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飛 宋淵杰
摘 要:無論是植物還是真菌菌絲生長都會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就不同pH值的菌草培養基對不同真菌菌絲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探討,通過實驗的形式來展開研究,將平菇、毛木耳、香菇以及靈芝等四種真菌菌絲作為實驗對象,來進行研究不同pH值的菌草培養基會對其生長情況產生怎樣的影響。根據實驗數據顯示可以客觀的判斷出,真菌生長環境的酸堿度變化、溫度變化都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真菌菌絲整體生長速度以及生長趨勢。
關鍵詞:環境酸堿度數值變化;菌草培養基;真菌菌絲生長情況探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處于不斷深化改革的狀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樣也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增收。在此背景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對于食物的追求也越來越品質化、營養化。食用菌作為推動農村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為我國實現農村經濟現代化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對于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主要是以木屑為原材料,倘若長期采用這種培養方式勢必會造成我國森林資源的匱乏,破壞生態環境。基于此,需要在傳統的真菌菌絲栽培技術上進行有效的創新和優化,利用菌草培養基能夠有效的進行不同真菌菌絲的栽培,但是為進一步確定怎樣的生長環境能夠促進真菌菌絲的有效生長,實現一體化種植,需要進行不同pH值的研究和探討,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本文將以四種不同真菌菌絲為研究對象,來進行系統的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一、菌草培養基實驗分析
1.實驗材料
在進行實驗材料選擇過程中,要對實驗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了解和學習,才能進一步有效的進行材料的選擇。本次所涉及的材料有:平菇、毛木耳、香菇、靈芝等等,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所有材料都是選自某菌草研究所保存的菌株。
2.實驗方法
將菌草磨制成粉,準備一定劑量的碳酸鈣、糖、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并嚴格按照成分比例來進行pH值梯度溶液的配制。緊接著,需要將配制好的溶液按照不同濃度梯度來進行酸堿度的調制,并使用一定容量的試管來進行存放。將培養料的高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并在高壓環境下進行滅菌處理,等到試劑恢復到常溫且冷卻后,才能將準備好的平菇、毛木耳、香菇以及靈芝在試管中進行培養。不同品種的真菌需要以pH值為區分點進行分組處理,再分成3個組后,將其放置于培養房內,環境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一定時間周期后便可以進行真菌生長速度的測定,并對不同pH值下的菌絲生長情況進行纖細的記錄。
二、實驗結果與談論
將該實驗的數據進行系統的整理并繪制成圖、表,根據最終的圖表,如圖1所示,能夠較為直觀的觀察到,不同pH值對于不同真菌菌絲生長情況所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第一,當pH值為6時,平菇的成長速度較快,且處于不斷生長的狀態;當pH值為7時。菌絲的成長速度減小一點,由此可見,隨著pH值大小發生變化,菌絲的生長速度會發生改變,值數越大,表示酸堿強度越大,真菌生長速度越慢,生長狀況也不好。經過實驗證明,平菇菌絲最佳的生長狀態是酸堿度值在6-7范圍內;處于3-11數值范圍內時,生長速度會發生顯著的變化。第二,當pH值為3時,毛木耳的成長速度較慢,甚至處于停止生長的狀態;當pH值為7時,毛木耳的成長速度較快,且處于不斷生長的狀態;當pH值降低時,會影響真菌的生長,且毛木耳真菌菌絲會出現緩慢生長的情況。由此可見,毛木耳真菌菌絲的生長情況受到酸堿度的影響,無論是酸過多的情況下還是堿過多的情況下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該類真菌的培養需要在溫和的環境中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第三,當pH值為3時,香菇菌絲的成長速度較慢,甚至處于停止生長的狀態;當pH為6時,香菇菌絲的成長速度較快,且處于不斷生長的狀態;第四,當pH值為3時,對于靈芝的生長來說,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當pH為11時,靈芝菌絲的成長速度較慢,甚至處于停止生長的狀態。根據實驗數據可得,在對四種真菌菌絲進行生長速度研究過程中發現,將每個品種都處于最佳環境中進行栽培,其生長速度會存在差異,由慢至快分別為香菇、毛木耳、林芝、平菇。
三、結語
對不同品種的真菌菌絲進行不同酸堿度環境的培養基的培養,能夠有效的確定每一個菌絲的最佳生長狀態,在該實驗的基礎上能夠準確的了解到,真菌菌絲的生長特征參數,為后續的有機種植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價值,也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真菌種植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實現農村經濟增收。
參考文獻:
[1]羅海凌,林興生,林輝,林占熺,羅德金. 不同pH值的菌草培養基對4種真菌菌絲生長的影響[J]. 廣西科學院學報,2007(03):166-167.
[2]黃敏敏,江枝和,翁伯琦. 不同pH值條件下金福菇菌絲體形態的電鏡觀察[J]. 電子顯微學報,2010,29(02):173-176.
[3]王桂清,曾路,馬迪,趙鵬. 我國近10年植物致病真菌生物學特性研究綜述[J]. 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9):1-5.
[4]王媛媛,朱涵予,劉冬梅,馬愛民. 光照對高等真菌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 食品工業科技,2017,38(21):3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