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娥
摘 要:黃芪在全生長期當中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病蟲害,針對這些病蟲害,本文主要探討他們的病蟲害發生情況以及具體的防治措施,同時也從種植技術的角度提出解決措施,提高黃芪的種植質量。
關鍵詞:黃芪;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黃芪是一種唇形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這種植物當中,根是入藥的主要部分。對于緩解這種任務來說,它最主要的藥理作用就是益氣固表達到歷史的效果,對于氣虛和氣血不足也有著治療的功效,能夠產生抗菌消炎方面的作用以及降壓利尿方面的效果。黃芪具備著一定的使用功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保健食品原料,同時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中藥。
一、白粉病
1.危害癥狀。黃芪白粉病屬于真菌性的一種病害,這種病害的發生概率在10~%15%之間,對于植物的葉片和葉柄產生一定的危害性作用,容易出現在葉面最初的位置當中,呈現出一種類似圓形的粉狀病斑,在擴展之后會連接成片邊緣不能夠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在植物的病斑上面會布滿白色粉末狀的霉層,這些霉層是病菌的菌絲體,在嚴重的情況下,整個植物葉子的背面和植物都會出現被白粉覆蓋的現象,在后期當中白粉會出現灰白色的情況,同時在霉層里面會有一些黑色的顆粒,如果整個黃芪種植地當中都出現了這種疾病,那么就容易出現葉片枯黃脫落的情況,對于產量和品質帶來嚴重的影響。
2.發生規律。病菌會伴隨著病株殘體在土壤當中的越冬,在第2年春天條件比較適合的時候,出現初次侵染的情況,同時整個病菌對于溫度和濕度所提出的要求是比較廣的,濕度比較大,那么有利于病菌出現侵入性的危害。分生的孢子主要借助氣流進行進一步的傳播,通常情況下在5月下旬開始出現萌發,嚴重的情況下到9月份的時候病株率會達到80%左右。如果田間管理不夠恰當,排水效果不是特別理想,那么在田間植株密度過大的時候,對于整個病害的發生和流行會產生推動性的作用。
3.防治方法。對于這種疾病在防治的方法當中,需要在植物收獲之后,徹底對田間的病株殘體進行清除,同時開展田間的管理工作,進行合理的輪作開展合理的密旨,確保田間的透風性和透光性。在發病的初期當中需要使用25%的粉銹寧稀釋1000倍之后對田地進行噴灑,每個月進行2~3次噴灑操作,連續進行兩個月的噴灑,能夠達到比較有效的防治效果。
二、根腐病
1.危害癥狀。根腐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當中的一種類型,主要會對根部產生危害性的作用,對于根尖和側根也會產生一定的危害性,發病的植物在植株的葉片當中會出現變黃枯萎的現象,同時在主根當中會出現一些紅褐色的干腐情況,上面存在著紅色的條紋或者一些中列側根性的腐爛。對于出現這種疾病的黃芪來說,容易在土壤當中把黃芪拔出來,在主根的維管束方面呈現出褐色的情況,同時在潮濕的環境當中真心不容易出現一些粉色的霉層。
2.發生規律。病菌會在土壤當中出現中長期的營腐生殖情況,隨著危害和病菌的進一步擴大,疾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通過水流土壤耕作的方式進行傳播,通過植物的傷口侵入植物當中,同時地里面的害蟲和線蟲也會通過傷口侵入到植物里面。如果通風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在排水并不通暢的情況下,在一些雜草叢生的潮濕地區當中容易出現發病的情況,并且會帶來根部腐爛的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植物的疾病狀況容易出現在4月下旬,在6~7月的連續陰雨轉晴之后,如果出現了氣溫突然升高的現象,那么發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植株成片枯死的情況,一般來說這種疾病容易出現在潮濕的地區當中,發病的概率高達20~%30%,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達到80%,會導致大面積植物絕收。
3.防治方法。在對這種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加強栽培管理工作的開展,在發病的初期當中可以使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液來對植物的根莖部進行噴灑。
三、根結線蟲病
1.危害癥狀。根結線蟲病最主要危害的部位就是植物的根部線程在進入之后,植株的細胞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刺激,出現加速分裂的現象,主根和側根會出現變形的情況,最終成為瘤狀物。同時,植株的表面一開始是比較光滑的,但是隨著植物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會慢慢變得越來越粗糙,甚至出現容易斷裂的現象,最終會導致病植株葉出現枯黃和容易斷裂的情況。
2.發生規律。這種疾病的病源主要是土壤當中所遺留的蟲癭和一些帶有幼蟲和卵的土壤。對于帶有蟲癭的土壤來說,雜肥流水和農具都會成為傳播的載體,在6~9月份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危害的現象。對于一些透氣性比較理想的沙性土壤來說,對于線蟲的生長發育是比較有利的,通常情況下發病會比較嚴重。
3.防治方法。在具體的防治方法當中,首先需要加強田間的管理工作,開展水旱方面的輪作操作,盡量選用一些健康沒有病源的線蟲的種根進行栽培,對于整塊地應該每一畝就使用300公斤的石灰對土壤進行處理。
四、黃芪蚜蟲
1.癥狀。黃芪從出苗期到出土之后,都有可能受到蚜蟲方面的危害,但是花期是最為嚴重的。蚜蟲大多數集中在植株的幼莖當中,同時也會對嫩葉和頂端的幼嫩部位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這種疾病的存在會導致植株出現生長停滯的現象,同時葉片出現卷曲的癥狀,甚至存在著變小和變厚的情況,對光合作用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同時也對開花結果帶來的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整棵黃芪的枝葉會出現發黃和枯死的現象,減產的比例達到了20~%30%之間,嚴重的情況下會達到70%以上。
2.發生規律。對于黃芪蚜蟲來說,它的發生會出現世代重疊的情況,并且無翅蚜和若蚜越冬是最常見的。通常情況下會在春季當中進行進一步的防止,如果在當年的春季當中出現了干旱的現象,這種狀況的發生就會更加的嚴重。
3.防治方法。對于這種疾病而言,在具體的防治方法當中,首先要加強田間管理工作,盡量對田間所存在的雜草進行及時的產出,適時進行澆水,在開花期當中使用藥劑進行進一步的防治。在具體的藥物選擇方面可以使用濃度為15%的吡蟲啉進行1000倍的稀釋,或者使用濃度為50%的抗蚜威進行800倍的稀釋進行噴施,這樣的效果會比較明顯。
五、結語
黃芪本身就是我國著名的中草藥物,在醫學界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黃芪種植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加大研究方面的力度,采取有效的種植措施,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進一步促進黃芪種植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漆文選. 高寒山區優質黃芪移苗平栽高效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 陜西農業科學, 2016, 62(6):124-125.
[2] 張彩霞. 黃芪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4(2):40-41.
[3] 石凱. 晉北地區黃芪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4(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