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婉冰
摘 要:當前植物病害現象不斷加重,威脅到農業建設的發展。生物防治技術的操作,能夠對病蟲害問題進行解決,促使病蟲害發生可能性不斷降低,對季節性防護力度有所增加,為農業建設提供更多的保障。文章針對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操作表現出較高難度的特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環境的影響,并且促使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持續性,得到更好的改善,在內部工作和外部工作的平衡性方面,都要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落實,應持續性的創新,完善防治措施和技術體系,提高防治操作的便捷性。
一、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概述
我國在農業建設過程中,植物管理是核心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病蟲害防治層面上,應采用多元化的措施,單一的藥物應用容易導致病蟲害處置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長,藥物本身對水源、土地、空氣等也會產生污染。簡單而言,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應用,是按照生物學手段,有效的消滅不同類型植物病蟲害。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過程中,主要是通過3種類型,分別是天敵防治措施、菌類防治措施、激素防治措施。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運用過程中,在防治效果方面表現非常突出,針對其他物種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小,污染小。相對于傳統防治技術的操作,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運用過程中,更好的避免蟲害抗藥性,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可行性,其自身所擁有的發展前景是非常顯著的。
二、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應用
1.病蟲害天敵防治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實施過程中,利用病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防治技術,主要是按照“以蟲治蟲”的模式來完成。天敵防治工作開展之前,會針對植物內部所具有的病蟲害類別、規模、季節特點等,做出統計調查,觀察病蟲害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發生概率;對病蟲害集中發生的植物類型及農田區域范圍,做出測量分析;了解到病蟲害出現后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病蟲害對植物本身產生的損壞面積和致死率等等。首先,按照病蟲害的天敵類型、特點,選用一對一的防治模式來開展。通過對蜻蜓、七星瓢蟲等天敵進行投放,并且塑造蜻蜓、七情瓢蟲適應能力較強的環境,在天敵防治效果上,可以更好提升。其次,加速病蟲害天敵繁殖效率。任何農田的植物病蟲害,都存在一定數量的天敵,但是受到氣候因素、地域因素的影響,在繁殖數量、繁殖效率上較低,難以對病蟲害科學的應對。通過對環境氣候等進行短期更改,促使病蟲害天敵繁殖擁有更加優秀條件,進而在天敵數量上持續增加,例如,部分病蟲害表現出喜陰的特點,此時可以加強夜晚的光照面積,并提高環境溫度,促使害蟲遠離自身的棲息地,在繁殖效率上下降,提高害蟲死亡率。完成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目標。第三,對于植物病蟲害做出研究,針對病蟲害食物鏈結構,做出更好補充,例如,有些地方植物病蟲害嚴重,原因在于鳥類缺失,地面物種沒有任何競爭壓力,因此出現無限繁殖現象。通過對不同鳥類做出投放,增加地面物種生物競爭壓力,從而控制害蟲數量,并最終進行解決。一方面對病蟲害有效消滅,另一方面,維持農田生態平衡,促使植物快速、健康生長。
2.菌類防治
菌類防治實施過程中,同樣要對病蟲害類別,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由于部分病蟲害的適應能力較強,因此在防治過程中,有可能發生一定的變異,導致固有的防治措施出現無效現象。此時,可加強菌類防治應用,對于病蟲害形成內部原因,做出有效掌握,在病原微生物類別上,進行有效識別和判斷,而后根據實際統計數據,落實菌類防治方法。在保證植物生態系統平衡情況下,減少農田植物病蟲害數量。通常情況下,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在采取菌類防治過程中,主要應用3種菌類,分別為青蟲菌、松毛蟲桿菌與殺螟松桿菌。主要應用3種方法進行防治,分別為噴霧法、誘殺法與土壤處理法。這3種防治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例如,青蟲菌屬好氣性細菌,其殺蟲作用與殺螟桿菌、蘇云金桿菌都較相似。但青蟲菌的伴孢晶體比殺瞑桿菌小,對不同害蟲的毒性也稍有差異。產品為灰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殺蟲速度較慢,菜青蟲取食后,需隔1天才能死亡,殘效期7-10天。對人、畜、作物、蜜蜂安全。
3.激素防治
該項防治措施的應用,能夠根據病蟲害體內的激素類別,進行有效的防治處理。一般而言,激素防治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人工合成手段,針對自然界以內的生物源,進行提取操作,而且加強各類化合物的應用,從而在激素產品制作。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來看,全世界范圍以內,在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的激素化合物方面,已經超過了1000種,而且在不同植物投放效果上較為突出。我國在激素研究過程中,針對昆蟲性信息的激素研究,也超過了數十種,尤其是在小食心蟲、棉鈴蟲等等,都可以在激素防治效果上良好提升。例如,茉莉酸主要是存在于高等植物體內的一種內源生長調節物質,植物遭受到蟲咬以后,會在體內有效的合成茉莉酸。與受體表現出結合以后,會產生具有苦味特點的生物堿,并且在害蟲討厭的氣體上,也可以有效的產生,這對于害蟲能夠良好的抗擊。由此可見,我們在植物的激素防治過程中,對茉莉酸進行有效的噴灑,能夠利用植物激素,在防蟲效果上更好的提升,可以由此開展大規模的試驗。與此同時,我們在防治工作的開展上,還可以將一些有益的動物進行適當投放,包括鳥類動物、蜘蛛、爬行動物等,這樣在生物鏈的彌補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要點
當前的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操作,能夠按照正確思路、方法完成,各項工作落實,各區域防治效率、防治質量大幅度提升。未來,要加強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要點遵循。第一,防治階段初期,要對現有數據和之前搜集的數據開展對比分析,觀察病蟲害的發展趨勢,以及病蟲害的具體類別變化。第二,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執行,要分階段開展,考慮到季節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最終在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水平上有所提升。第三,對于前期、中期、后期防治成果,均要開展匯總分析,考慮到農田植物的死亡情況、生長情況等,對第二年的防治工作,給予更多的指導。
四、結語
現階段的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在體系上相對健全,防治技術措施多樣化,防治效果顯著。未來,應繼續對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開展深入研究,提高生物防治綜合水平,針對區域性病蟲害變化,做出深入掌握,建立病蟲害數據庫,提高生物防治試驗效果,推動農業行業向前進步。
參考文獻:
[1]孫啟花,張力成,戴璐. 植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J].農業與技術,2017,37(12):22.
[2]龍漢廣.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3,33(02):36.
[3]白月芬.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J].南方農業,2019,13(0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