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菊 段智輝
摘 要:農業是我國立國之本,面對社會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挑戰,自然環境遭受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壞,導致很多農作物種子出現了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到農作物質量。為了推動農業發展,保證農作物質量和產量,應該加強農作物種子檢驗工作,從源頭上將不合格質量的種子消除,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本文就農作物種子檢驗工作進行分析,明確在其作用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農作物種子檢驗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農作物;種子檢驗;田間檢驗;室內檢驗
現代化農業在長期發展中,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果,在社會經濟持續增長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由于生態環境變化,農作物種子質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很多種子供應商為了謀求私利,而忽視種子質量把關,嚴重影響到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故此,應該做好農作物種子檢驗工作,尋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便于提升農作物種子質量,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一、農作物種子檢驗的作用
農作物種子檢驗,是保證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首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加強農作物種子檢驗,有助于篩選劣質種子,與優質種子對比分析,公布劣質種子類型,避免農民購買劣質種子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加強農作物種子檢驗,根據農作物生長情況進行干預和指導,對提升農作物產量起到促進作用。選擇前沿檢驗技術,對種子質量綜合評估和分析,及時淘汰劣質種子,營造良好的種子市場環境。
二、農作物種子檢驗的策略
1.農作物種子活力測定。對于農作物種子活力的測定,主要包括兩種方法:其一,結合農作物種子生長的土壤環境,測試農作物種子活力,將質量相同的農作物種子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并對每個小組種子做好標記,選擇不同土壤分別種植培養,調控各組種子的溫度和水分,記錄下各個小組種子發芽率,為種子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其二,特殊種處理后測定種子活力,檢驗種子發芽率,選擇砂床作為種子發芽試驗床:高溫殺菌的砂子冷卻后平鋪在砂床上,使用鑷子直壓種子,一半進入砂床,在表面上覆蓋一層濕砂,厚度控制在1cm左右,然后對砂床加蓋處理。在適宜環境下進行發芽試驗,記錄下種子的發芽率。
2.農作物種子檢驗發芽試驗。農作物種子發芽試驗是檢驗重點所在,直接關乎到種子質量。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開始出現土壤肥力下降問題,造成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下降,種子出芽率不符合預期目標。農戶應該提高種子發芽重視程度,積極組織發芽實驗,創設有益于種子發芽環境,對比分析不同環境下種子發芽情況,確定種子發芽最低條件。另外,積極組織種子發芽比對實驗,雖是同一區域但土壤環境不同,種子性能可能存在差異,最終的實驗結果不一致。所以,實驗結束后,確定農作物種子發芽率,記錄好發芽數據,充分契合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環境條件,進而確定種子發芽率,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
3.檢測農作物種子純度。在對農作物種子純度檢測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化學鑒定法;形態學鑒定法或小區種植鑒定。其中形態學鑒定法檢驗中,結合種子形狀、大小和臍的顏色,輔助種子純度判斷,但是受環境影響較大,最終的判定結果精準度不高。化學測定法在檢驗農作物種子純度中,可以使用電泳分析和苯酚測定法,分析農作物種子中的蛋白質數量和種類;小區純度種植鑒定是目前鑒定品種真實性和品種純度最重要的方法,但小區種植鑒定費工費時,幾種方法聯合使用可以更加精準測定農作物種子純度。
三、農作物種子檢驗方法
1.田間檢驗法。田間檢驗法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種子檢驗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檢驗農作物種子性能。一般情況下,在農作物尚未顯示出明顯特征下,在田間取樣來分析和處理。農作物種子純度、病蟲害情況和種植區域雜草等情況,是田間檢驗的主要內容。諸如,在雜交玉米生產種子檢驗中,至少兩次檢驗雜交玉米種子,第一次檢查是在雜交苗期進行,包括種子雜株與隔離條件檢驗,雜交玉米種子植株盛花期進行第二次檢驗,主要檢驗去雄、除雜、除劣等,以確保種子田生產出符合種子質量要求的種子,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
2.室內檢驗法。室內檢驗法在農作物種子檢驗中應用,包括扦樣、種子檢驗、凈度分析、發芽試驗、純度測試和檢驗報告等各個環節,其中種子檢驗和發芽試驗十分關鍵,直接關乎到檢驗結果精準度。種子檢驗中,測定種子含水量,主要包括電子水分儀速測法和烘干減重法兩種,在烘干減重法測定中,通過預烘干法。諸如,禾谷類農作物測定中,種子含水量超過18%,豆類和油料作物水分超過16%時,則使用預烘法對種子進行處理,為農作物種子檢驗結果質量提供保障。烘干減重法應用中,對比兩次不同結果的平均值,如果實驗結果差值大于0.2%,應該及時檢驗農作物種子,獲取精準可靠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農作物種子發芽試驗是為了獲取種子發芽率,明確農作物的田間播種價值。一般情況下,種子發芽試驗中,結合不同農作物類型確定不同種子發芽溫度,選擇最佳的發芽床。所以,對于種子發芽率的檢驗應充分契合農作物種類差異,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獲取精準可靠的數據信息,為后續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支持。
相較于田間檢驗法,室內檢驗法注重種子粒形、顏色、光澤、結構和種皮特性,綜合對比分析下,將劣質種子淘汰,獲取優質的農作物種子。依據最終的檢驗結果,及時公示種子類型和特性,為農民選購農作物種子提供可靠依據,提升農作物產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作物種子檢驗中,不同種子類型的檢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充分契合種子生長環境來選擇溫床,比如:玉米種子發芽試驗的恒溫為20℃或25℃,變溫為20-30℃,水稻種子發芽試驗恒溫為:30℃,變溫為20-30℃等,綜合對比不同農作物種子發芽率,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試驗,從源頭上保證種子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的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供保障,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力科,金石橋.我國農作物種子質量現狀與質量提升策略分析[J].中國種業,2019,22(03):3-6.
[2]孫保東.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過程中縣級種子管理的監管意義[J].種子科技,2018,36(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