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
摘 要:以碼口鎮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為主要研究對象,從選種、種植區域的確定以及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角度著手展開探討和分析。同時,就高產輔助措施做匯總闡述,希望能夠加快推進當地馬鈴薯高產栽培進程,實現更好的經濟收益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馬鈴薯;高產栽培;病蟲害;防治措施
馬鈴薯也稱洋竽、土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茄科茄屬,由于其適應能力強,在我國種植范圍廣泛,成為我國主要的作物之一,尤其是在滇東北地區,不僅種植面積廣,而且馬鈴薯的品質好,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同。但是在農戶種植過程中,病害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其嚴重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及產量,影響其食用價值的同時也降低了馬鈴薯種植的經濟效益,所以,在種植中加強病害的防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馬鈴薯病害及防治措施
1.早疫病。馬鈴薯早疫病主要由鏈格孢屬茄鏈格孢引起,可發生在葉片上,也可侵染塊莖。葉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具同心輪紋,大小3~4mm。濕度大時,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層病征,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嚴重的葉片干枯脫落,田間植株成片枯黃。塊莖染病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分明,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干腐。該病近年呈上升趨勢,其為害有的地區不亞于晚疫病。
防治措施:(1)選用早熟耐病品種,適當提早收獲。(2)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培育壯苗:要調節好苗床的溫度和濕度,在苗子長到兩葉一心時進行分苗,謹防苗子徒長。苗期噴施奧力克—霜貝爾500倍液,可防止苗期患病。(4)加強田間管理:要實行高壟栽培,合理施肥,定植緩苗后要及時封壟,促進新根發生。溫室內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加強通風透光管理。結果期要定期摘除下部病葉,深埋或燒毀,以減少傳染病的機會。
2.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以陰雨季節為害嚴重,一般在開花前后出現癥狀。凡馬鈴蘿種植的地區均有發生,首先在葉尖或葉緣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并逐漸擴大,呈黑褐色焦斑,嚴重時變成焦黑,發出腐敗臭味。薯塊受害病斑稍下凹,灰褐色,切開可見有深淺不一的銹褐病斑。受害病葉,初期為不規則形狀的黃褐色斑點,在多涅粘重的土壤內,常易引起雜菌感染而軟。病有怪味,不能食用。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高產良種,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晚疫病最經濟、最有效的途徑。(2)加強田間管理。①整地、選地勢高,排水良好種植,采取中耕管理培土、清除煙根、開溝排水等措施,增施鉀肥,提高抗病性。②播種前檣選種,淘汰帶菌薯塊,可減少田間中心病株的數量。
(3)常用藥劑。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溫性粉劑、72%錳鋅霜脲可濕性粉劑(克露);68%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50%三莘氫氧化錫懸浮劑、100克/升氰霜唑懸浮劑。
3.環腐病。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莅咝投嘣谥仓昊繌腿~的頂上先發病,葉尖和葉緣及葉脈呈綠色,葉肉為黃綠或灰綠色,具明顯斑駁,且葉尖干枯或向內縱卷,病情向上擴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則從頂端復葉開始萎蔫,葉緣稍內卷,似缺水狀,病情向下擴展,全株葉片開始褪綠,內卷下垂,終致植株倒伏枯死。塊莖發病切開可見維管束變為乳黃色至黑褐色,皮層內現環形或弧形壞死部,故稱環腐。經貯藏塊莖芽眼變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種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莖部維管束常變褐,病蔓有時溢出白色菌膿。
防治措施:(1)建立無病留種田,盡可能采用整薯播種。有條件的最好與選育新品種結合起來,利用雜交實生苗,繁育無病種薯。(2)播前汰除病薯。把種薯先放在室內堆放五、六天,進行晾種,不斷剔除爛薯,使田間環腐病大為減少。此外用50mg/kg硫酸銅浸泡種薯10分鐘有較好效果。(3)結合中耕培土,及時拔除病株,攜出田外集中處理。(4)栽培管理 施用磷酸鈣作種肥,在開花后期,加強田間檢查,拔除病株及時處理,防治田間地下害蟲,減少傳染機會。(5)種植抗病品種。
4.青枯病。馬鈴薯青枯病危害類似于馬鈴薯軟腐病、馬鈴薯早疫病、馬鈴薯環腐病、馬鈴薯黑脛病等病害葉片、莖和薯塊均受害。馬鈴薯葉片染病呈蒼綠色,下部葉片先萎蔫,逐漸全株下垂致莖葉全部萎蔫死亡,葉脈變褐色,葉片保持青綠色不凋落。馬鈴薯莖染病,出現褐色條紋。塊莖染病,輕的不明顯,重的臍部呈灰褐色水浸狀,切開蕾塊,維管束變褐色,擠壓時可溢出乳白色粘液,但馬鈴薯肉和內皮組織不分離。病重的薯塊,芽眼被侵害,不能發芽.全薯腐爛。
防治措施:(1)加強植物檢疫,嚴禁從病區調種。(2)建立無病種薯留種田,選用無病種薯。(3)整薯播種,減少病菌傳染機會。(4)及時清除及燒掉病殘體,杜絕漚制肥料利用。
二、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足夠的重視。當前大多數種植戶都缺乏危機意識,對病蟲害的認知不足,只是單一的認為當發生病蟲害時進行治理就可以,從而缺乏前期的防治工作,同時加上自身專業能力的欠缺,使得防治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發生病蟲害時迅速蔓延,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尤其在雨季,地表濕氣的提高使得各種病蟲害得到了良好的繁殖環境,此時如果不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2.藥物選擇和運用不當。由于缺乏前期的重視,使得大部分的種植戶都選擇在發現病蟲害時進行治理,結果只注重了治理的時間,卻忽視了對藥物的選擇,并且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準確的用藥,使得藥物運用不當,不是過多就是過少,從而影響了花椒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部分種植戶為了降低成本的投入,常常會選擇一些便宜、劣質的藥物,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對花椒造成了污染,嚴重的影響了花椒的質量安全。此外,由于藥物選擇和運用的不當,使得病蟲害逐漸的對藥物產生抗體,嚴重的影響了今后的防治工作。
3.防治工作不專業。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強使得防治工作不夠專業性也是主要的問題。同時,種植戶對成本投入的提升存在抵觸心理,從而使得先進的、專業化的技術得不到有效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毅. 馬鈴薯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方案探索[J]. 農業與技術,2016,(22):115.doi:10.11974/nyyjs.20161132098.
[2] 張其茂.馬鈴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栽培的效果、特點及技術規范[A];中國馬鈴薯學術研討會與第五屆世界馬鈴薯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 楊良金;夏曉進;張春雷;陶文才;楊鑫海;成海燕;尹金鳳;;城郊農區油菜立體套種模式研究(英文)[A];第十二屆國際油菜大會論文集[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