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琳玉 陳慈
摘要:該文針對露地葡萄出土及上架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探究了科學合理的操作技術,旨在提升葡萄栽培技術,提質增效。
關鍵詞:露地葡萄;出土上架;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1005-345X(2019)05-0074-02中圖分類號:$663.1文獻標識碼:A
葡萄對環境以及氣候的適應性比較強,生長壽命長也容易種植,建立起果園之后就可以長期收益。葡萄露地栽培是目前最為廣泛的栽培方式,特點是集中連片,可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目前,許多果農對露地葡萄出土上架綜合管理技術的掌握不夠熟練,對管理工作也不夠重視,這就嚴重影響葡萄的質量。下面對露地葡萄出土上架綜合管理技術進行簡單的分析。
1防寒的意義及技術
春季和冬季是葡萄樹生長最脆弱的時期,這一期間的防寒工作十分重要。在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低于-15℃時都要進行防寒處理,若忽略掉這一步驟,來年春季的葡萄樹會因低氣溫而被凍壞。輕則會使葡萄植株不能發芽,重則會使葡萄樹直接死亡。由此可見,葡萄的防寒工作需得高度重視,杜絕葡萄樹死亡現象的發生。葡萄防寒一般采用下架埋土的方式。
2撤土技術
第1次撤土工作是在春季進行,大約從3月底開始,操作方法就是撤去埋在葡萄樹上面的2/3的土。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留根部的土壤,撤土的范圍以葡萄樹為中心,只需保留40cm寬的土即可,周圍剩余的土都要撤掉。這一操作的目的就是當地表的溫度提高時,葡萄樹可以吸收大量的水以及營養物質,加快葡萄樹成長。當樹枝裸露在外面時,應及時用土壤蓋住,防止凍害發生。同時,由于在撤土過程中芽眼容易提早萌動,所以葡萄樹的撤土時間不易過早。當外界的溫度達不到葡萄的出土條件時,芽眼就已經生長很長了,等溫度達到標準可以出土時,對一些主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導致無法生長成樹枝。先生長出來的結果枝主芽發出的果穗比較大,后生長出來的結果枝副芽則次之,所以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小心謹慎,防止碰掉主芽。4月份將進行第2次撤土,操作步驟也是大同小異,與第1次不同的是撤去埋在葡萄樹上面的1/3的土即可,同時,這次撤土就需要露出枝蔓,需將土壤回填至冬季挖土的地方。這項操作步驟也極為重要,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葡萄樹死亡。
3出土技術
3.1出土時間
恰當的出土時間關系到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霜凍對葡萄的傷害。確定出土時間需要依據葡萄的品種、管理技術水平、生產投入和種植面積。對于一些早熟品種可以在4月15日左右出土,出土后的葡萄會快速的進入到傷流期,并在4月22日前后萌芽;一些晚熟的品種出土時間約為4月18日左右,在此期間需要做好防寒工作以及應對措施,及時收看天氣預報并觀看天氣變化;而對于一些缺乏相關經驗的果農而言,就需要慎重考慮出土時間,最好晚出土,早出土風險比較大,倘若管理技術不過關,會造成極大的損失,不過最遲出土時間不能超過5月1日,出土太晚的話,會降低葡萄芽的萌發率并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總而言之,確定好出土時間是保證葡萄芽萌發率的關鍵所在。
3.2取土措施
出土時間約在4月中旬左右,因此4月底時就要按照出土時間加快施工速度。取土過程中要減少對枝條的傷害,確保葡萄的根莖部位不被施工工具損傷。取土時,先將兩側的土壤扒到原來的葡萄溝邊上,然后在扒過土的葡萄堆兩側取土,如此一來便避免了對葡萄根莖的損壞。在兩側取完土之后,葡萄藤條差不多有70%左右的面積被裸露在外面了。然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而解開埋土捆扎的繩子,將葡萄藤蔓逐一分開,并把已經分開的樹枝固定在鐵絲上。最后,再安排兩個人對向操作,將葡萄溝底的余土清理至溝外,完成出土工作。
4上架技術
為保證葡萄的枝蔓以及新梢可以充分的利用架面和光照,提高葡萄的產量,并方便果農后期的管理工作,引綁方式的選擇尤為重要,必須嚴格依照整形方式以及品種特點選擇。首先,上架時間不應該操之過急,很多果農在葡萄出土后就開始上架操作,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頂端優勢是所有植物的特點,因此,應先將枝條平放在地面上,一定程度的削弱頂端優勢,以提高葡萄的萌芽率。最佳的上架時間為出土后的7d之內。最后,當一切的綁扎工作完成后,還要注意不能讓其隨便移動,防止新梢移位。
4.1上架
上架操作時用手將葡萄的枝蔓扶住,使葡萄的根部和地面保持垂直狀態。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將枝蔓均勻分布在架面上,盡量將主蔓按照原來的生長方向綁扎在架面上,并保持各枝蔓間的距離大致相等。
4.2綁扎
用玉米皮綁扎老蔓,在綁扎過程中先將鐵絲向下按1~2cm,確保鐵絲對樹枝產生一定的拉力,應將藤蔓綁直,以后出現彎曲,否則會影響冬季埋土的防寒工作,甚至出現凍害現象。因此,出土上架一定要規范。