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飛
摘 要: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可以幫助農民降低市場的風險,更有效率的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貴州省金沙縣嵐頭鎮根據國家政府相關的富民政策,積極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以期待為廣大的農民群眾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經濟發展;意義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立在農村家庭式承包模式的基礎上的,它是由農業產品的經營者帶頭,運用農民自愿入社,共同創建收益的互助型經濟發展組織。 嵐頭鎮作為金沙縣茶葉和蔬菜生產的重點鎮,被貴州省以"雙百小城鎮"來作為試點鎮,本文主要解析金沙縣嵐頭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農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革新中的進展與意義
1.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改革中的創新與發展
從我黨召開第十七大會議以來,全國人民群跟隨著應黨的路線方針,走社會主義新路線創建了以工養農、以城市帶動鄉村的經濟發展機制,逐漸形成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調。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民在生產方面一直穩定發展,其收入更是得到了顯著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農村革新也取得了不錯的突破,使農村的發展活力持續不斷的增加。在農村的革新和發展過程中,新型的農村專業化合作社逐漸產生,其為農村新建設,社會和諧的構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興的力量。
2.農民專業合作社意義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具有農民自愿原則的組織,其經營分配管理和生產方式的運用是合作經濟制度的互助,它能很好的和現階段的農村經濟情況以及農村特有的農產品相互結合,并且以農村特有產品作為合作的基礎條件,針對農產品的特色進行種植、加工,并將加工過的農產品和當地市場情況努力相結合,最后在科學的管理經營方法下安穩運行。農民的技能也將更加的牢固,農民的收入必將持續的上漲。
二、農民專業化合作社經濟在推進農村經濟開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優良的農業科技,國家推出的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開展,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大的提升了廣泛農民生產的主動性,生產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新農村的景象欣欣向榮,農產品的增產、流通,更多的滿足了城鄉農業市場,促進了農村的新經濟發展,奠定了農村專業化合作社在農村新發展中的重要性。
1.農民專業化合作社作為農民致富和農村革新建設的催化劑
農民合作社組織是植根農村,立足當地,對當地的農戶產品的質量、人際之間的關系和生態環境等都相當的了解,方便其經營,他們既是農業行業的大生產者和當地市場的直接連接人,以當地的名稱和農產品的名將產品分為優、特和無公害的農戶產品作為銷售基礎,以農戶產品的生產和出售服務為龍頭,運用靈活多變的經營理念,將本地的農戶產品即時的出售到各個市場,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戶產品豐收后販賣不易的問題,迎合了城市市場日益繁榮的需求。在完成了農戶產品流通的同時也帶動了科技技術的溝通與交流,在某些自然環境災害的條件下它還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經濟的作用,在城鎮居民對于農戶產品稀缺的狀態下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農村合作社組織已經成為了聯系萬千農戶生產者和大市場的紐帶和橋梁,是組建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村經濟、組建和諧社會,發展新農村經濟的催化劑。
2.農民專業化合作社是從事科技農民活動的有效載體
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同時也是專業農民合作社的一個大家庭,組織成員是非常廣泛的。不同的專業技術相對應著不同的行業,人民群眾在完成自己相關的活動中,能夠了解和掌控動植物的生殖技術和高產量栽培技術,在繁殖和培養過程中不斷進行開發、研究并努力取得高產。例如金沙縣嵐頭鎮“洪江農業專業合作社”,其生產種植苦瓜,采用高產量栽培技術,2017年當地的苦瓜產量獲得了大豐收,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學到好的種植技術。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1.目前我區農村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農民合作社的成員,本身都與農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有的作為種植大戶、有的是專業養殖專業戶,他們雖然對生產有很豐富的經驗,但是對于科技力量的了解不高,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無法滿足產品的更新與質量的保證。在產品的銷售經營方面處于初級階段,對市場風險的抵御力相對薄弱,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來說,農民合作社經濟組織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其一其組織成員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對于運用科技技術養殖、種植技術掌握不充分,銷售經營規模過小,其所經營的農戶產品知名度不夠,商品的品牌缺少商標,品牌市場經濟效益低下。
(2)其二組織成員缺少專業系統的培訓與學習,對農戶產品的改良和增收缺乏可持續發展力,對市場的認識不夠缺乏營銷手段。
(3)其三缺少農民合作社組織資金,無法對農戶產品進行深層度加工包裝,使農產品價值無法充分展現。
(4)其四農業機械化使用效益低,勞動力成本高。
2.農村合作社組織解決問題的方法
農民專業化合作社對我國目前來說其還處在起步階段,其相應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有些政策還需要政府的關注和解決。
(1)政府應當提高對農民專業化合作社組織建設
希望政府能可以提高對農民專業化合作社經濟組織的發展,認真落實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法”,按照要求規范的發展農村合作社。
(2)組建好當地農民合作社培訓工作
充分運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組建農民合作社的專業陪許基地,增加農民合作社人員的科學種植、養殖的技術水平。
(3)增加法律意思,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農村合作社組織目前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它需要一個更為寬松的發展環境,加大政府資金扶持力度,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保險,降低自然風險。希望國家的法律給予保護,杜絕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在新鮮產品販賣時,希望有關部門給予辦理綠色通道手續。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合作社作對農村發展經濟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它符合如今農民的生產需要和現代農業的開展要求,它提高了農民成員的文化知識,被廣大的農民群眾所接受,已經成為了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經濟組織。
參考文獻:
[1] 王繼綱.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淺析[J]. 南方農業, 2018(6):72-72.
[2]金仙珍. 試析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 智富時代, 2017(10):174-174.
[3] 趙枝燕. 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J]. 山西農經, 2018, No.226(10):33+35.
[4] 楊國德.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作用的探討[J]. 低碳世界, 2017(8):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