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飛
摘 要: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文物是承載了重要歷史價值的寶貴遺產,其文化價值不可忽視。但是現如今的文物交易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仿造品,贗品的出現不僅擾亂了正常的文物交易市場,同時也破壞了文物的保留與傳承。為全面認識和了解文物,深入分析文物深藏的價值與歷史信息,文物的鑒定與鑒賞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文物鑒定;鑒賞;歷史價值
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人類社會生活產物逐步演變成為具有一定歷史信息的文物,可以深度反映人類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各方面細節內容,為歷史和社會活動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支持。研究和分析文物的鑒定與鑒賞不僅可以對文物有更加科學和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應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來發現文物背后蘊藏的文化和經濟價值,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1 文物鑒定概述
1.1 從類型角度進行文物歸類
文物的分類是指將混雜在一起但相互不屬于同一類別的文物區分開來,以便更加規范與科學地保管和研究。文物分類與定義實際上聯系緊密。例如,玉石類文物與青銅器類型的文物有截然不同的文物定義和特征;瓷器類文物原料是高嶺土,是經過12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形成的不吸水物品。通過對不同文物類型的了解,可以對不同文物采取更加科學妥善的保護。文物分類也屬于鑒定過程的一部分[1]。
1.2 同類型深入對比分析
文物比較是文物鑒定的一種常用方法。文物的比較主要是通過對不同文物的對比來找到其相同點和不同點。兩件完全不同的文物也可能存在很多相同點,包括外觀花紋特征、制造手法特征等。通過比較,可以了解不同文物處于相同歷史時期下受到的文化環境的影響,進而可以進一步對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及社會生活多方面特點進行深入總結,這也為其他文物的鑒定提供參考。
1.3 詳細文物信息辨識
文物的辨識是以更加系統、綜合的方法和觀點進行研究與調查,對文物進行科學檢驗和深度考證。依據不同文物的鑒定經驗總結出實用性較強的規律,這都是分析文物本質的重要過程。例如,在進行古代瓷器鑒定的過程中,可根據瓷器的釉色、造型、紋飾等深度推斷出文物制造的歷史年代和所屬的窯系[2]。文物的辨識通常需要工作人員有豐富的文物辨識經驗,可以推斷年代,評價其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2 文物鑒定的過程總結
首先,文物鑒定過程通常從文物的分類入手。針對文物的材質、歷史、年代、使用背景等內容進行合理區分。這是判斷文物真實與否的重要依據[3]。在進行青銅器文物的鑒定過程中,如果發現青銅器文物有銹色分布不均勻、有氣孔和異味等問題基本就可以斷定是贗品。分類判斷法是依據不同文物類別的特點進行真假判斷的重要方法。
其次,從同類型文物入手進行更進一步的對比,這是當前進行文物鑒定應用較多的方法之一,該過程也被稱作鑒定比較法。該方法主要是選定比較的樣本和參考文物,利用綜合的比較手段進行兩個文物之間有關形狀、色澤、紋飾、磨損程度等不同角度的差異對比。利用鑒定比較法進行文物鑒定需要堅持兩個主要原則:一是要保證文物數量在兩個以上,保證文物類比鑒定的客觀性;二是要客觀、細致。
最后,在文物大類別和同類對比完成后就可以進入更加深入的細節鑒定,也就是客觀分析階段。客觀分析鑒定法屬于比較常規和正統的文物鑒定方法,主要是鑒定者通過查找文物所處年代的歷史文化資料,深入了解文物的社會社會背景及形成原因,根據歷史資料等進行綜合判斷。客觀分析鑒定法是與其他文物鑒定方法結合使用的一種文物鑒定形式。
3 文物鑒賞概括
3.1 文物鑒賞的主要內涵
文物鑒賞實際上也屬于對文物的一種評價,但是與文物鑒定不同,文物鑒賞并不單純停留在文物真假的辨別和所處年代、歷史背景的了解,更多的是偏向于對文物自身的藝術美感的體會和對文物特殊藝術魅力的追求。由此可見,文物鑒賞屬于一種復雜的心理體驗過程,其中包括各種情感、想象、理解,最終匯集為一種特殊的文物評價。很多文物鑒賞者會在鑒賞過程中發出贊嘆,這也是文物鑒賞體現心理功能的所在之處。
3.2 文物鑒賞的操作特征
文物鑒賞屬于一種更加偏性主觀感受的文物評價形式,同時也是個體獨立的精神活動,通過對文物所處年代的歷史文化、社會生活背景的了解,深入到文物所承載的歷史記憶[4]。文物鑒賞者會更多地從主觀感受出發,并結合客觀因素給出綜合評價。因此,在文物鑒賞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就需要文物鑒賞求同存異,從中發現文物所蘊含的多面性。如果文物鑒賞也千人一面,自然就失去了對傳世精品巨大魅力的傳承和理解。
4 文物鑒定與鑒賞中的科技應用現狀
4.1 網絡歷史信息資源庫的應用現狀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文物鑒定與鑒賞自然也離不開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建立網絡鑒定平臺,匯集不同地區和國家的高端人才進行文物綜合鑒定與鑒賞,利用網絡傳輸圖片和視頻資料等,完成跨區域的遠程文物鑒定與鑒賞,最終綜合各方專家意見來給出綜合的高質量評價。也可以利用網絡建立資料檢索數據庫,幫助文物鑒定和鑒賞過程中的專家和學者快速搜集所需要的歷史資料,更加高效地搜集信息,完成鑒定和鑒賞工作。
4.2 三維立體成像技術應用現狀
三維成像技術是結合了電子測繪、圖像處理還原技術為一體,以三維數字化電子模型來進行文物鑒定與鑒賞。在文物鑒定的過程中,首先通過三維成像技術來還原實物真實比例大小的模型,鑒定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文物所處歷史時代、地宮環境等展開分類鑒定。在文物鑒賞的過程中,利用三維成像技術取代進行全方位的文物鑒賞,可以避免文物在鑒賞過程中出現損壞。
4.3 文物鑒賞管理系統的應用現狀
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起的文物鑒定和鑒賞網站、軟件、系統等可以達到文物的更好宣傳和交流效果,傳播更加積極的文物保護觀念,傳播鑒定和鑒賞知識。這些都可以對文物贗品的產生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維護更加有序的文物交易市場,對于保護國家歷史文物也有重要作用。信息化文物鑒賞系統對文物管理的積極影響在于可以有效宣傳文物保護理念。
4.4 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的應用現狀
很多文物的內部構造鑒定都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保證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性,利用激光與光透視技術進行文物鑒定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內部構造。例如,很多作假文物的內部都屬于做舊和作假的“盲區”,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在文物鑒定工作中可以幫助工作人員進行清晰的內部檢驗和分析,同時可以針對很多細節進行深入研究。例如,很多做舊瓷器和青銅器具,其內部的一些細微紋路都可以更加準確地推斷其所處環境及歷史背景。這些都是豐富和提升文物鑒定及建設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5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技術條件下開展文物鑒定與鑒賞,可以提升鑒定準確性。目前,利用三維成像技術、激光與光電透視技術、構建信息化文物鑒賞系統并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等都可以有效提高文物鑒定效率與質量。通過互聯網文物鑒賞系統及交流平臺,可以有效推廣文物保護知識,讓民眾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文物相關知識,讓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劉云曉.基于新技術下的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分析[J].藝術科技,2019(10):242-243.
[2]馬辛格.關于文物鑒定與鑒賞方法探析[J].藝術家,2018(4):51.
[3]郎豐剛.淺談文物的鑒定與鑒賞[J].中國文藝家,2018(9):265+267.
[4]岳俊.文物考古與鑒定的方法及技術分析[J].文化產業,2018(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