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亮
摘 要:小麥作為國家主要農作物之一,其產量、品質都是糧食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以此提高小麥產業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針對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分析,在簡單了解小麥種植技術要點后,針對小麥種植中的常見病蟲害問題,提出具體的防治措施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產量品質;種子處理
隨著國家農業結構不斷發展,小麥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逐漸提高,現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想要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就要加強對小麥的種植管理,重點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推動小麥種植管理科學化發展,讓農業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小麥種植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1.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種子篩選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農業市場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小麥,但是這些小麥的生長特點不同,需要根據實際種植環境進行分析,選擇出最合適的種子進行種植。根據實際種植經驗來看,要充分考慮到地區、氣候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小麥的產量,觀察小麥種植的完整度、純度、抗病性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太乙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站就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性更強的小麥品種:強筋小麥品種,重點針對小麥種子的抗倒伏能力、抗病害能力等方面,同時利用包衣劑,實施包衣處理,讓成活率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在播種前,還可以施加一定量的遲效性肥料,從提高土壤中的養分,滿足小麥生長所需。
2.種植階段
在種植階段,采用輪作倒茬處理可以有效控制小麥的生長情況,保證土壤肥力、提高小麥產量。需要注意的是,輪作時間要進行合理的安排,這是因為土壤肥力有限,而小麥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物質較為固定,所以,輪作的間隔時間要控制在三次左右,以此保證小麥的產量。不只是種植耕作方式,播種、灌溉、施肥等方面也要得到重視,比如:太乙宮街道農業綜合服務站就要求當地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根據土壤肥力、氣候條件等因素,制定恰當的灌溉、施肥制度,以降水量較少的地區,就要適當的灌溉,從而為麥苗提供足夠的水資源,保證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不僅如此,在小麥生長到一定階段后,還需要考慮到土壤含氧量問題施加肥料,有效滿足小麥生長所需,從而有效提高產量。
二、小麥種植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小麥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
在小麥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病蟲害問題的侵擾,其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有三種,分別為:蚜蟲、白粉病、紋枯病。首先,蚜蟲主要存在于小麥的生長階段,會吸食小麥的汁液,導致小麥營養不足,繼而對小麥自身光合作用產生負面影響。根據過往經驗來看,蚜蟲病害多出現在小麥抽穗后,且集中在麥穗部分,嚴重的情況,小麥的產量、質量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其次,白粉病會對小麥地上部分器官造成直接侵害,主要集中在小麥的葉鞘和葉片部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還會威脅到麥芒位置,導致小麥減產。最后,紋枯病是小麥常見病害之一,任何一個生長階段都會發生,也是威脅小麥生長嚴重的病害問題,可能會導致小麥絕收。紋枯病會直接造成小麥枯株白穗、花桿爛莖、苗木枯死等情況。
2.小麥種植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技術
(1)物理防治技術。根據農業站提供的數據來看,如果不加以處理,小麥田間雜草的生長速度為2-4m/a,而雜草在生長過程中會搶走土壤中的營養,對小麥吸收肥料、病蟲害防治產生負面影響。最常見的物理防治技術就是定期清除田間雜草,以此保證小麥生長環境良好,空氣流通性較強,也可以做到增溫、保墑的效果,讓小麥得到健康的生長。
(2)農業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技術主要針對白粉病問題,通過種植技術來保證小麥生長質量,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夏季播種前要及時鏟除上一季度的麥苗,并且定期除草,秋季播種前要將溝邊、田埂上的小麥完全清除。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銹病、白粉病大規模蔓延。不僅如此,在播種過程中還需要季節問題,規避旱季,以此杜絕小麥絕收現象的出現。比如:可以在小麥抽穗前撒上辛硫磷毒土,以此有效減少吸漿蟲造成的危害,避免吸漿蟲化蛹。出現更加惡劣的病蟲災害。除此之外,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還可以采用交叉混種的種植方式,以此可以有效控制田間病蟲害的大范圍爆發,讓小麥穩定發展。
(3)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可以消除小麥病蟲害問題,也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更為主要的是小麥不會產生抗藥性。所謂生物技術就是利用自然系統來達到抗病、抗蟲的目的。比如:使用蚜蟲性技術藥,可以避免蚜蟲正常交配,有效控制蟲卵數量,而且這種藥劑本身具有無殘留、無公害的優勢。不只可以應用于蚜蟲病防治上,白粉病、紋枯病都可以應用這一技術。
(4)化學防治技術。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之外,采用化學方法也能夠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但是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要保證均勻噴灑,不能夠過度噴灑,對小麥的生長造成負面影響。化學防治技術整體操作簡單、效果良好,可以為小麥的生長創造出良好的環境,也是控制病蟲害的最優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調配、使用農藥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小麥的生長期,避免農藥對小麥造成傷害。比如:在使用殺菌劑拌種的過程中,可以選擇3%的農華華丹懸浮劑進行配置,將20ml的藥劑兌水至100-150ml。這些藥劑都可以對15kg的麥種進行殺菌,同時也不會對自然環境及人畜造成危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麥作為中國糧食作物中最常見的一種,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過來農業經濟效益發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小麥在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通過本文研究可知,要從日常種植過程入手,落實每一個種植環節,以此實現小麥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黨潤海.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南方農機,2019(12):52.
[2]郭永發.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19(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