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潔 張文貞 尤玲芳 車宗娥
摘 要:詳細闡述了永靖縣栽植金銀花背景,栽植金銀花的條件、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鮮花采收技術,收購點的設置。
關鍵詞: 永靖縣;有機金銀花;栽培技術
永靖縣位于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年平均降雨量260mm,年蒸發量在1500mm以上。年平均氣溫10℃,絕對最高溫度39.1℃,絕對最低溫度-23.1℃,屬大陸性氣候,生態類型有川塬區、高寒陰濕區和干旱半干旱區。全縣轄17個鄉鎮,141個行政村,12個社區,其中山區鄉(鎮)11個,川塬區鄉(鎮)6個。全縣耕地面積36000hm2,其中水澆地面積6666.7hm2萬畝。2019年,該縣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性一年,為了使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一個穩步增加經濟收入的支柱產業,實現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與山東九間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金銀花種植、收購協議,資金采取政府投資+群眾自籌,計3.57萬元/hm2,其中政府投資70%,群眾自籌30%,群眾自籌部分資金待金銀花收購時以物抵資分三年付清。政府主導,大面積引進種植金銀花-北花一號,第一年種植面積達533hm2以上,并以創建有機農產品示范縣為契機,積極打造有機金銀花種植基地。為此縣農業農村局抽調技術力量,成立有機金銀花技術指導小組,聘請定西市經作站長期從事金銀花種植的技術人員為顧問,深入金銀花種植鄉鎮村社、農戶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使該縣金銀花產業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一、栽植前準備
1.地塊選擇
針對金銀花抗旱、耐寒、耐瘠薄、適應性廣的特點,選擇背風向陽,海拔高度不超過2200m以下的地塊,忌在山頭、風大的地塊栽植,否則植株難以越冬。但土壤越肥沃,植株生長越旺盛,產量就越高,經濟效益也就越好。
2.地膜選擇。選擇厚度0.01mm,寬120cm的地膜待用。
3.整地施肥、地下害蟲防治 ?結合整地,施優質農家肥不少于3000kg/666.7m2,同時施綠僵菌微粒劑2.5kg,防治地下害蟲。
4.覆膜、打孔 沿地邊60cm處開深10cm的定植溝,沿地邊覆膜,使定植溝始終保持在地膜中間,利于以后田間管理、采摘,定植溝與定植溝距離保持在120cm,膜與膜之間離開10cm,用土壓實,作為人行道,覆膜7d后按0.8m株距打孔,利于接納雨水。
5.苗木選擇
選擇花期較長的北花一號,枝條與根系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當年生的苗木苗高應不低于30cm,近地面莖粗0.4cm以上,分枝2條以上;一年生苗木苗高不低于40cm,近地面莖粗0.6cm以上,分枝4條以上。
二、田間管理
1.定植
將選擇好的苗木,在栽植前一天用灑壺將苗木澆透,栽植時再次連同營養袋在水中浸泡,利于干旱時成活,栽植時在膜上打孔處用手動馬鈴薯點播器栽植,將營養袋苗垂直放入定植穴內,覆原土壓實,覆土厚度超過營養袋1cm,并壓嚴地膜,有條件的農戶,澆足定苗水,待水滲后及時覆土壓膜保墑,栽植密度1.05萬株/hm2,株距120cm,行距80cm。
2.除草
金銀花栽植后,膜與膜之間有空隙,雜草生長旺盛,應及時除草,一年要除草多次,避免與金銀花爭肥水(對新開墾的荒地又及時栽植當年生金銀花苗木的,且雜草生長較多,又缺乏勞動力的,在金銀花苗木上蓋覆蓋物,用除草劑及時除草,藥液不能噴濺在金銀花上,避免造成藥害)。
3.追肥
在6月份追施經有機認證的商品有機肥500kg,距離金銀花主桿10cm,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點”追肥,利于金銀花根部快速吸收,在施肥的同時,葉面噴施由宜葆科技公司提供的植物營養劑。
4.整形修剪
定植后,對當年生的苗木,抹除分枝以下的側芽,當新枝條長到40cm,掐頭定桿,培養主枝,主枝長到20cm時摘心,并在主枝上培養側枝3-4個,次年繼續在側枝上培養開花枝,利于樹形的形成。
5.病蟲害防治
從目前病蟲害發生情況來看,該縣金銀花發生的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
(1)蚜蟲、紅蜘蛛的防治 用1.5%除蟲菌素50ml/666.7m2,或0.5%苦參堿45-60ml/666.7m2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
(2)白粉病、褐斑病防治 合理的整形修剪,改善通風條件,增強植株抗病性,除去病枝、病芽,清掃地面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原菌。發生時用枯草芽孢桿菌800-1000倍液或蛇床子素600-800倍液、或寡雄腐霉菌3000倍液噴霧,間隔7-10d交替使用。
三、鮮花采摘
從該縣今年種植的情況看,北花一號頭茬花出現在6-7月份,花期一般持續10d以上,首次鮮花量占全年的70%以上,采摘時間以“二白期-大白期”含苞待放的花蕾最好,也是藥用價值最高的時期,此時也是該縣小麥收獲的時期,農戶應及時合理安排勞動力,因為該時間段不超過7d。將采摘后的花蕾放在提籃、竹筐內,不要放在塑料袋、鐵桶等容器內,避免鮮花由于不透氣發熱、變色變質。
為了便于群眾收獲的鮮花及時交易,該縣在鄉鎮或村設置收購點,以鄉鎮或村為單位,村種植面積大于13hm2的,在村設置鮮花收購點,村種植面積小于13hm2的,在鄉鎮設置收購點,上午采摘的鮮花中午及時收購,下午采摘的鮮花傍晚及時收購,便于及時烘烤加工。
作者簡介:馬玉潔(1979-)女,甘肅永靖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通訊作者:張文貞(1972-)男,甘肅永靖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