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雯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并給出護理措施。方法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該院確診為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分析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的影響因素,并給出護理措施,探討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患者的FBG及2 hPG均顯著降低(P<0.05)。且患者滿意度較高,其中滿意49例,基本滿意30例,不滿意3例,綜合滿意度為96.34%。結論 飲食控制不當、藥物調整不及時、運動強度的影響均是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同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顯著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 老年期癡呆;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136-03
目前我國已經邁入老年社會,老年人口的增多,也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癡呆患者,老年癡呆患者主要表現為情感、認知功能障礙,同時記憶消退,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神經衰退型疾病[1]。同時糖尿病也是老年人的高發病癥,糖尿病患者與普通老年人相比更容易患老年癡呆[2]。而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障礙,在進行藥物控制血糖時,往往因為種種因素而導致血糖控制不良。同時護理過程中也存在較大障礙,現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間在該院確診為老年癡呆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確診為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疾病確診標準參照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標準,其中重度癡呆45例,中度癡呆20例,輕度癡呆17例,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64.23±2.17)歲。所有患者糖尿病病程2~20年不等,其中28例患者通過單純口服藥物控制血糖,30例患者通過單純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24例患者通過口服藥物加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
1.2 ?控制結果
56例患者血糖已控制到正常水平,21例患者出現低血糖情況,5例患者出現糖尿病酸中毒。并未出現糖尿病滲透性昏迷。出現低血糖的患者5例為重度癡呆,10例為中度癡呆,例為輕度癡呆。其中有2例患者出現反復的低血糖情況。
2 ?血糖控制不良因素分析
2.1 ?飲食控制不當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能完全依賴口服藥物或胰島素的作用,同時需要患者自己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避免攝取過多的糖分。而老年癡呆癥患者由于認知能力下降,同時對饑餓感和飽腹感的感知能力下降,常出現過度飲食或者飲食過少的情況[3]。此外,由于家屬不能時刻注意患者的情況,患者可出現飯后進食零食的情況,這對血糖的控制也極其不利。而出現低血糖情況的多為中度癡呆患者,重度癡呆患者由于家人看護較為仔細,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反而較少。此外,癡呆患者在正餐進食后,往往自己選擇吃一些零食,家屬的看護并不是能很到位,這些都給血糖的控制造成了困難[4]。
2.2 ?藥物調整不及時
降糖藥的服用需要堅持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由于癡呆患者記憶力以及認知功能障礙,藥物的服用有時不夠,有時出現過量?;颊哂捎谟盟庍^量而導致出現低血糖癥狀。同時有些中度患者家屬重視程度不夠,對患者的飲食控制不到位,同時由于其他飲食多放在患者可看到的地方,導致患者無節制食用,而藥物的調控并不能及時根據患者不可控的飲食調整而導致藥物的調節作用往往發揮不到,引起血糖控制不佳[5]。
2.3 ?運動強度的影響
癡呆患者多居住在養老院等場所,在家也并非有專人看護,因此患者的活動量并不可控。而患者的運動量對血糖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適當的運動量可以增加患者胰島素的敏感程度。同時運動也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增加藥物的吸收。而癡呆患者由于家屬的擔心以及養老院一些機構的限制,患者的運動量往往達不到要求。同時由于癡呆患者自身的情況,并不能做到按時按量的運動,運動情況往往不理想[6]。
3 ?護理方法
3.1 ?飲食護理
血糖控制離不開患者飲食地控制,若患者飲食控制不當,導致患者血糖過高或過低都可影響患者的腦血管和中樞神經,甚至出現腦萎縮,造成患者癡呆程度加重。由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不能控制自己的食物量,因此在飲食過程中定量提供,保證患者的正常所需,并將其他食物遠離患者視線,避免出現患者暴飲暴食,飲食量不可控制。同時注意患者飲食的多樣化,避免營養單一,口味單一,使患者出現拒絕吃飯的情況[7]。
3.2 ?用藥護理
由于大多患者不能準確記憶用藥的多少和時間,往往出現不吃或者多吃現象,因此在給藥過程中定量給予。在給患者配藥時,按照每一次的用藥量分開裝取,每次飯后給與患者一次的食用量。此外,對患者家屬進行用藥常識普及,避免患者由于過多食用食物,而正常用藥量不能滿足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此外,由于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常出現抗拒服藥的情況。有的甚至將吃進去的藥吐出來,并暴力抗拒服藥。面對如此情況切忌對患者訓斥或者強制服藥,如果如此操作可造成患者對服藥更大的逆反心理。面對如此情況,與患者多進行溝通,可以先選擇患者較為信任的人勸其服藥,同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嘗試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以便增強患者的服藥意愿,避免出現患者由于拒絕服藥而出現血糖控制失常[8]。
3.3 ?運動護理
由于癡呆患者記憶力減退,在保證患者安全的情況下,可適當帶患者出去散步,增加患者的活動量,一方面可以舒緩患者心情,有利于患者病情;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敏感程度,更好地控制血糖。此外在散步過程中可以加強和患者的溝通。
3.4 ?健康指導
癡呆患者雖然認知能力差,記憶力較常人相比有較大差異,但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在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后,告知患者太甜的食物如面包,蛋糕,乳飲料及一些水果不能吃,吃了可能會導致疼痛等一些患者能夠理解的不良反應,通過這種方式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飲食,控制自己的糖攝入量。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狀況,癡呆患者易出現煩躁等情緒,在此情況下切不可再語言刺激或督促患者進食或服藥,避免患者對飲食或者服藥出現逆反心理。
3.5 ?心理護理
癡呆患者與普通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有很大不同,同時內心敏感或者反應遲緩。癡呆患者可能出現萎靡不振,食欲不佳等狀況,這些有可能使患者出現低血糖的預兆。由于患者表達能力障礙,并不能及時表達自己的狀況而導致措施治愈的絕佳機會,導致發生嚴重后果。因此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在建立信任基礎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患者的溝通能力,在患者出現不易發覺的不良情況時可以模糊表達,對護理工作人員起到一個提示作用,更好地維護患者的血糖情況。
4 ?結果
護理后,患者的FBG及2 hPG均顯著降低(P<0.05)。且患者滿意度較高,其中滿意49例,基本滿意30例,不滿意3例,綜合滿意度為96.34%。
護理前,82例患者的FBG平均值為(10.87±1.52)mmol/L,2 hPG平均值為(13.31±1.68)mmol/L護理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較好,82例患者的FBG平均值為(6.87±0.52)mmol/L,2 hPG平均值為(8.31±0.68)mmol/L。
5 ?討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往往與飲食習慣,服藥頻率,運動情況等因素有關[1]。且血糖控制并不能依靠單純的藥物治療,同樣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習慣中多加注意,以達到較好的血糖控制結果[2]。而老年型癡呆患者由于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等因素,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有很大的困難。
老年型癡呆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護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困難[3]。在護理過程中,由于患者認知能力障礙,在醫患溝通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因此要求護理工作者有極大的耐心去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合理飲食。此外,由于大多數癡呆患者大多在療養所或養老院居住,并沒有家屬專職照顧,因此日常飲食方面的控制也存在較大問題[4]。在護理過程中應多加注意患者的飲食,同時由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因此含糖量高的食物應避免患者接觸[5]。癡呆患者的運動量也是影響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的因素。由于病癥的特殊性,患者家屬或者陪護人員大多選擇避免患者外出,以確?;颊甙踩?,卻導致患者活動量嚴重減少[6]。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患者活動量的增加,以此促進藥物的吸收并刺激胰島素的敏感程度。癡呆患者的心理狀況也應該是護理工作的重點,由于患者認知能力下降,心理大多較為敏感或者易怒[7]。情緒波動或者對治療過程產生逆反心理會導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注意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并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8]。在護理工作中,應多注意癡呆患者的心理和健康需求,同時與患者的家屬多進行溝通,與患者家屬共同配合,取得良好的護理干預效果的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通過護理干預,患者的FBG值和2 hPG值都有明顯的降低,這說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較好,同時表明護理干預的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時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高達96.34%,表明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認同。
因此,通過飲食、用藥、運動、健康指導、心理等方面的指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劍.探討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癥患者綜合治療的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7):102-103.
[2] ?Foley RN,Parfrey PS, Sarnak MJ. 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 c Nephrol,2014,9(12Suppl):S16-23.
[3] ?蔣愛華.糖尿病合并老年癡呆患者的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602.
[4] ?王林利,費建惠,胡國娣,等.老年期癡呆并發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6):726-728.
[5] ?張玲,木亞斯沙爾,蓓里·加帕爾,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及其相關因素與維族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4):353-357.
[6] ?程艷紅.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0):274-275.
[7] ?楊靜,王賢嫻,阿衣努爾·木合買提巴克,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癡呆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5):5231,5234.
[8] ?楊航,譚艷芳.老年期癡呆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當代護士,2014(7中旬刊):58-60.
(收稿日期: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