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Carmen

葡萄酒那么多,為啥拉菲最出名呢?而拉菲那么多年份里面,為什么又是1982年的最出名呢?這些關于1982拉菲的問題,或許很久之前就一直困惑著你。今天,看了這篇文章你便知曉。
Do you know why is Lafite so famous in China? Maybe this question has been confusing you for a long time.Now we can learn everything about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記得當初《白夜追兇》熱播時,居然把一瓶1961年的拉菲的價格渲染成將近30萬元......
一瓶1961年的拉菲賣到了30萬元?!隱隱的,有些腎疼。編劇導演你們是咋想的呢?
根據wine-searcher的數據,1961年的拉菲國際價均為23000多元人民幣而已,并不是劇中提到的30萬元。與劇中的“將近30萬元”相距甚遠。并不是越老年份越貴啊!
或許很久之前,關于1982年拉菲的很多問題就一直困惑著你。今天,看了這篇文章你便知曉!
拉菲絕對是一款好(豪)酒,都怪它盛名在外,價格上天,我們看不見摸不著自然就對它知之甚少。
拉菲古堡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234年,這一時期的法國,修道院遍布大小村莊城鎮,而位于波亞克村北部的維爾得耶修道院正是今天拉菲古堡的所在地。它從14世紀起屬于領主的財產。拉菲一名源于當地一種方言:“la hite”,意為“小山丘”。
17世紀西格爾(Ségur)家族的到來,拉菲這座酒堡才發展成為偉大的葡萄種植園。雅克·德·西格爾侯爵(Jaques de Ségur)成為了建立拉菲葡萄園的第一人。1695年,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繼承了莊園,并與鄰近另一所著名酒莊——拉圖(Latour)的女繼承人聯姻。這正是拉菲與拉圖這兩大波爾多酒莊所共同書寫歷史的最初篇章。
1868年8月8日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詹姆斯·羅斯柴爾德男爵在公眾拍賣會上以440萬法郎的天價購得此堡。當時酒莊擁有74公頃葡萄園,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精心管理下一直持續了15年左右的輝煌發展期。
1974年,酒莊交由埃里男爵的侄子埃里克·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 Eric de Rothschild)掌管。為追求卓越品質,埃里克男爵積極推動酒莊技術力量的建設:選取適宜的添加物對酒進行處理;酒窖中安裝不銹鋼發酵罐作為對橡木發酵桶的補充;建立起一個新的環形酒窖等等。


另外,埃里克男爵還通過購買法國其他地區酒莊以及國外葡萄園,成功地擴大了拉菲古堡的發展空間。2018年3月,埃里克的女兒賽斯吉婭·羅斯柴爾德(Saskia de Rothschild)從78歲的父親手中接過主席職位,同酒莊新任CEO讓–吉樂姆·伯拉特(Jean-Guillaume Prats)一同管理拉菲古堡。
拉菲古堡的葡萄園占地112公頃,在列級莊(Grands Crus Classés)中是最大的。這些風土條件得天獨厚的頂級葡萄園分布在三個區域:環繞古堡的山丘、古堡西面的卡旭德高原(Carruades Plateau)以及毗鄰酒莊的圣埃斯泰夫村(Saint-Estephe)中大約4.5公頃的土地。
葡萄園內主要種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比例占到70%,其他的葡萄品種包括25%梅洛(Merlot)、3%品麗珠(Cabernet Franc)以及2%味而多(Petit Verdot),平均樹齡為39年。嚴格控制單位產量,極少甚至不使用化肥。一年四季,葡萄園中的大量工作都是手工完成,包括采摘。
拉菲古堡每2–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葡萄酒,整個酒莊年產量只有2萬–3萬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說中國人一年要喝掉200萬瓶拉菲葡萄酒,可是真正的拉菲古堡葡萄酒一年最多的產量也只有24萬瓶。進口到中國的不過5萬瓶,可國內銷售量居然能去到40倍,這豈不是一個笑話?
1982年,不僅成就了拉菲,也成就了葡萄酒界第一酒評家——羅伯特·帕克。這年,波爾多天氣炎熱,葡萄過熟,導致這年產出的葡萄酒果香異常濃郁,單寧厚重,酒體飽滿。
但是當年,絕大多數知名的葡萄酒雜志和專家都認為這樣的葡萄酒壽命很短,很難在瓶中繼續熟化發展。帕克慧眼識珠,他給1982年拉菲打出了100分滿分!隨著時間推移,82年拉菲也非常爭氣,不但沒有出現壽命很短的問題,發展后的酒口感還很豐富濃郁,成為近50年來最有名氣的年份酒。帕克也從此聲名鵲起。
有人說物以稀為貴,但事實上1982年份的拉菲產量達到24萬瓶的峰值。很多飲家同時也是葡萄酒的收藏者和投資者,他們買了酒不一定馬上喝,而會儲存一段時間,靜待升值。這也是為什么今天市面上依然有1982年拉菲流通的重要原因。
當然,拉菲的出名有一部分是因為香港電影的推波助瀾,也是將1982年的拉菲推到了大眾的視野。拉菲最早引入中國,有先入之勢。而最早將拉菲引入中國市場的,是被稱為“亞洲紅酒教父”的香港酒商葉福章。
1979年,葉福章的半島酒店集團接管了北京建國大飯店,葉福章也成為第一個將紅酒引入內地的商人。后來,葉福章得到幾百箱清倉甩賣的1982年拉菲,這可都是一級酒莊生產的拉菲啊,這事在香港引起了轟動,1982年拉菲馬上成為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當時繁榮的香港電影業不失時機地將1982年拉菲植入于《古惑仔》《賭神》等一系列的影視作品中。但是除了這些炒作之外,1982年也確實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將拉菲推上了巔峰。至于1982年拉菲還有多少?估計也沒有人清楚。
1.酒標:通過酒標,我們可以獲取很多信息:

2000年后,拉菲的酒標采取絲印技術,因此我們在觸摸酒標時能感受到凹凸感。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回收酒瓶和酒標的不法分子,因此我們很難從瓶子和酒標去分辨真假,有人說通過觀察封瓶狀況來判斷酒的真假。首先封瓶蓋上會清楚地印刷著拉菲古堡的標志,封瓶頸印有酒莊的圖案,另外還可以通過查看印刷質量和封口狀況是否良好來辨別真假。
但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全套的造假案例,普通人已經很難從酒瓶、酒標、酒帽去辨別真假,五花八門的造假手段讓人應接不暇。為此,從事拍賣行的從業人士還會去上專業的鑒別課程,是一個大學問。不過可以記住一些特殊的年份以觀一二!比如以下幾個年份比較容易辨別:
2.看酒瓶和年份
1985年后,鑒于市面上出現不少造假的拉菲,酒莊特意在一些特別的年份酒瓶上作了標記:1985年,為紀念哈雷彗星回歸地球,酒瓶上刻有1985字樣及哈雷彗星圖案。
1999年紀念日全食,酒瓶上刻有1999及日全食圖案。
2000年是千禧年,酒瓶刻著“2000”的字樣在五支箭標志中間。
2005年是個好年份,酒瓶上刻有2005字樣,下面有個天平圖案,天平兩邊是雨水和陽光,表示2005這個年份雨水和陽光非常平衡。
2008年的酒瓶很特別,在2008字樣下面,寫了個中文“八”字,這是為了紀念拉菲酒莊在山東蓬萊建立合資葡萄園。其他1996年及以后的酒瓶上主要是刻有拉菲的五支箭標志。
現在知道為啥拉菲這么貴這么出名了吧!以后再也不用土里土氣啦,只知道1982年份拉菲的一點都不專業。同時也不是每瓶葡萄酒都配叫1982年的拉(lǎ)菲(f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