬間,有多少人想看到小雞出殼的瞬間啊,在孩子觀察中又何嘗不是學習力培養的過程呢?三年級孩子剛剛接觸動、植物的養殖,他們的好奇心很大,為了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來培養學習力,我們科學組的老師就主動聯系班主任開發出了“養蠶”“無土栽培”等課程,把學習力培養拓寬到開放的、動態的課程資源中去,讓班級成了無土栽培的主戰場。孩子在各類瓶瓶罐罐中利用水種植了洋蔥、蒜、綠豆芽等植物,既美化了班級環境又培養他們動手、觀察能力。為了研究綠豆芽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小小的綠豆芽在沒有見光的情況下竟然長出了25厘米左右,有陽光的才長7厘米,簡直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孩子既看到植物對光的渴望,也見證了生命的奇跡。誰能說他們在這樣的活動中沒有提升學習力!
學習力的形成是要讓孩子能夠自己提出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小學科學就是這樣的一門課程,教師要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就要充分利用課內外一切資源,為孩子學習力的形成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睢寧縣第二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