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常儉

摘要:目的? 通過對遼陽市文圣區2015~2017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發病數據和流行情況進行分析,為調整傳染病防制策略和有效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提供相關依據。方法? 利用中國傳染病報告系統數據,回顧性描述性遼陽市文圣區2015~2017年法定傳染病的發病概況、流行特征。結果? 2015~2017年遼陽市文圣區報告法定傳染病17種,共1146例,死亡4例,發病率為27.92/10萬,死亡率為0.10/10萬,死亡病例占傳染病發病總數的0.35%。發病例數居前5位的病種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其它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等。結論? 文圣區傳染病總體發病率較低,目前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性傳播疾病及腸道傳染病是全區主要傳染病,威脅著轄區內人民健康,應針對重點疾病流行特點,調整綜合性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傳染病發病率。
關鍵詞:傳染病;流行特征;發病率
中圖分類號:R18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5.04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5-013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data and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ensheng District of Liaoyang City from 2015 to 2017, and provide relevant evidence for adjusting the prevention strate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Using the data of the Chines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ensheng District of Liaoyang City from 2015 to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described. Results? From 2015 to 2017, Wensheng District of Liaoyang City reported 17 kinds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cluding 1146 cases and 4 death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7.92/100,000, the mortality rate is 0.10/100,000, deaths accounted for 0.3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op 5 disease cases were viral hepatitis, tuberculosis, syphilis, other infectious diarrhea, hand, foot and mouth. Conclusion?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Wensheng District is low. At present, viral hepatitis, tuberculosi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the ma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region, 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people in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s. Sexual control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Epidemic characteristics;Incidence
自2004年開始,為了更好的做好傳染病防治,我國就在各地實施了傳染病網絡直報的管理模式,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中國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目前,該系統在指導傳染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對2015~2017年遼陽市文圣區法定傳染病例進行流行病學特征分析,為遼陽市文圣區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數據分析和決策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法定傳染病和常住人口數據分別來源于國家疫情系統的子系統“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和遼陽市統計年報數據。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遼陽市文圣區2015年1月~2017年12月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進行分析。此次納入統計的是診斷為法定傳染病的臨床病例和確診病例,不包括外籍和港澳臺病例。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流行概況? 2015~2017年遼陽市文圣區報告法定傳染病17種,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12種,丙類5種。三年報告傳染病共計1146例,其中死亡4例。2015年發病率最低(304.1/10萬),最低為2017年(233.2/10萬)。2015~2017年均發病率為279.2/10萬,死亡率為0.10/10萬,見表1、圖1、圖2。
2.2法定傳染病發病數順位? 2015~2017年法定傳染病按發病絕對數對每年前5位病種進行分析,見表2,圖3。2015~2017前3位發病數排位變化不大,分別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其他感染性腹瀉、手足口和猩紅熱交替4~6位。病毒性肝炎發病在3年間數量居首(479例),其次為肺結核(242例),再次為梅毒(125例),其他感染性腹瀉在第4位(114例),手足口發病逐年下降居第5位(68例),第6位為猩紅熱(34例),發病數有所上升。2015~2017年遼陽市文圣區法定報告傳染病死亡病例4例,艾滋病和肺結核各2例,其他病種無死亡病例。
2.3流行特征
2.3.1人群分布? 2015~2017年報告法定傳染病中,男性729例,女性417例,男女性別比為1.75∶1;所有分類人群均有發病,以農民、工人、家務及待業、離退人員、兒童、學生為主,占全部病例的77.58%。
2.3.2地區分布? 2015~2017年按地區報告發病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東京陵街道356.3/10萬、小屯鎮321.7/10萬、慶陽街道234.8/10萬、羅大臺鎮198.9/10萬、新城街道178.9/10萬。東京陵街道發病率較高,新城街道發病率較低。
2.3.3時間分布? 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其中7月份~10月份報告病例較多,占全年的51.48%。
3討論
2015~2017年文圣區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衛生部)網站公布全國法定傳染病發病趨勢相同[1-3],也與附近的營口市和東港市近幾年的情況相一致[4],而文圣區總體發病率及單病種發病率要明顯低于以上兩市。2015~2017年發病前5位的病種數量總和占全部病例的89%以上,前3位傳染病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這與我國近幾年情況相同[1-3]。
病毒型肝炎在我國一直是發病率較高的傳染病,對人民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尤其是乙型肝炎;文圣區乙型肝炎每年報告病例數占到病毒性肝炎的近80%以上。發病人群主要以40歲以上年齡組為主,占70%,低年齡組很少,說明自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和大力開展母嬰阻斷以來取得了對抗乙肝傳播的成功。預防性接種乙肝疫苗是的防控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我國已將乙肝疫苗經納入免疫規劃多年,低年齡組人群免疫水平較高[5,6]。因此,加強宣傳,提倡健康成人和高危人群預防接種乙肝疫苗,形成免疫保護屏障,是控制我區乙肝流行的關鍵措施。
因肺結核為呼吸道傳染病,易傳播廣泛,并且耐藥菌種逐年增多、治愈困難等因素,導致其沒有被很好控制[7]。近年來文圣區肺結核發病數也一直居于第2位,嚴重影響轄區人民健康狀況。而早發現和早治療是預防和控制肺結核的最有效的措施[8]。
2015~2017年梅毒發病占據第3位,主要以20~45歲性活躍人群為主,占81.52%。職業以農民、待業為主,這與魏艷嬌等的研究不相同[9]。但是對于梅毒的防控,預防措施應加強重點人群的防治知識宣傳工作、在重點地區推廣安全套的使用,提高重點人群自我防護意識。
手足口病在我國為丙類傳染病管理,發病主要為5歲以下年齡組兒童,近3年我區發病率逐漸下降,這與積極宣傳、托幼機構、家長重視兒童衛生有關。在此基礎上繼續托幼機構和學校的宣傳、培訓和監測,防止托幼機構和學校發生反彈[10]。
2016~2017年其它感染性腹瀉取代手足口成為第4位傳染病,發病集中在15~30歲,發病季節多為夏秋季,與年輕人飲食不潔、衛生習慣差、夏季露天燒烤等有關,應加強該人群和餐飲也從業人員的健康宣教、規范餐飲市場等。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危害我區人民群眾健康的傳染病仍是以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等為主。因此,應根據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和發病特點,針對每種傳染病制定不同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其流行。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EB/OL].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1602/b9217ba14e17452aad9e45a5bcce6b65.shtml.
[2]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2016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EB/OL].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1702/38ca5990f8a54ddf9ca6308fec406157.shtml.
[3]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EB/OL].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1802/de926bdb046749abb7b0a8e23d929104.shtml.
[4]呂明.2016年遼寧省東港市法定床染病疫情流行病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7,24(2):172-175.
[5]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5):570-589.
[6]王霞,盧立云,王玉美.2006-2016年淄博市臨沂區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2):223-226.
[7]孟憲鵬,田本淳,王全意,等.結核病患者的結核病防治相關知識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8):575-577.
[8]衛生部疾控局,衛生部醫政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9]魏艷嬌,劉亮,劉明.2008-2017年營口市法定傳染病流性特征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8,17(5):721-722.
[10]張勇,楊帆,胡永峰,等.我國手足口病病原學研究和關鍵防控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7,7(2):87-95.
收稿日期:2018-12-12;修回日期:2018-12-26
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