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李世輝 韓秀娟


[摘要] 目的 探討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12月到該院就診的98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成常規組與實驗組,各49例。常規組患者運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方法,比較常規組與實驗組的護理效果與護理后的心理狀態。 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效果(97.96%)明顯優于常規組(89.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的心理狀態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腦卒中糖尿病患者而言,優質護理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患者的不適癥狀會顯著緩解,預后效果優良,盡快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因此,優質護理方法應獲得醫護人員與患者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 常規護理;優質護理;腦卒中糖尿病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strok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patients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7.96%)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9.8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diabetes, quality nurs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 has good nursing effect, the patient's discomfort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the prognosis effect is excellent, and return to normal soci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refore, quality nursing method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by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Key words] Routine care; Quality care; Strok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腦卒中為一種嚴重的心腦血管病癥,患者腦部的供血狀況會發生變化,出現手腳無力等各種癥狀,造成患者無法進行各種正常的社會活動,良好的護理模式會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患者的不良癥狀獲得有效的控制,優質護理干預模式的護理效果優良,已經獲得大多數患者的廣泛認可[1]。現選取2018年1—12月到該院就診的98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如下實驗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到該院就診的98例腦卒中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成常規組與實驗組,各49例。常規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為49~72歲,平均年齡(66.12±2.88)歲。實驗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7.23±2.92)歲。常規組與實驗組的年齡、性別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的98例患者均已經獲得家屬的同意,知曉研究的具體過程,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該院倫理委員會監督完成此次實驗。
1.2 ?方法
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身體護理。實驗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行優質護理,首先,會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會詳細了解每一例患者的具體病情,知曉其近期的心情狀況,幫助糖尿病腦卒中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理念,心理負擔不斷減輕,護理中產生較大的依從性。同時,還會強化基礎護理的流程,及時的為患者翻身,防止褥瘡情況的發生,并保障患者呼吸道、導尿管的通暢性,患者可以不斷的抬高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的概率會不斷降低,且為患者提供詳細的飲食指導方案[2]。此外,護理人員會對患者進行肢體康復護理,不斷的按摩患者的肢體肌肉,促進患者開展關節屈伸等項活動,當患者的病情獲得好轉的時候,護理人員可以協助其開展翻身等各種形式的訓練,還可以進行各種下床練習。同時,會協助患者進行語言功能的康復護理,患者可以收看電視,聽力功能會被全面的激發,隨后可以模仿所聽到的各種內容,且開展發音轉化訓練,發音量獲得不斷的增加,護理人員還應與患者不斷的溝通交流,保障其詞匯量的逐步擴大[3]。
1.3 ?判斷標準
比較常規組與實驗組的護理效果,將其劃分成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倘若患者的神經功能已經明顯改善,語言功能等恢復到正常的水平,代表顯效;患者的神經功能獲得些許改善,語言功能等也發生一些變化,但是與發病前具有較大的差異,表明有效;如果患者的各種癥狀都未發生顯著的改善,則無效,護理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運用SCL-90量表對比兩組的抑郁、偏執等情緒狀況,分數越高,代表情緒越差[4]。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統計該次分析的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n(%)]分別運用t檢驗與χ2檢驗實驗獲得的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
實驗組護理后的血糖水平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的比較
實驗組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明顯好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
3 ?討論
現今伴隨社會的飛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壓力逐步增大,一些年輕人也會患有腦卒中病癥,致使患者的精神負擔顯著增加,花費的醫療費用較多,因此,患者應對腦卒中糖尿病具有合理的認識程度,最終的治療效果才會顯著[5]。良好的護理模式促使患者的神經功能獲得顯著的恢復,患者的不良情緒也會被緩解,生活質量良好,優質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全方位的護理方法,護理人員會實時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況,促進康復時間的提前,患者提早出院[6]。此外,腦卒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現反復復發的情況,從而提前的康復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確保患者的神經功能會獲得顯著的恢復,預后效果優良,患者的身心狀況會被積極的改善,并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護理效果呈現積極的發展趨勢[7]。康復護理是一項系統的護理模式,糖尿病腦卒中患者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顯著加大,因此,正確的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實驗可知,實驗組的護理效果(97.96%)明顯優于常規組(89.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后的心理狀態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護理人員應具有認真負責的心理,其需對患者的精神進行不斷的鼓勵,保障患者身體的各項潛能獲得最大程度的發揮,且糖尿病腦卒中患者的血糖情況較為不穩定,通過合理的干預措施,患者的血糖將會維持到正常的情況中,出院時間也會提前。現今腦卒中病癥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當病情發作的時候,患者將會忍受巨大的痛苦,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將保障患者身心狀況的改善,護理依從性增強[8]。此外,護士在對患者進行再通血管的過程中,能使患者的病情獲得顯著改善,患者心情較為舒暢,在運用優質護理干預護理方法的基礎上,患者的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都會獲得全面提高,患者將會出現較少的并發癥,精神面貌也較為良好,從而患者的日后生活質量將會逐漸提高。
綜上所述,對于腦卒中糖尿病患者而言,優質護理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患者的不適癥狀會顯著緩解,預后效果優良,盡快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因此,優質護理方法應獲得醫護人員與患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李小芳.神經內科護理對腦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復的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62-163.
[2] ?戴清月.探討糖尿病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療法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79-80.
[3] ?李秀峰,巨文慧.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肺部感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99-100.
[4] ?陳冬梅.飲食護理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9):83.
[5] ?李莎莎,陳琴,巫承美.針對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0):137-138.
[6] ?隆衛娟,施瑋.綜合康復訓練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4):149-150.
[7] ?丁小敏,張小麗,邢鳳梅,等.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營養支持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933-6935.
[8] ?肖丹丹.示范保健操對女性腦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水平及血糖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12):102-103.
(收稿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